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皮书论稿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谢寿光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集结了谢寿光先生从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任职直至退休期间,围绕“皮书”发表的大量学术文章、会议讲话、培训讲稿、书籍前言或序言等,既有对于皮书概念的界定和基本情况的介绍,也有比较深入的专题分析。按照主题,本书分为了“绪论”“皮书的性质、特征、功能与发展趋势”“皮书研创出版规范及其专业化”“皮书与新型智库建设”“皮书研究”“附录”六个部分。本书的出版对于了解皮书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皮书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重点等有重要意义,并对皮书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目录
第一篇绪论
P1-1中国皮书三十年
第二篇皮书的性质、特征、功能与发展趋势
P2-2皮书论纲
P2-3皮书演化简史
P2-4中国皮书发展十年:品牌与创新之路
P2-5皮书的功能与价值
P2-6皮书的结构优化与分类管理
P2-7新时代新皮书——中国皮书研创出版的转型升级
P2-8皮书研创出版新趋势、新挑战、新任务
第三篇皮书研创出版规范及其专业化
P3-9皮书研创出版需要有一套通用的规范
P3-10皮书研创出版:专业化与规范化
P3-11不忘初衷,专业前行,把皮书研创出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P3-12皮书规范是学术出版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P3-13皮书专业化二十年(1997~2017)
P3-14皮书二十年再出发
P3-15皮书规范应成为智库成果通行的规范
P3-16皮书高质量发展要点
P3-17皮书高质量发展必须严格遵循皮书规范
P3-18皮书规范、通则
P3-19皮书研创出版的命门在于“执着坚持”
P3-20关于皮书总报告研创的几点思考
第四篇皮书与新型智库建设
P4-21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
P4-22皮书与智库
P4-23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P4-24智库报告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抓手
P4-25中国特色智库建设:学术出版机构的五大功能
P4-26皮书研创是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
P4-27皮书研创与行业智库影响力的提升
P4-28皮书研创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P4-29皮书是中国新型智库的重要成果形式
第五篇皮书研究
P5-30《经济蓝皮书》全面分析中国经济“2000年问题”
P5-31皮书话语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学术话语之一
P5-32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
P5-33皮书研创与当代中国研究
P5-34高质量发展场景下的皮书研创,出版与传播
P5-35应开展对皮书自身的研究
P5-36皮书研创与国别区域研究
P5-37数据、流量与皮书研创出版
P5-38大数据时代的皮书研创
P5-39数读社会蓝皮书:1998~
P5-40皮书研究进入新纪元
P5-41中国皮书发展报告(1997~2019)
P5-42中国皮书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
P5-43中国皮书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
附录
附录一皮书名词术语
附录二皮书大事记
第一篇绪论
P1-1中国皮书三十年
第二篇皮书的性质、特征、功能与发展趋势
P2-2皮书论纲
P2-3皮书演化简史
P2-4中国皮书发展十年:品牌与创新之路
P2-5皮书的功能与价值
P2-6皮书的结构优化与分类管理
P2-7新时代新皮书——中国皮书研创出版的转型升级
P2-8皮书研创出版新趋势、新挑战、新任务
第三篇皮书研创出版规范及其专业化
P3-9皮书研创出版需要有一套通用的规范
P3-10皮书研创出版:专业化与规范化
P3-11不忘初衷,专业前行,把皮书研创出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P3-12皮书规范是学术出版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P3-13皮书专业化二十年(1997~2017)
P3-14皮书二十年再出发
P3-15皮书规范应成为智库成果通行的规范
P3-16皮书高质量发展要点
P3-17皮书高质量发展必须严格遵循皮书规范
P3-18皮书规范、通则
P3-19皮书研创出版的命门在于“执着坚持”
P3-20关于皮书总报告研创的几点思考
第四篇皮书与新型智库建设
P4-21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
P4-22皮书与智库
P4-23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P4-24智库报告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抓手
P4-25中国特色智库建设:学术出版机构的五大功能
P4-26皮书研创是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
P4-27皮书研创与行业智库影响力的提升
P4-28皮书研创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P4-29皮书是中国新型智库的重要成果形式
第五篇皮书研究
P5-30《经济蓝皮书》全面分析中国经济“2000年问题”
P5-31皮书话语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学术话语之一
P5-32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
P5-33皮书研创与当代中国研究
P5-34高质量发展场景下的皮书研创,出版与传播
P5-35应开展对皮书自身的研究
P5-36皮书研创与国别区域研究
P5-37数据、流量与皮书研创出版
P5-38大数据时代的皮书研创
P5-39数读社会蓝皮书:1998~
P5-40皮书研究进入新纪元
P5-41中国皮书发展报告(1997~2019)
P5-42中国皮书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
P5-43中国皮书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
附录
附录一皮书名词术语
附录二皮书大事记
序言
前言
2020年1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正式宣布我
卸任延迟两年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职务,另一只
悬挂两年的鞋子终于落地,自己终于可以转换跑道,专
心从事自己几十年一直心系的学术和智库研究了。而皮
书就是我在岗时心心念念、一直想全方位探讨和研究的
课题。卸任并从体制内退休后,如果要问自己从事近40
年学术出版职业生涯中最值得称道、最无法割舍的事,
毫无疑问,当属皮书!因为皮书这一原为出版社的内部
工作语言,成为被社会普遍接受并引用的名词、术语后
,就不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图书,而是一种新的图书
类型和出版型态,是智库产品的研创、交流、发布平台

作为皮书品牌的创立者,在实际操盘皮书研创近30
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常在思索:皮书在20世纪90年代
出现并在21世纪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并且可以毫不犹
豫地肯定它不会也不可能因为我的卸任而中断,很大概
率的情况是它会发展的更好,这个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
?来源于我对时代需求和皮书自身内在特性与逻辑的判
断。皮书作为21世纪现象级的存在,每年公开出版近
500种,内含1万多名各学科各行业或领域专家参与研发
的1万多篇原创专题智库报告,累计皮书作者超过5万名
,通过皮书数据库浏览、下载皮书报告的人次超过千万
。有不少人称我为“皮书之父”,我认为这是一种调侃
,我自己倒是认同“皮书第一人”的说法。“皮书”的
发展是我长期在从事皮书研创出版、打造皮书学术共同
体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思考、探索的课题,其间先后发表
了大量学术文章、会议讲话、培训讲稿、书籍前言或序
言等等。基于此,我准备撰写一部系统阐述皮书的图书
,甚至连书名都起好了(原定书名为:《皮书论纲》)
。但是苦于找不到较为完整的时间,此项计划就一直被
搁置了。
2021年我开始自选转入科研步道,这部《皮书论稿
》自然被提上日程。在我的博士后同事孙慧娟博士和皮
书研究院执行院长吴丹女士的帮助下,收集整理了近百
篇数十万字的文字资料,通过梳理分析发现,自己关于
皮书的思考与探索基本上都被这批文字资料涵盖了。为
此,我放弃了重新写作的打算,而是把这批文字资料内
容重做结构化整理。本书书稿分为“绪论”“皮书的性
质、特征、功能与发展趋势”“皮书研创出版规范及其
专业化”“皮书与新型智库建设”“皮书研究”五大篇
章,每篇按发表的时间次序辑录并加上标题名称,同时
整理了“皮书名词术语”和“皮书大事记”作为两份附
录置于正文之后。为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皮书及本论集
内容,我写作了《中国皮书30年》一文作为绪论。书名
最终确定为《皮书论稿》似乎比原定的论纲更合适些。
由衷感谢我在中国社会学会长期的学会领导同时也
曾是我长期的工作领导,更是我的终身挚友李培林教授
为这部论集亲自作序。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法国巴黎
第一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就任于中国社会科
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随即,我们因都参与时任社会学所
所长陆学艺先生领衔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而
有了学术交集。从1991年首部《社会蓝皮书》开始研创
时,培林教授就是《社会蓝皮书》的核心成员,我则因
与陆学艺教授亦师亦友的关系,也有幸参与《社会蓝皮
书》的课题研讨,皮书诞生的“种子”就在此期间萌发
。1997年秋,在我正式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着手打
造皮书系列品牌时,培林教授就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在数万名皮书研创出版学术共同体的知名学者中,培
林教授是担任一部皮书(《社会蓝皮书》) 主编时间
最长的学者,也是20多年来出席皮书年会次数和发表主
旨演讲最多的主编,为此,他曾与我一道先后被选为“
皮书研创出版二十年”和“皮书年会二十年”的20位致
敬人物之一。这部关于皮书的论集,无疑也凝聚着他和
数万位皮书人的心血和智慧,谨致谢忱!

在我国,分析和预测形势的蓝皮书起源于20世纪90
年代初期,当时还只有经济蓝皮书和社会蓝皮书两种,
起初之所以叫做蓝皮书,是按照国际惯例,相对于各国
政府部门发表的白皮书而言的。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
院经济学科片在总理基金的支持下,由著名经济学家刘
国光研究员主持、数量经济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京文研
究员实际负责,开始进行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
并于1991年出版了《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书,该书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在这一背景下,
次年,当时主管社会政法学科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
长江流教授,提出由社会学研究所牵头,由当时的社会
学研究所所长陆学艺教授实际主持,组成“中国社会形
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核心组成员有我、方明、黄平
、陆建华,还有负责课题辅助工作的胡刚,我成为核心
组的负责人,我与皮书的渊源就始于此。从参与社会蓝
皮书策划、写作算起,我亲历、见证了中国皮书诞生近
30多年来的发展。
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创造
性地发展出“皮书系列”品牌,本书作者谢寿光就是“
皮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