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名家公开课美绘版)/成长读书课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巴金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巴金散文集,包含《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等入选语文课本的篇目,共分为四辑,有行旅风景也有成长纪事,有朦胧感悟也有深沉思索。所选散文能充分地帮助青少年读者从巴金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去感受这位百岁老人的欢乐与忧愁,坚持与追求,以及他对这个世界深沉的思索。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巴金早年受五四文学思潮洗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光明、正义,毕其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道德的罪恶,歌颂反抗和光明,艺术风格明朗、炽热、流畅。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憩园》《随想录》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目录 第一辑 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 海上生明月 地中海上的风浪 繁星 月夜 雨 龙 虎 狗 鸟的天堂 第二辑 我的故事 我的幼年 春蚕 过年 家庭的环境 做大哥的人 我的几个先生 一个车夫 木匠老陈 愿化泥土 我的故事 第三辑 寻梦 我的心 我的梦 灯 火 雪 寻梦 长夜 废园外 静寂的园子 爱尔克的灯光 第四辑 把心交给读者 生命 朋友 自白之一 做一个战士 “独立思考” 给家乡孩子的信 文学的作用 把心交给读者 序言 巴金的写作秘诀 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 中很少有人写信问我什么是 写作的秘诀。从五十年代起 提出这个问题的读者就多起 来了。我答不出来,因为我 不知道。但现在我可以回答 了:把心交给读者。我最初 拿起笔,是这样想法,今天 在五十二年之后我还是这样 想。 “我”即是本书的作者巴 金,一个出生在四川旧式家 庭酌少爷,有“父母的爱, 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 生活的温暖”养育“我”长大 。幼稚的眼睛常常看不清楚 ,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 向天空飞去。在大量阅读《 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 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 等进步思想后,他开始参加 《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 进步社会活动。 一九二一年四月一日, 他在《半月》杂志上发表了 自己的第—篇文章《怎样建 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第二年,他首次以“巴金”的 笔名于《小说月报》上发表 长篇小说《灭亡》,随后陆 续发表了“暖情三部曲”(《 雾》《雨》《电》)、“激 流三部曲”(《家》《春》 《秋》)、散文集《旅途随 笔》《生之忏悔》《随想录 》等。 回顾巴金的写作之路, 他常常说自己对读者充满感 激之情,并将与读者的交流 视作一种朋友间的长达多年 的交情。当然,在不同的人 生阶段里,这种“交情”的表 达,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跟着年轻的他在世间作 客 “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 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 些旅客, 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 过客罢了。” 一九二七年,二十三岁 的巴金和友人乘船赴法。他 们在海上航行了三十五天, 抵达南方的港口城市马赛, 再转乘火车去巴黎。后来, 巴金将途中给哥哥的信改写 成随笔集。《海行杂记》, 记录下途中所见所感和初到 巴黎后的印象,本书第一辑 中的《海上日出》《海上生 明月》《地中海上的风浪》 《繁星》等皆出自此书。《 乌的天堂》出自他的第二本 游记《旅途随笔》。 巴金对世间万物有一股 发自心底的热情:他为了看 日出,常常在天还没有大亮 的时候早起;吃过午餐后, 会在舱面散步与明月为友; 还会划着船去有山有塔的“ 鸟的天堂”…… 他喜欢探究一切未知的 东西,“在上海上船的时候 ,我就听见人说过,地中海 的风浪很大,这一段海程很 不容易过。现在倒要由我自 己来体验了。我虽然有些担 心,但是我又高兴。” 他敏感又细腻地记下自 己的所见所感,“在星的怀 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 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时期的他,行文像是 —位远方的朋友坐在对面清 谈,你可以跟随他任思绪在 世间作客。 听听年长的他的成长与 热爱 “年光在我的面前倒流过 去,我又落在一些回忆里面 了。” 一年一年,时间就这样 地过去,人渐渐地老起来, 离坟墓越来越近。过去的年 华像—座座的山横在每个行 路人的身后,转身向后面走 ,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会 依稀拾起那些记忆中的故事 和故事中的人。 故事中有他的幼年、他 的家庭环境、他的平凡生活 。孩子的心是不怕碰壁的, 他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这一 切,终于被反抗的思想鼓舞 着不知天高地厚地向上飞去 。他从书本中去找寻朋友, 明白什么是正义,第一次从 另一个国家的青年为人民争 自由谋幸福的斗争里看到了 梦景中的英雄,找到了愿意 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故事里的人有教会他“爱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以 及“勇气与毅力”的三位先生 ;也有爱他最深,却深深地 埋葬在旧制度旧思想旧礼教 中的家人们;更有看似萍水 相逢却经过再多时间的蘑洗 也不会忘记的木匠老陈、孩 子车夫等。 他平等地对话着数不清 的平凡而善良的人,他深知 自己是在这些人中间成长的 ,也正是从这些被生活亏待 的人那里学得的热爱生活、 “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 的脚印里。 细读年老的他的深沉与 思索 “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这 颗心痛得更厉害了。” 巴金说:“爱真理,忠实 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 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 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 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 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他本人向来以“敢说话, 说真话”著称,被誉为“二十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所以他的文章里永远荡漾 着本人真挚又强烈的情感。 他对上海沦陷那一年的 火景回忆、对燃烧的罗马城 的联想,用眼光追随着自己 脑中的幻影,仿佛自己也燃 烧了一般,发出呐喊和呼号 ;他在茫茫白雾里寻梦,失 掉勇气又再次恢复决心;他 于漫漫长夜中追寻,静待白 昼的唤醒,眼见这漫漫长夜 逼近尽头……这些看似不像 样不连贯的虚构文章,却都 被同—个坚定最后胜利的信 念贯串着。 他感激每一位关心自己 的朋友,渴望着把自己受到 的热发散出去给人间添温暖 ;他把读者的期望当作对自 己的鞭策,想对同时代的人 表示一点友好的感情;他严 酷地解剖自己,在感情与理 智的冲突中挣扎,在思想和 行为的矛盾中挣扎……他理 想也如愿 导语 对“真”与“善”的追求,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收录巴金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展示一脉相承的主题思想。 本书选取的篇目是巴金跨越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行文风格不完全相同,三十年代偏激情写作,四十年代趋于写实。人生阶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但在巴金的创作中:“真”是生命,是核心;“善”是基点,是价值;“生命”意识体现在对美好人生的爱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死亡”意识体现在挥之不去的死亡的哀愁和不同的死亡观。 书评(媒体评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 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 个生命竟如此厚重。巴金在 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 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 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 人心灵的大门。他贯串于文 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 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 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年度 人物颁奖词 他(巴金)是一个爱人 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 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 而写作的作家。 ——冰心 精彩页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一九二七年一月 名家公开课 本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描绘出海上日出的景象,寥寥数笔,简洁却传神。结合你看日出的经历,你认为巴金先生所写的这场日出奇观“奇”在哪里? 海上生明月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地中海上的风浪 我在房里睡着了,醒来时船已经离开了波赛①。船身动得很厉害,海水打到了窗洞的玻璃上。我们进了地中海了。 在上海上船的时候,我就听见人说过,地中海的风浪很大,这一段海程很不容易过。现在倒要由我自己来体验了。我虽然有些担心,但是我又高兴。我的好奇心在鼓舞我,我倒希望能够遇到大的风浪。 果然我第一次感觉到船进了地中海的时候,彭已在下面叫受不住了(他的床位在卫的床位下面)。不久听说李在呕吐,后来黎也吐了。但是我还好。 他们都躺在床铺上。房里没有人说话。我一个人跑到舱面上去看。我刚走上楼梯,一阵冷风迎面吹来,我不觉打了一个寒噤,连忙把大衣领扯起,把帽子按紧。海水全是白色,真是白茫茫的一片。浪很大。一阵风吹过,便涌起一股浪,浪花更高,被风吹得四处溅,差不多要溅到我的脸上来了。船上机器的声音,风打浪的声音,船篷被风吹起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响成了一片。船不但往左右颠簸,而且还上下地摇起来了。我勉强支撑着在甲板上走了一会儿。我常常拔起右脚,左脚便站不稳,再拔起左脚,右脚又要倒了。船一动,身子就一偏,幸好有栏杆挡住,不会跌下海去。 甲板上如今非常清静了。许多帆布椅凌乱地摆在那里,没有人坐,也没有人来管。我端了一把椅子放在可以避风的地方,躺下去,默默地看着浪和风的搏斗。 这个晚上我们睡得特别早,午餐后照例的散步虽然没有取消,但是我们都把时间缩短了。大家都不愿意在甲板上受风吹浪打。 P2-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