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亲爱的笨小孩
分类
作者 肖薇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中等生家长的教育笔记。
在全民鸡娃的时代,最痛苦的不是“学霸”与“学渣”,而是那些智商平平的中等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只要家长抓得紧,自己足够努力,他们可以成绩不错。他们在追赶学霸的路上拼尽全力,一旦进入高中阶段,当努力已经不够的时候,他们身心俱疲,不少人崩溃,活下来的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发展各种能力的机会。
作者的女儿也是这样的中等生,幸运的是她有一个不焦虑的母亲。在她看来,孩子的品行修养比成就重要,完善健康的人格比成绩重要,生存的能力也比成绩重要。在中小学阶段,成绩始终处于中等水平,但孩子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进入高中后,孩子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不仅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而且对学习充满乐趣。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位母亲陪伴女儿完成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目录
Part 1 序篇
她就是个中等生
另类就是不称职吗
完美家庭不存在
别人家的妈妈
散养故事没人信
“双减”之后不“鸡娃”
Part 2 学业那些事儿
chapter 1 天才识别法
没准生了个天才
失效点读识字法
坐不住,有点烦
坐不住的孩子
接受平凡有点难
还要赢在后半程
chapter 2 数学里的坑
追求准确率,如同推巨石
补还是不补,这是个问题
成功不求早,失败要趁早
chapter 3 语文要做无用功
古典诗词,可以这么讲
快乐语文,家长不开心
经典诵读,孩子伤胃口
少年天才,不值得效仿
第一要务,把事说清楚
阅读培养,从兴趣开始
提升能力,必须花时间
读是王道,成绩不重要
亲子阅读,各读各的书
chapter 4 作文从码字开始
不优秀的作文集
码够字数不容易
名言警句出现时
自选作文更好看
想象力,最可贵
两个世界不一样
chapter 5 不高效英语学习法
说得好比考得好更有用
应用场景比方法更高效
兴趣比应试练习更来劲
自信比真实水平更重要
chapter 6 想当“官”的孩子
DIY当上花盆长
从小追求KPI
编个广告安慰她
迎来了高光时刻
要当就当最大的
阴谋论,要不得
chapter 7 追星族总会长大
小安的第一个偶像
偏偏爱上伏地魔
发明塑料互动法
比高考事儿还大
划个范围约束她
chapter 8 独立是怎么炼成的
三种求助看独立
狠心让她去碰壁
自己的事自己做
千万忍住别插手
像大人那样去思考
自己选的自己扛
chapter 9 言传身教,何其难也
轻易别立目标
先要问问“我行不”
有方向,没方法
左右互搏价值观
人来疯,拦不住
无师自通读空气
暴露脆弱给她看
说谎必须找缘由
人间正道是沧桑
富养生出分别心
为人着想才善良
chapter 10 家有琴童
缺什么,想什么
更美妙的新世界
漂亮老师领进门
拿个证书有啥用
从头来过又如何
坚持还有意外之喜
取长或者补短
越擅长,越自信
chapter 11 妈妈们的交集
妈妈们之间的魔幻交流
太焦虑,爱聚堆
堂吉诃德战风车
细节之处见情商
高段位,解纠纷
别替孩子选朋友
孩子成了受害者
负能量,不转嫁
贫而乐,富好礼
chapter 12 师生缘
一起去争他的爱
老师喜欢乖小孩
潜规则,不存在
好老师,没标准
特殊对待是大爱
学校来了新老师
校服引发大风波
是励志还是拜金
投诉老师最不明智
逆境之中学成长
老师也在火上烤
chapter 13 优等生失去了啥
奇怪的游戏事件
孩子单纯就好吗
欺骗与善意谎言
莫把成熟当滑头
鲜花和掌声背后
想出风头找机会
跟成年人打交道
序言
放下执念,就快乐了
小安是我的女儿,一个
平凡的孩子,挺用功挺努力
,可成绩一直徘徊在中等,
于是,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得
出这样的结论:她挺笨,至
少不聪明。
如果是你,当了十多年
成绩不上不下的中等生的家
长,想必会很焦虑吧?
太多人想做完美的母亲
了,可哪有什么完美呢?
谁不想做个好母亲,给
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这种执念,往往会转化成
一种怨气。你每天早起,为
他做一切事,省吃俭用,给
他买最好的,可一旦有一天
孩子不如你意,你是不是就
会想:我为他做了这么多,
怎么就换来这个?打着为孩
子好的名义所做的事,往往
会和牺牲、奉献、母爱伟大
联系起来,殊不知,当它得
不到对等的回报时,会给人
以多么大的反噬!
我不想做这种完美家庭
的牺牲品,我愿意做个手里
捧着白菜的普通人。
这就当是在给自己找借
口吧,可一旦有了这个借口
,世界一下子就美好起来了
。没有精致的早餐,没有临
睡前的陪伴,没有老师一通
电话就必须飞奔到学校的自
觉,好像孩子的情形也没有
变得更糟。既然我不是完美
的母亲,也就不会要求孩子
完美,考不了100分又如何
?被老师批评又如何?生了
病,不用打完吊瓶还去赶着
上课。有不想错过的电影和
演出,作业不写就不写吧。
我们就是这样成了别人
眼中的奇葩母女——一个笨
小孩,一个不靠谱的妈妈。
我们习惯了从彼此的冷
嘲热讽中感受温暖和鼓励,
越来越从容地坚持自己的原
则和选择,让这条艰难的求
学之路走起来没那么如临深
渊、战战兢兢。
当然,也不是从一开始
就可以放下的。“散养”与“
鸡娃”成为当下流行的标签
,用来形容两种类型化的母
亲。但这应该都不是我们的
初心,每个人都被时代潮流
裹挟,有人向左,有人向右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成绩
成了父母KPI(关键绩效指
标)中最大的权重,因此导
致的恶果比比皆是:孩子成
绩好,所有品德和性格上的
缺陷都可以被原谅、被忽视
;成绩不好,多么活泼善良
的孩子都有可能阴郁起来。
我的放下,恰恰就是在
小安上了小学后成绩一直不
理想的情况下觉悟的。第一
层觉悟,来自一种不安,我
不希望她变得不自信、不快
乐,更不希望她带着对这个
世界的怨恨和敌意长大;第
二层觉悟,来自一种常识,
在智商的不平等面前,人力
往往难为,如果孩子不是学
习的料,补再多的课早晚也
得打回原形;第三层觉悟,
来自一种相信,孩子的成长
之路上,一定有比成绩更重
要的东西,比如自信、坚韧
、责任心、积极与乐观。
或许我当年的放下——更
准确地说应该叫放弃,放弃
了她成为一个优等生的念头
,多少有点自暴自弃的感觉
。可没想到的是,正应了那
句老话,有舍才有得,小安
的高考成绩比我们预想的好
了不少。
对于学霸,大家只会羡
慕。而小安的经验,更让人
有探究的欲望,这里面应该
会有些可以仿效和复制的方
法吧?
有一段时间,很多人来
找我请教培养孩子的方法,
看了我不补课、不“鸡娃”的
做法之后,家长们啧啧称奇
,充满敬佩,若有所悟,但
转过身去仍旧带着孩子奔走
于各个辅导班。于是,我明
白了我还是异类,小安的所
谓“成功”不可复制,因此我
选择了闭嘴。
但到了今年,我又有了
把我跟小安的故事写下来的
欲望,这来自“双减”之后看
到的一些年轻家长的焦虑。
我曾经以为没有任何事情能
够阻止中国家长“鸡娃”的脚
步,没想到“双减”之后,家
长们失去了方向,要么咬着
牙付出更加高昂的费用变着
法儿地找名师一对一变相补
课,要么就在慨叹“补不起
了,新政可能带来更进一步
的阶层固化”,还有一些狠
角色,已经决定重新上一遍
中学,把自己打造成名师,
亲自辅导孩子了。
这些显然更难走的路,
注定难以持续,或许在他们
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回过
头来,再看看我和小安的故
事。
小安经常问我:“如果我
高考考砸了,你会对我失望
吗?”我说:“不会,只要一
想到你有能力、有韧劲,我
永远不会对你失望。”
我也会问小安:“如果你
没有考上好大学,你会埋怨
妈妈吗?”小安说:“我不会
,因为这是我自己选的。”
是的,这条路是我们共
同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
我们都会共同承担。
小安并不赞同我写这本
书。
她说还没做好回顾自己
这些“黑历史”的准备。她说
当下的自己对人生仍然充满
迷茫和惶惑,如何做一些确
定性的总结?
读完全部书稿,她纠正
了我一些记忆错误之处,肯
定了我的坦诚,同时又有些
开玩笑地说:“看来你并不
太了解我啊,在你眼中,我
始终是个天真单纯的小孩子
呢。”
看到我辛苦地码了这么
多字,充满着分享的愿望,
小安无奈地说:“希望大家
把书里的小安当作一个形象
、一个符号,她不是我,至
少不是全部的我。”
我只能接受这样的结论
。在我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
,我希望自己是诚实的,不
隐藏自己的弱点和
导语
“我不是教育专家,小安也不是成功的孩子,我们的故事里也没有正确答案和人生指南,只是提供了另一种成长的可能罢了。我们就是这样成了别人眼中的奇葩母女——一个不靠谱的妈妈,一个笨小孩。”
教会孩子自信、勇敢、分享、拓展视野和格局、解决问题,就是教给孩子面对世界的关键能力,为忐忑的教育之路安心定锚!
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谁会在乎有人抢跑呢?这是一场悲哀的比赛,用一个“笨”字击垮了多少不抢跑的孩子,也让众多平凡的孩子在学霸的假相之下身心俱疲。多少孩子赢了起跑线,却输了后半程。当“起跑线思维”已经证明了它的恶果,就该是我们建立“后半程思维”的时候了。
精彩页
她就是个中等生
我的女儿小安从小学开始就是个中等生。
中等生的定义,有以下事例为证:
说句流行的话,小安是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上小学前,她认识的字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没学过拼音,没学过算术,英语学了一年多,也就会最简单的对话和几十个单词而已。所以,在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考双百的情况下,她的语文只有90分出头,数学80多分,排在全班倒数第二名。
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她的班级排名从倒数第二前进到了20多名,成功进入中等生行列,然后一直停滞不前。有一点挺可贵,虽然排名始终徘徊不前,成绩倒是一直保持在语文90出头、数学80多分。每次拿到成绩单,我至少可以这样表扬她:你的成绩还真是稳定呢。
进入初中后,小安的成绩依然没有太大改善。语文和英语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数理化还是中等偏下,特别是数学,一直在及格线徘徊。中考时,在“超水平”发挥的情况下,她勉强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
在我所在的这个二线城市里,重点高中有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三所几乎并驾齐驱的学校,被称为“大三校”,进入这类学校基本上就预定了985院校的名额(现在都叫“双一流”了,但为了顺口,还沿用着旧称,以下的2ll也是如此);第二梯队也是三所相对不错的学校,被称为“小三校”,这一梯队的大多数孩子能考上不错的2ll院校;第三梯队有差不多十所学校,较前两者差距很大,大部分孩子只能以过一本线为目标。小安的高中就在这第三梯队之中,她的入学成绩在同学中还只排在中下水平,按照入学时老师的估计,能上一本就很不错了。
所以,小安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中等生。
曾经有个智商测试,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可以达到160分的智商,也就是“天才”的标准,与此相对应,所谓“白痴”的出现概率应该也只有万分之一。再按万能的“二八定律”来看,在所有的孩子中,学霸顶多不过20%,再去掉极少部分由特殊情况造成的学习困难者,大部分孩子都是像小安一样的中等生。
……
另类就是不称职吗
把中国家长按焦虑程度来区分的话,最焦虑的人群一定是中等生家长:天才和学霸不待扬鞭自奋蹄,只有中等生,看上去都挺聪明的,成绩使劲抓就能上去,稍一放松就一落千丈。这就让家长们普遍陷入了一场苦战,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投入全部的精力死死盯住他们。
可中等生小安偏偏遇到了我这样不负责任的家长。
每次有朋友听说我家小安的成绩不好,总会发出这样的灵魂三问。第一个问题:“孩子看上去挺聪明的啊?”这话背后的意思其实是:孩子智商有问题吧?我回答:挺聪明的,学点什么也不太费劲。
第二个问题:“没花钱给孩子找好老师呀?”这话其实是问家里的条件怎么样,是没钱还是舍不得花钱给孩子报班呢?我回答:上补习班的钱还是有的,乱七八糟的班,什么音乐、舞蹈也没少上,就是没认真补过学习。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问题:“那是孩子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吗?还是对孩子有什么特殊的规划,不想走寻常路?”我回答: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是跟大部分孩子一样,按部就班地上小学、上中学,然后准备考大学。
三轮问答结束,对方多半一脸茫然,或者还有点鄙夷:就没见过你这样的。
小安小学一年级的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吵醒。
刚刚熬了个大夜,我昏昏沉沉接起电话,一看是老师的手机号码。手机里传来小安怯怯的声音:“妈妈,班费忘带了。”我当时脑子非常不清醒,只记得是周五,于是用梦游一样的声音说:“是需要我现在送去,还是周一补交也行呢?”
电话里一阵嘈杂,没听清说什么,然后就没声了。那就是不着急了吧?于是我又昏昏睡去。
不一会儿电话再次响起,是当天帮老师收班费的家长打来的。那家长压低声音说:“还睡呢?你心也太大了!老师正在教室里训你家闺女呢,‘孩子丢三落四,家长还能睡得着’,气得把手机都摔了。”
这件事发生在小安上小学一年级第N次忘带东西的时候。从那时起,就注定了我在老师眼里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忘带东西是常事,我保证不了每天晚上检查一遍孩子的书包、核对老师的指令。孩子写作业,我没陪过几次,有时是因为自己手头也有事,有时就是单纯不想陪,总觉得学习就应该是她自己的事。至于孩子在快餐店吃早餐,来不及了就在校门口的路边摊对付一口,更是常事。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