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南宋御街(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傅伯星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南宋御街在古代作为南宋临安城的一条主轴线街道,在现代又作为杭州上城区的中轴线,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宋韵文化大力开展的今天,南宋御街作为宋韵的传承地和发扬地是理所应当。御街的历史需要被发现、被记录,御街上曾经繁荣的南宋市民生活,也需要被展现。《图说南宋御街(精)》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分为四十四个章节,详细讲述南宋御街的前世今生,从“帝王”到“百姓”全面覆盖,篇幅宏大,文字细节具体。
南宋御街是官府的称呼,又叫御道、官道,南宋百姓则叫它为天街,意为天下第一街。所以本书在章节设置上提取了御街的民间称呼“天街”,每一章都以天街作题名,如“天街由来”“天街水道”“天街坊巷”“天街官署”“天街酒楼”“天街十市”“天街民俗”等四十四个章节,全景式的叙述南宋御街。全书史料详实、涵盖全面、图文并茂,是难得的也算唯一的以“南宋御街”为主题的图书。
作者简介
傅伯星,浙江吴兴人,生于1939年秋。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分配至浙江日报美术组,长期从事新闻美术编辑工作。1991年退休。研读宋史和杭州地方史,至今已出版六本专著,如《南宋皇城探秘》《岳飞正传》《杭州街巷旧闻录》《宋画中的南宋建筑》《图说南宋京城临安》《图说宋人服饰》;发表三篇以南宋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若干南宋美术史论;创作以南宋人物、建筑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如《临安夜市图》《临安年市图》《天街暮雪图》《望海楼图》等单幅画,与友人合作编绘了一套十册长篇连环画《南宋风云录》。创办园林壁画工作室(2002—2014),带领美术青年为各地文博场馆创绘大型历史陈列画。虽已年届望八,犹望再有所为,以不负此生。
目录
一、天街由来
二、天街前身
三、天街劫后
四、天街概貌
五、天街三分
六、天街两端
一、南端寻踪
二、凤山门考
三、北端祖庙
七、天街两侧
八、天街水道
九、天街话桥
一〇、天街坊巷
一一、天街望楼
一二、天街官署
一三、天街府第
一四、天街寺观
一五、天街后市
一六、天街酒楼
一七、天街酒节
一八、天街从食
一九、天街名点
二〇、天街杂卖
二一、天街建筑
二二、天街路网
二三、天街车马
二四、天街瓦子
二五、天街四季
二六、天街名店
二七、天街作坊
二八、天街三学
二九、天街十市
一、官巷花市
二、灵椒肉市
三、棚桥书市
四、融和金银钞引市
五、天街米市
六、里仁虫市
七、十里灯市
八、天街早市
九、天街夜市
十、天街年市
三〇、天街盘卖
三一、天街大比
(上)
(下)
三二、天街状元
三三、天街名人
(上)
(下)
三四、天街诗话
三五、天街协会
三六、天街作场
三七、天街招工
三八、天街筵席
三九、天街艺人
四〇、天街画铺
四一、天街福利
四二、天街观礼
一、郊祭概况
二、郊祭仪仗
三、“小三娘子”
四三、天街民俗
一、婚嫁
二、育子
三、邻里
四、闲人
四四、天街遗珍
后记
序言
自从2009年把杭州中
山中路命名为南宋御街以
来,许多年过去了,人们
也叫顺了,但它的成因、
来历、前身以及种种相关
之事,却无一系统详尽的
介绍,实在是一大缺憾。
老夫年虽耄耋,闲着也是
闲着,不如趁身体还行,
做一番有益之事,为它写
一“全传”。再说我从读书
到工作,到成家立业,到
报社退休,到办壁画工作
室,再到打烊回家,一直
在这条路上走过来走过去
。它看我变老,我看它更
新,也算是命中的缘分,
该好好地为它写一写,也
算是对它的报答。题曰《
图说南宋御街》。
御街是官府的称呼,
又叫御道、官道,南宋百
姓则叫它为天街,意为天
下第一街,特自豪。南宋
人写诗作词皆作此言,少
见说成御街的。我也是一
介草民,所以书名上用“
南宋御街”,免得人家一
时不知究竟,内文则仍称
天街,回归真本。从记载
看,天街南起皇城北大门
和宁门,一路北上,止于
观桥:按今天的公交站点
,南起凤山门,北上依次
为太庙、鼓楼、河坊街、
羊坝头、水漾桥、官巷口
、平海街、众安桥、贯桥
,共十站,号称十里天街
。除此以外,紧挨在天街
东侧的市河,西侧的清湖
河(已填没至浣纱河一段
)与后市街,以及鼓楼外
的中河西岸,吴山东下,
都算在本书叙述范围之内
,除了个别情况,这一范
围以外的事暂且不谈,否
则杳无边际,不是老夫所
能承受的。
必须说明的是,我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
读南宋杭州地方史,至今
已有四十年,为了弄清其
间的问题,反复研判、过
滤,以求其真,结果发现
我之所见,与已经肯定的
说法并不相同,甚至不协
。我认为不能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对其中有误者
,应不揣浅陋,直言所思
,以求明辨事理,学术有
进步。
导语
《图说南宋御街(精)》是傅伯星老师“图说”系列的又一力作(前面曾出版过《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大宋楼台图说宋人建筑》《图说南宋杭州地名故事》),本书可以和之前出版过的图书形成宋文化的“图说”系列效应。
《图说南宋御街(精)》插图中,精选了十余幅傅伯星老师的宋文化题材画作,具有难得的图文价值。
后记
这本书的写作,起兴
于今年早春,发现网上有
关御街的话题,盲点颇多
,于是动笔以究其详,先
在微信的朋友圈中以每日
一篇的速度发表,颇受欢
迎,又得出版界老友指点
,遂改“话说”为“图说”,
请刘雨田先生等为摄影,
请孙宁女士制作电子版,
忙到入冬,忽染时疫,住
院月余,回家已在新年,
病稍愈,即起改稿至今。
方才大功告成,但人亦累
趴。
谢谢两位合作者的艰
辛付出,谢谢“南宋书房”
的编辑校对种种辛劳!
精彩页
一、天街由来
祭祀祖宗是每个朝代和皇帝的头等大事,有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和不同用途的场所,除了我们熟知的太庙(今中山南路西侧),是南宋朝廷国家级的宗庙,还有景灵宫和位于皇城内的钦先孝思殿和天章阁。
太庙中供奉的是每一位先帝的神主牌位,一年五飨(上香致礼、进献供品)。三年一大祭,倾朝廷之力,于九月上旬举行,由皇帝亲自把宋太祖、宋太宗和宋高宗三块神主牌位从太庙请出,派大臣送到郊台上,与天地诸神合祭故称郊祭,由皇帝亲自主祭。另两年改在宫中大庆殿举行,称明堂大礼。
景灵宫是皇帝私人的家庙,供奉着历代帝后的塑像。一年四祭,于每季最后一月中举行,故称四孟朝飨,“上(皇帝)亲行之”。遇先帝逝世纪念日由宰相率百官上香,僧道作法事。次日为皇后嫔妃贵妇专场。
景灵宫建在余杭门(明称武林门)内西大街之西,原为赐给大将刘光世府第的屋基,始建于绍兴十三年(1143),约十年后又向南扩充,增建了殿宇、园林和东西廊庑,廊庑内墙上绘有历代配享功臣的画像,宫南新建了由内侍和僧道主持的日常管理机构崇裡馆,以及停车马场。这次是大将韩世忠献出了赐给他的府第之地。
最南的车马门前的两座小桥因名车桥和小车桥,可见扩建后的景灵宫几乎占了西大街(今武林路)西侧的大部分位置。
宫中钦先思孝殿也供神主,凡遇朔(初一)望(十五日)及先帝生辰,“上日焚香”“皆亲酌献”,上供的是居家祭祖时常用菜肴,故称家人礼。天章阁为先帝遗物陈列馆,供奉先帝画像。
绍兴十三年秋,宋高宗第一次出皇城和宁门,沿大路北上,过朝天门(鼓楼),再向北过众安桥、观桥,转西沿观桥大街,过新庄桥,至景灵宫。从此,从和宁门至观桥这条十里长街,成了皇帝朝飨景灵宫去回的专用道,这就是御街的由来。
天街自皇城和宁门(北大门)至观桥而止,过街西拐,时称观桥大街,不属于御街范围。观街以北,当时就非常冷落,两旁多寺院,包括北宋苏东坡常去看牡丹的吉祥寺,余则为军寨和民居,皇帝不去,故也不属于御街。
南宋开国之君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十六岁封康王,靖康二年(1127)五月初一日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元年。绍兴八年(1138)三月,下诏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成立盟书”。绍兴三十二年(1162)退位,入住德寿宫。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八日薨,享年八十一岁。
宋高宗虽“屈己求和”“忍耻忘仇”,但因此换得了五分之二国土的保存和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空间,使南宋经济文化获得了惊世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使杭州(即临安府)成为一代皇都,它的繁荣与先进文化,为全球所惊艳。
二、天街前身
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老诗人王庭珠奉召入京,其诗《初至行在》诗云:“望中楼阁入青冥,疑是长安旧帝城。十里荷花开世界,几年羁旅忆神京。老随丹诏身犹健,梦入华胥眼尚明。行尽沙河塘上路,夜深灯火识升平。”无意中说出了御街的原名和前身:沙河塘路。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