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悉达多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赫尔曼·黑塞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侨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侨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迦摩罗,并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与沙门同行 乔达摩 觉醒 第二部 卡玛拉 在世间 轮回 在河边 摆渡人 儿子 唵 戈文达 导语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精彩页 在房屋的阴凉处,在船只停泊的河岸的阳光下,在娑罗双林和无花果树的浓荫下,悉达多——这个英俊的婆罗门之子,年轻的猎鹰,与他的朋友戈文达——另一位婆罗门之子,一同长大。在河边沐浴时,在进行神圣的洗礼和献祭中,他光洁的肩膀被太阳晒黑。在柁果林里,在做孩童的游戏时,在母亲的歌声里,在进行神圣的献祭时,在接受父亲和学者们的教诲时,在和智者们交谈时,阴影涌入了他的眼眸。悉达多早已加入了智者们的谈话,与戈文达练习辩论,修习沉思和冥想的技艺。他已经学会如何默念“崦口”,其中的真言,在一呼一吸间凝聚心神将它无声地吸入又吐出。这时,他的额头上闪烁着纯净思考的灵魂之光。他已经懂得如何在内心深处感受阿特曼”,使自己不可毁灭,与宇宙合而为一。 欢乐在父亲的心间荡漾,因为他的儿子善于学习且渴慕知识,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哲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 当母亲注视着他,看着他行走、坐下和站立,看见她强壮、英俊的孩子迈着修长的双腿,以完美的礼仪向她问安时,她的胸中就会涌起幸福之感。 当婆罗门年轻的女儿们看见悉达多走过城里的街巷,看见他那光亮的额头、帝王般的眼睛以及修长的身影时,心中便被爱触动了。 但他的朋友戈文达,另一位婆罗门之子,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加爱他。他爱悉达多的眼睛和温柔的声音,他爱他走路的姿势和举止的完美无缺,他爱悉达多所做的、所说的一切,然而他最爱的是他的精神,他那高贵而炽热的思想,他热切的愿望以及崇高的使命。戈文达知道,悉达多不会成为平庸的婆罗门,不会成为主管献祭的腐败官员,不会成为施咒的贪婪商贩,不会成为自负虚荣、言谈空洞的演讲者,不会成为卑鄙奸诈的僧侣,也不会成为群体中一只温驯、愚蠢的羔羊。不,就算是戈文达自己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不想成为成千上万庸碌婆罗门中的一员。他想追随悉达多,这个受人拥戴的、了不起的人。有朝一日,当悉达多成了神,进入了光明世界,戈文达也将继续追随着他,作为他的朋友、他的伙伴、他的仆人、他的护卫和他的影子。 悉达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他是所有人快乐的源泉,为他们带来愉悦。 然而,悉达多却无法令自己感到快乐,无法在自己身上找到乐趣。他漫步于无花果园的玫瑰色小径,在小树林的暗蓝色的阴影下沉思,日复一日地在忏悔的沐浴中清洗自己的身体,在柁果树的浓荫下献祭,他的举止完美得体,受到每个人的喜爱,使他们感到快乐,但他的心中却感受不到任何快乐。梦境和无尽的思绪从流淌的河水中,从夜晚闪耀的星辰中,从太阳的光辉中,不断地向他涌来,在祭祀时升腾的焰火中,在《梨俱吠陀》诗句的吟诵中,在老婆罗门的教海之中,他的灵魂始终无法获得安宁。 悉达多的内心越来越无法感到满足。他开始觉得,父母之爱,甚至是朋友戈文达的爱,都不会永远使他幸福,给他滋养,令他充实、满足。他开始觉察到,他可敬的父亲以及其他老师,那些聪明的婆罗门,已经将他们最好的、最丰富的智慧传授给他了,已经将他们所拥有的知识都倾倒进了他那渴望着的容器,可容器仍旧没有装满,他的精神没有得到满足,灵魂没有获得安宁,心灵没有感到平静。洗礼是好的,可那终究只是水,不能洗去罪孽,不能满足灵魂的渴求,也不能驱散心灵的恐惧。向诸神献祭和祈祷是极好的,但那就是全部了吗?献祭就会带来幸福吗?诸神又如何呢?真的是生主创造了世界吗?难道不是阿特曼,那独一无二的存在创造的吗?难道诸神不也被创造成如同你我一样的形态,受制于时间,终有一死?那么向诸神献祭,是善的、对的、有意义的、崇高的行为吗?除了那唯一的、仅有的阿特曼,还能向谁献祭,对谁崇拜呢?去哪里能找到阿特曼呢?他所居何处?他那永恒的心在什么地方跳动?难道不是在自我之中,在每个人最深的、不可毁灭的内心深处吗?但是,这个自我,这个内心最深处,这个终极的地方,究竟在哪儿?它不是肉和骨,不是思想和意识,正如智者所教导的那样。那么,它究竟在何处?要通向那里,通向自我,通向阿特曼,是否有另外一条更值得追寻的道路?唉,没人可以指明这条道路,没人知道它,无论是父亲、老师或者智者们,甚至连神圣的祭祀乐歌中也没有提及过!婆罗门和他们神圣的典籍知晓一切,它们的内容包罗万象,创世的故事,语言的起源,食物,呼吸,感官的秩序,诸神的行为。他们所知的无穷无尽,但如果不知道那唯一的、最为重要的事情,知晓这一切又有何价值? P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