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为理论篇,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的本原或基质,借此形成本书的理论支撑架构;第二篇为实证篇,从认识论及个体的知识观的角度选取了14个典型传统村落案例进行分析、鉴赏,进而实证研究。 本书在不失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科普语言的表达,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本书既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员的读物,也是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实践意义较强专业的重要参考书或教材,还可作为大众读物供读者了解传统村落之美。 作者简介 曹伟,山东郓城人,博士,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出站于武汉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大数据与城乡规划博士后导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重大、重点、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二十余项,出版《城市生态安全导论》《广义建筑节能》《中国古代邮驿建筑》《传统村落》《城市规划设计十二讲》等学术专著十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案二十余项。 目录 前言 理论篇 第1章 两山理论:从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 1.1 “两山理论”的提出 1.2 “绿水青山”是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目标愿景 1.3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的形成 1.4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的实施原则 1.5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第2章 黄河征程:从保卫黄河到推动高质量发展 2.1 黄河历史变迁 2.2 发展层面 2.3 人居文化层面 2.4 生态层面 2.5 市域层面 第3章 走向未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出路 3.1 何为传统村落 3.2 国内外发展动态 3.3 传统村落的保护 3.4 传统村落的出路 实证篇 第4章 慈城 4.1 引言 4.2 村落概况 4.3 特色建筑 4.4 慈城古县城保护建设情况 4.5 特色传统文化与旅游规划 4.6 结论与展望 第5章 竹泉村 5.1 引言 5.2 村落概况 5.3 特色建筑及景观 5.4 .特色民俗与人文 5.5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5.6 结论与展望 第6章 查济村 6.1 引言 6.2 村落概况 6.3 特色建筑 6.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6.5 规划、旅游发展进程 6.6 结论与展望 第7章 西递村 7.1 引言 7.2 村落概况 7.3 特色建筑 7.4 代表性人物 7.5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7.6 结论与展望 第8章 墨园村 8.1 引言 8.2 村落概况 8.3 特色建筑 8.4 代表性的传统及文化 8.5 特色规划与保护 8.6 结论与展望 第9章 马降龙村落群 9.1 引言 9.2 村落概况 9.3 总体布局及特色建筑 9.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9.5 代表。I生的人物及文化 9.6 结论与展望 第10章 东石善村 10.1 引言 10.2 村落概况 10.3 整体布局及特色建筑 10.4 结论与展望 第11章 老街社区 11.1 引言 11.2 社区概况 11.3 特色建筑 11.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1.5 代表性的人物、传统、文化 11.6 结论与展望 第12章 青山渔村 12.1 引言 12.2 村落概况 12.3 特色建筑及景观 12.4 特色民俗 12.5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2.6 结论与展望 第13章 三德范村 13.1 引言 13.2 村落概况 13.3 特色建筑 13.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3.5 村落民俗与非遗传承 13.6 结论与展望 第14章 宏村 14.1 引言 14.2 村落概况 14.3 特色建筑 14.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4.5 代表性非遗项目 14.6 代表人物 14.7 结论与展望 第15章 梭庄村 15.1 引言 15.2 村落概况 15.3 村落布局与特色建筑 15.4 代表性历史人物、民俗传统 15.5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5.6 结论与展望 第16章 许家山村 16.1 引言 16.2 村落概况 16.3 特色建筑与设施 16.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6.5 规划、旅游发展进程 16.6 结论与展望 第17章 埭美村 17.1 引言 17.2 村落概况 17.3 山·水·田·村空间格局和闽南地域建筑 17.4 代表性的人物、文化、技艺 17.5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 17.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