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农户行为视角下黑河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
作者 | 李贵芳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微观农户行为为抓手对黑河流域可持续流域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典型灌区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改变灌溉方式、提高农户生产管理水平等措施减少农业用水,并依据农户受偿意愿将节省的农业用水转移给本地生态部门是限制农户开垦行为、遏制绿洲扩张、规避节水反弹、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可见,农户行为不仅为可持续流域管理的系统性研究提供了视角,还为改进和完善可持续流域管理政策、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途径,基于农户行为视角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贵芳(1990-),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校聘副教授。河南农业大学青年英才引进人才,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著作1部,参与编写著作和教材2部。近五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等身份在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自然资源学报》等权威CSSCI、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11篇。 目录 前言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理论介绍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文献综述 2.2 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可持续性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3.3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分析 3.4 调研说明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农户行为的黑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研究 4.1 引言 4.2 农户调查与数据说明 4.3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黑河流域水资源转移政策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Bio-economic模型构建 5.3 情景设计 5.4 BEM-DEA模型的实现过程 5.5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黑河流域农业用水转移为生态用水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6.1 引言 6.2 两阶段二分式CVM的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6.3 调查结果与WTA推定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农户农牧业生产与投入、家庭消费情况调查 附录2 黑河中游绿洲边缘区转移灌溉用水的农户受偿意愿调查问卷 后记 序言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 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可持 续流域管理面临着水资源匮 乏和生态环境脆弱等障碍。 近年来,随着黑河流域人口 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 展,中游绿洲农业用水持续 增加,农业部门用水和生态 部门用水的矛盾不断升级。 2002年,黑河中游张掖市 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通过建立并完善水权制度、 调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构 建水权交易市场等措施,在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资源利 用效率。但是农户没有自发 转移用水的动力,而是为了 追求利益最大化将节省的农 业用水再次用于扩张耕地规 模,导致张掖市2018年的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2000 年增长了近80%,农业用水 历年平均占比高达94%,进 一步加剧了绿洲边缘区土地 盐碱化和沙漠化、风沙天气 、地下水位下降、生态湿地 退化等生态问题,这表明以 往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效 果有待提升。 为了促进黑河流域经济 一社会一环境一资源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可持 续流域管理,引导和约束农 户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特 别是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构建部门间转移用水的生态 补偿机制,转变用水结构, 平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 态建设。本书基于技术效率 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环境正义理论、演化博弈理 论、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及生 态补偿机制理论等,从农户 用水行为的角度出发,以黑 河流域中游张掖市典型灌区 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 2014年和2019年的农户调 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分 三个主要部分进行研究。首 先,通过构建DEA-Tobit模 型对典型灌区主要农作物灌 溉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揭示 其影响因素;其次,基于作 物灌溉技术效率测度结果和 节水反弹的现实问题,构建 Bio-economic(BEM)-DEA 模型模拟水资源转移政策的 农户行为响应;最后,为了 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 况下实现节省的农业用水转 移为本地生态用水,采用两 阶段二分式CVM模型评估了 绿洲边缘区将节省的农业用 水转移给当地生态部门的农 户受偿意愿,以期为部门间 水资源转移生态补偿机制的 构建和水权交易定价提供科 学参考。 主要研究结论:①从农户 生产行为来看,黑河流域典 型灌区主要农作物灌溉技术 效率存在提升空间。其中, 黑河中游平原灌区制种玉米 和大田玉米的灌溉技术效率 平均值分别是0.6553、 0.6185,北部荒漠灌区棉花 、制种西瓜、玉米套小麦的 平均值分别是0.5158、 0.6518、0.7701,沿山灌区 小麦、马铃薯、大麦和大田 玉米的平均值分别是0.8552 、0.6925、0.7450、0.6404 ,说明农业用水存在节水空 间。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 合理安排作物种植面积、改 善耕地质量、采用井水灌溉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灌 溉和施肥等措施是提升农业 用水效率、实现可持续流域 管理的重要途径。②在作物 灌溉技术效率提升的过程中 ,对节省的农业用水进行统 一管理,同时加强水土资源 管理的政策是遏制农户开垦 耕地、规避节水反弹的有效 途径,但会降低或者至少不 会增加农户收益,需要辅以 合适的补偿政策。如采取其 他部门以作物单方水效益为 交易水价补偿农户或增加农 户非农业收入等方式弥补农 户的经济损失。③将节省的 农业用水转移给生态部门是 改善黑河中游绿洲边缘区生 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但会降 低农户收益,生态补偿政策 可以将农户生态保护的正外 部性内部化为农户的经济收 益,是转换用水结构、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 设的政策保障。从农户受偿 意愿来看,将制种玉米、大 田玉米和制种西瓜节省的灌 溉用水转移给当地生态部门 的农户受偿意愿分别是 146.25元/(亩·年)、 65,18元/(亩·年)和 320.07元/(亩·年)。如果 以10年为期,根据统计年鉴 数据得到转移农业用水的生 态补偿总成本是4.69亿元。 就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变量 而言:受教育水平、耕地质 量、灌溉水费、家庭农业劳 动力占比等呈正向影响;家 庭农业收入占比与农户感知 的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风 沙天气和生态湿地退化对其 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等呈 负向影响。就补偿方式的选 择而言,大多数农户倾向于 选择现金、农业补贴和实物 补贴,是否选择其他补偿方 式视情况而定。 综上,本书以微观农户 行为为抓手对黑河流域可持 续流域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 了科学系统的研究。结果表 明,通过调整典型灌区主要 农作物种植规模、改变灌溉 方式、提高农户生产管理水 平等措施减少农业用水,并 依据农户受偿意愿将节省的 农业用水转移给本地生态部 门是限制农户开垦行为、遏 制绿洲扩张、规避节水反弹 、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可见,农户行为不仅为可 持续流域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提供了视角,还为改进和完 善可持续流域管理政策、促 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流 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途径, 基于农户行为视角的研究具 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