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者试图建构无所不包的抽象的现代性理论不同,三位学者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中透显的“现实的偶然性碎片”,克拉考尔《大众装饰》、《白领雇员》中表述的“无关宏旨的表面显象”,以及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中的“辩证意象”或“单子论”的阐述,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上救赎了最为细微的现代性痕迹。全书内容新颖,文字细腻,是一部从审美的,政治的或历史的方式解读现代性的佳作。 作者简介 戴维·弗里斯比(David Frisby),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大都市现代性与建筑;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德国社会理论史;齐美尔的社会理论。著有:《疏离的心灵:1918—1933年德国的知识社会学》(1983)、《格奥尔格·齐美尔》(1984)、《现代性的碎片》(1986)、《齐美尔论文化:文选》(与人合编)(1997)、《现代性之都市风貌:批判性探索》(2001)等。近年发表的论文有《齐美尔论家庭:导言》(1998)、《作为文本的大都市:瓦格纳与维也纳的“第二次复兴”》(1998)、《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现代性的史前史》(1999)等。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现代性 第二章 乔治·齐美尔:作为永恒现在的现代性 第三章 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现代性的“范例” 第四章 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的史前史结论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