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文将《文子》归属于黄老思想范围,以概念比较的方法着重论证了《文子》的黄老思想对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修正。 “道”代表“超现实”的“理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孟老庄思想可作为这一“理想”的代表。“理想”之所以为“理想”就在于它是“入之为人”的“常道”,是人类发展的永恒方向,“常道”是指在现实功利之上的“精神”“超越”和“道义”的东西,以“常道”为依据,我们才可以“检视与质疑现实世界”。如果只强调现实社会,我们将很难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跳出现实社会,站在“高处”才能判断人类社会的大是大非。 作者简介 张彦龙,男,甘肃天水人,现为兰州理工大学教师。2003-2010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丈化学院,获世界史学士学位和专门史硕士学位,2013-2018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中国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庄黄老哲学、传统儒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古希腊悲剧文学等范围,近来尤其关注于西方哲学的研究。在《兰州大学学报》《鹅湖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主持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团队项目“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老庄思想的比较”。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子》思想研究综述 (三)过往《文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儒道思想的超越性与黄老思想的功利性 第一节 儒道思想的超越性 第二节 黄老思想的功利性 结语 第二章 道 第一节 文子修正老子的玄虚之“道” 第二节 文子修正老庄的齐物思想 第三节 文子修正老子的无为思想 第三章 理与时 第一节 文子的“理”对老子“道”的修正 第二节 文子的“时”对儒道“常道”的修正 第四章 气与心 第一节 文子的“气”对老子“道生万物”的修正 第二节 文子的“心”对儒道思想的修正 第五章 性静 第一节 性静与性恶 第二节 性静与反智 第六章 论《文子》中的“一” 第一节 “道”“一”“君” 第二节 “执一”和“齐一” 第七章 君臣异道 第一节 无为 第二节 因循 第三节 用众 第八章 法治 第一节 道与法 第二节 法治与反智 第三节 法治与人性 结语 (一)对黄老“采儒墨之善”的探讨 (二)对黄老“重民”“爱民”“民本”的探讨 (三)对《老子·一章》的一些看法 附录 一、平王、文子考 二、今本《文子》之形成:以“经传体”为核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