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人机系统空域管理技术(精)/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随着军民用无人系统的广泛使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系统对公共空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融入公共空域的需要日趋显著。本书对空中与临近空间无人系统空域管理主要涉及的空域监视探测、空域间隔管理、空域使用规划及评估、空域协调与指挥等内容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日新月异的智能无人系统,对其空域管理的需求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概述。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无人机系统 1.1.2 无人机分类 1.1.3 无人机飞行 1.1.4 无人机系统空域运行环境 1.2 无人机空域管理 1.2.1 无人机空域管理概念 1.2.2 无人机空域管理现状 1.2.3 无人机空域管理特点 1.2.4 无人机空域管理规范 1.2.5 无人机空域管理系统 1.3 小结 第2章 无人机空域管理技术体系 2.1 概述 2.2 无人机空域管理运行概念 2.2.1 运行概念 2.2.2 参与相关方 2.3 无人机空域管理技术体系架构 2.3.1 运行支撑技术 2.3.2 空域安全技术 2.3.3 运行管理技术 2.4 无人机空域管理系统架构 2.4.1 区域集中式无人机空域管理系统 2.4.2 广域分布式无人机空域管理系统 2.4.3 有人/无人机协同空域管理系统 2.5 小结 第3章 无人机飞行监视技术 3.1 概述 3.2 一次监视雷达 3.2.1 空管一次监视雷达 3.2.2 机载交通监视雷达 3.2.3 低空探测雷达 3.3 二次监视雷达 3.3.1 常规模式二次监视雷达 3.3.2 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 3.4 ADS-B系统 3.4.1 系统介绍 3.4.2 ADS-B数据链 3.4.3 星基ADS-B系统 3.4.4 1090ES数据链ADS-B地面站主要指标 3.4.5 1090ES数据链ADS-B地面站 3.5 多点定位监视 3.5.1 系统组成 3.5.2 工作原理 3.5.3 主要指标 3.5.4 典型产品 3.6 机载防撞系统 3.6.1 系统功能 3.6.2 工作原理 3.6.3 系统组成 3.6.4 主要指标 3.6.5 典型产品 3.6.6 新一代机载防撞系统 3.7 基于数据链的监视 3.7.1 C2数据链 3.7.2 卫星通信数据链 3.7.3 5G通信数据链 3.7.4 无人机数据链的未来 3.8 小结 第4章 无人机系统空域间隔管理 4.1 概述 4.2 无人机融入空域运行间隔管理 4.2.1 间隔保持与防撞技术体制 4.2.2 影响因素分析 4.2.3 规避空中对象属性 4.2.4 目标和准则 4.2.5 服务能力 4.2.6 功能要求 4.2.7 告警时间 4.3 无人机DAA技术 4.3.1 技术标准 4.3.2 系统能力要求 4.3.3 系统架构 4.3.4 .设备功能类别 4.3.5 系统指标 4.3.6 告警算法 4.4 无人机ACAS Xu技术 4.4.1 技术标准 4.4.2 系统架构 4.4.3 系统能力 4.5 无人机ATAR技术 4.5.1 技术要求 4.5.2 ATAR概述 4.5.3 ATAR组成 4.5.4 ATAR特点 4.6 无人机DAA系统典型场景应用分析 4.6.1 机载DAA系统应用分析 4.6.2 地基DAA系统应用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低空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系统 5.1 概述 5.2 低空无人机探测与反制应用系统 5.2.1 应用系统组成 5.2.2 应用系统架构 5.3 指挥与信息处理系统 5.3.1 系统组成 5.3.2 系统架构 5.4 低空雷达探测系统 5.4.1 系统组成 5.4.2 技术原理 5.4.3 典型产品 5.5 低空光电探测系统 5.5.1 系统组成 5.5.2 技术原理 5.5.3 典型产品 5.6 低空频谱探测系统 5.6.1 系统组成 5.6.2 技术原理 5.6.3 典型产品 5.7 多源融合探测系统 5.7.1 系统组成 5.7.2 技术原理 5.7.3 典型产品 5.8 无人机反制系统 5.8.1 压制干扰 5.8.2 欺骗干扰 5.8.3 激光反制 5.8.4 其他类型反制 5.9 小结 第6章 无人机空域管理与评估技术 6.1 概述 6.2 基于地理围栏的无人机空域管理技术 6.2.1 无人机围栏技术 6.2.2 无人机围栏技术典型应用 6.3 基于网格化的无人机空域管理技术 6.3.1 三维空间网格化技术 6.3.2 网格化在无人机路径规划技术应用 6.4 无人机空域容量评估技术 6.4.1 无人机空域可用空间识别 6.4.2 无人机空域结构特征 6.4.3 无人机空域碰撞风险 6.4.4 冲突检测与解脱模型 6.4.5 无人机空域容量评估 6.5 无人机空域运行仿真技术 6.5.1 无人机空域运行仿真系统 6.5.2 无人机融合空域仿真模型 6.5.3 欧美无人机系统融入国家空域仿真 6.6 小结 第7章 无人机空域管理未来发展 7.1 概述 7.2 未来挑战与机遇 7.2.1 无人机未来发展概况 7.2.2 智能无人机发展 7.2.3 无人机空域管理新技术 7.2.4 无人机空域管理面临的挑战 7.3 空域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7.3.1 天地一体化空域监视系统 7.3.2 综合化空域管理系统 7.3.3 智能化空域管理 7.3.4 空域数字孪生体 7.3.5 UTM与UAM 7.4 小结 缩略语 参考文献 序言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 代,人们研制了军用无人 靶机,开创了无人机使用 的先河。随着现代信息技 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突飞 猛进,人们赋予了无人机 更强的生命力,无人机具 有用途多、作战环境要求 低等有人机无法比拟的优 点,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 发挥着情报侦察、军事打 击、信息对抗、通信中继 、空中预警等至关重要的 作用。进入21世纪,无人 机作战已成为战争形式的 常态。在民用领域,无人 机广泛应用于搜索救援、 电力巡检、管线巡检、农 林植保、交通监视、物流 运输、地理测绘、监测监 控等方面。我国已经出现 了以“大疆”为代表的一大批 民用无人机制造和运营商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几 十项无人机相关标准、规 范和制度,在我国多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低 空管理试点改革中均将无 人机纳入试点运行管理的 范畴,试点改革省份越来 越多,开放空域范围越来 越大,无人机应用正在步 入发展快车道。未来,随 着人工智能、SG通信、北 斗定位通信、云网络、纳 米科技等新技术的发展, 无人机的自动化、智能化 、网络化、微型化程度越 来越高,自主、仿生、编 队、集群等飞行模式不断 涌现,无人机编队物流、 无人机网络协同探测、无 人机蜂群作战等应用将日 益广泛,不断推动社会进 入智能时代。 由于无人机飞行具有灵 活性强、随机性大的特点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长 期以来一直采用隔离空域 的运行方式。隔离空域运 行对无人机飞行灵活性、 任务遂行能力和空域资源 的高效利用均带来非常不 利的影响,同时对有人飞 机和其他飞行体的飞行与 空域调配带来极大的限制 ,无人机进入公共空域、 与有人机混合运行成为发 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初 ,美国针对大中型无人机 提出了国家空域系统集成 无人机运行的概念和计划 ,对超低空小微型无人机 推出了无人机交通管理 (UTM)系统;欧洲针对 大中型无人机提出了无人 机融入公共空域的发展路 线,针对小微型无人机推 出了安全融入欧洲空域的 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U- space。 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 在飞行特点、操控方式、 空域需求、机载设备能力 、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明 显的不同,无人机进入公 共空域进行混合空域运行 将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 空域运行管理技术问题。 首先,无人机需具备相应 的技术能力,包括无人机 的探测监视、间隔管理和 感知避撞等,避免无人机 与障碍物、无人机与其他 飞行体、无人机与禁入空 域的冲突,以及避免无人 机遭遇恶劣气象环境;其 次,需要一体化、灵活的 空域组织和管理技术,包 括空域分类划分、使用调 配、规划评估等,保证空 域安全,提高整个空域资 源的使用率,满足无人机 空域使用需求。通过空域 运行管理,在不改变有人 机运行规则的前提下,可 以为有人/无人机的飞行 安全、空域安全和空域高 效使用提供保障。此外, 从管理层面,还需要对无 人机、无人机驾驶员、交 通管理、操作运行等方面 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和运 行规范。 本书围绕上述无人机融 入公共空域的需求背景, 聚焦无人机空域管控关键 技术方向,详细阐述了技 术体系和系统架构、无人 机飞行监视技术、空域间 隔管理技术、空域管理与 评估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特 点和存在的有关问题,对 促进我国无人机产业和低 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 技术支撑。尤其是,针对 目前广泛关注的“低、慢、 小”空中目标带来的空域安 全问题,专门在第5章论述 了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 ,并针对未来智能无人机 发展,在第7章论述了无人 机空域管理技术的未来发 展趋势。本书内容丰富, 知识系统全面,书中资料 内容翔实,具有很高的实 用参考价值。反映了作者 对专业技术有较深认知和 宽广视野,具有明显的前 瞻性和创新性,是一部无 人机空域管理领域的专业 著作。期望本书对无人机 运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 者、院校师生、军民应用 管理与操控人员以及无人 机爱好者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