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婴幼儿身心成长指南(13-36个月篇)/春芽工程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王如文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3~36个月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形体增长速度减慢

幼儿在13~24个月的一年内,男童体重平均增加2.7千克,女童平均增加2.8千克,增值较第一年为低,约为第一年增值的38%~42%。全年男童身长增加约12.9厘米,女童增加约13.1厘米,约为第一年增值的46%~48%。全年男童头围增加约1.9厘米,女童增加约2.1厘米,约为第一年增值的15%~18%。表明幼儿在此月龄期间形体增长率已较第一年明显减缓,头围尤其显著。

营养供需矛盾凸显

这阶段幼儿活动范围及活动强度大大增加,对能量及相应营养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幼儿胃容量小,但为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的数量大,致使消化系统负荷过重,以致难以满足机体需要。使得换乳期这段时间成为幼儿生长的波动和滞长时期,尤其是农村幼儿,其身长、体重都落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标准;生长曲线呈现马鞍形。其重要原因是这个时段幼儿的辅食的质与量、主副食搭配、膳食结构及进食习惯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因幼儿营养健康状况不甚理想,易患疾病,从而影响了正常生长。在大中型城市中还有过度喂养的问题,导致幼儿超重乃至肥胖。因而,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幼儿营养失衡的两个偏离健康标准的重要问题,使存在亚健康状况的幼儿比例增大。

喂养模式更替的重要时段

辅食添加和断离母乳换用其他乳品是这个时段的重要生理转换过程,正确适时添加辅食和合理喂养是幼儿健康生长的基本保证。而家长的期望与幼儿进食心理、进食行为乃至与家长的互动往往不能适应幼儿的生理要求,因而容易发生身体的和心理的各种疾病。

1.完善辅食摄入量及合理配置食物

生长发育需求及活动范围、活动量的增大是幼儿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适应性调整及膳食模式改变的原动力。这阶段的幼儿,其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完善,如1岁左右的婴儿通常都已萌出6~8颗切牙(门齿),随着磨牙、尖牙先后长出,幼儿1岁半时可有12~14颗牙,到2岁时共有乳牙16~20颗。同时消化系统的唾液腺、胃、胰、胆、肠腺体功能逐渐成熟,初步具备消化吸收食物营养的功能,从而可以在原添加辅食的基础上,将每种辅食的量由少量逐渐增加到适合其生长所需的量,同时合理搭配每餐主副食用量,为过渡到幼儿平衡膳食打好基础。

2.断离母乳及换用动物性乳品

(1)对母乳喂养儿,在逐渐断离母乳过程中,用适量牛乳或其他乳制品替换母乳。

(2)对人工喂养儿,逐渐减少原来乳品用量而以其他辅食替换。

(3)宝宝适应换用的牛乳或其他乳品后,终生不应再断离乳品。

预防疾病

(1)由于消化道负荷较重、功能不稳定,随着食物质和量的变动,幼儿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而致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

(2)在换乳期,肠道菌群中益生菌株逐渐减少,肠道免疫功能降低,易致肠道感染性疾患。

(3)除消化系统疾患外,由于喂养不当、营养失调,容易发生佝偻病、贫血及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所致的疾患。应定期接受保健部门的监测及指导,及早预防亚健康状况。

(4)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正在成熟和完善,但还不能完全抗拒环境、膳食、亚健康等带来的致病风险,幼儿本身的易感性也较高。

培养良好进食习惯及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1)在这个年龄段,幼儿开始学习说话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可从家长的语言环境、表情、态度及肢体语言或姿势大略了解家长的意思。在餐前准备时,可以告诉孩子停止游戏、收拾玩具、帮助家长准备餐具等,同时也准备自己的餐位,然后用肥皂洗手后冲洗干净,准备吃饭。

(2)引导宝宝对就餐的注意及兴趣,调整好就餐前的情绪,专心吃饭。这个年龄段宝宝的手已逐渐灵活起来,可以自己端着杯子喝水和使用汤匙了;已经长出16~20颗乳牙,通过进食可掌握咀嚼技巧,并促进颌面部正常发育。宝宝可以与爸爸妈妈一块用餐,发育早一点的宝宝会使用筷子了,但大多数宝宝还是使用勺子。宝宝自己吃饭能把握自己进食速度,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使宝宝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为完成一项任务。

P2-4

目录

第一章 13~36个月 1

 13~36个月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2

 形体增长速度减慢 2

 营养供需矛盾凸显 2

 喂养模式更替的重要时段 3

 预防疾病 4

 培养良好进食习惯及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4

 幼儿平衡膳食 6

 已经具备实施儿童平衡膳食的基础 6

 平衡膳食 6

 日常蔬菜、瓜类食物 13

 增强婴幼儿体质的基石—平衡膳食与体育锻炼 16

第二章 13~15个月 18

 身体生长发育 19

 体重 19

 13~15个月 幼儿体重、身长、头围、体质指数(Kaup 指数)的参考值 19

 喂养知识 20

 13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20

 14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22

 15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24

 护理宝宝须知 27

 宝宝不宜久用学步车 27

 要早发现宝宝生病了 28

 1岁以上宝宝注意培养进餐习惯 29

 1岁半以上的宝宝最好不要穿开裆裤 29

 要注意排便卫生 30

 智能体能发展 31

 1岁以上幼儿早期教育 31

 智能、体能发育 32

 语言发展 32

 大动作发展 34

 精细运动发展 37

 认知发展 38

 社会性发展 39

 婴幼儿保健专家提示 41

 宝宝1岁多还不会走路怎么办 41

 宝宝半夜不睡,喜欢起来玩怎么办 41

 宝宝哮喘的原因是什么 42

 宝宝得了哮喘怎么办 42

 本年龄段宝宝有哪些预防接种 43

第三章 16~18个月 44

 身体生长发育 45

 体重 45

 16~18个月 幼儿体重、身长、头围、体质指数(Kaup 指数)的参考值 45

 喂养知识 46

 16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46

 17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48

 18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50

 护理宝宝须知 53

 孩子会走路后防止意外伤害 53

 防止宝宝上呼吸道感染 54

 宝宝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54

 智能体能发展 56

 智能、体能发育 56

 语言发展 57

 大动作发展 58

 精细运动发展 60

 认知发展 62

 社会性发展 63

 婴幼儿保健专家提示 65

 及时发现宝宝营养不良 65

 宝宝患遗尿症怎么办 65

 本年龄段宝宝有什么预防接种 66

 接种过麻疹、水痘疫苗还会患麻疹或水痘吗 66

第四章 19~21个月 67

 身体生长发育 68

 体重 68

 19~21个月 幼儿体重、身长、头围、体质指数(Kaup 指数)的参考值 68

 喂养知识 69

 19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69

 20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71

 21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73

 护理宝宝须知 75

 患传染病的父母或养育者,护理宝宝时有讲究 75

 父母或养护人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艾滋病

 毒携带者,在护理婴幼儿时的注意事项 75

 智能体能发展 77

 1.5~2岁幼儿早期教育 77

 智能、体能发育 78

 语言发展 78

 大动作发展 80

 精细运动发展规律 81

 认知能力发展 82

 社会性发展 84

 婴幼儿保健专家提示 85

 异物进入宝宝眼睛怎么办 85

 异物进入宝宝外耳道怎么办 85

 异物进入宝宝鼻孔怎么办 86

第五章 22~24个月 87

 身体生长发育 88

 体重 88

 22~24个月幼儿体重、身长、头围、体质指数(Kaup 指数)的参考值 88

 喂养知识 89

 22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89

 23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91

 24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92

 护理宝宝须知 96

 防治宝宝被昆虫叮咬 96

 预防宝宝出现意外伤害 96

 智能体能发展 98

 智能、体能发育 98

 语言发展 98

 大动作发展 100

 精细运动 102

 认知能力发展 103

 社会性发展 104

 婴幼儿保健专家提示 106

 本年龄段宝宝预防接种有哪几种 106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06

第六章 2岁1个月~2岁6个月 108

 身体生长发育 109

 体重 109

 2岁1个月~2岁6个月幼儿体重、身高、头围、体质指数(Kaup指数)的参考值 109

 喂养知识 111

 2~3岁幼儿的生理与喂养特点 111

 2~3岁幼儿的膳食 112

 2~3岁幼儿用餐心理 114

 2岁1个月~2岁6个月幼儿喂养要点 115

 护理宝宝须知 124

 2岁的宝宝要开始刷牙 124

 牙膏和牙刷的选择 124

 教会宝宝刷牙 124

 带宝宝外出时需要做的准备 125

 智能体能发展 126

 2~3岁幼儿早期教育 126

 智能、体能发育 127

 语言发展 127

 大动作发展 129

 精细运动发展规律 132

 认知能力发展 134

 社会性发展 135

 婴幼儿保健专家提示 137

 宝宝尿频尿急是怎么回事 137

 宝宝过敏怎么办 137

 宝宝溺水怎么办 138

 怎样改变宝宝的晕车体质 138

 本年龄段有哪些预防接种 139

第七章 2岁7个月~3岁 140

 身体生长发育 141

 体重 141

 2岁7个月~3岁幼儿体重、身高、头围、体质指数

 (Kaup 指数)的参考值 141

 喂养知识 143

 2岁7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143

 2岁8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147

 2岁9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149

 2岁10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152

 2岁11个月宝宝喂养要点 154

 3岁0月宝宝喂养要点 156

 护理宝宝须知 163

 家中养宠物时要防止宝宝被感染罹

 患传染病 163

 2~3岁宝宝要预防的意外伤害 163

 要避免玩具伤害宝宝 164

 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 164

 培养宝宝良好的坐姿 165

 智能体能发育 166

 体能、智能发育 166

 语言发展 167

 大动作发展 168

 精细运动发展规律 170

 认知能力发展 172

 社会性发展 174

 婴幼儿保健专家提示 176

 宝宝龋齿是怎么回事 176

 如何早期发现宝宝弱视和斜视 176

 宝宝弱视和斜视怎么办 177

 宝宝疝气是怎么回事 178

 宝宝被狗咬伤怎么办 178

 本年龄段宝宝预防接种有哪些 178

序言

每小时我国有2000名新生儿诞生。过去,一直以为新生儿是无所作为的,父母只要尽心喂养即可,而教育对这一年龄的孩子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但这一观点已被近二十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所否定。其实,喂养、教育等各种教养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段综合性历程,它承载着传授知识、培训技能、发现潜能及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研究证明,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感知觉系统正在迅速发展,并在比运动系统更发达的层次上发挥其机能。婴儿正是通过运动模式和感觉经验,在与特定的环境事件的联系中进行辨认学习,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感觉运动智能,而且早期的经验对其一生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国家、社会和家庭所重视。我国政府制定了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号召全社会为造就高素质人才而努力。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社会和家庭对婴幼儿教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孩子的营养、喂养得到极大提高,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认识到了早教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全国掀起了一股早教热潮。从1998年开始掀起的早教热潮,在这几年尤为兴盛。婴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将决定日后成长的众多重要方面,也决定了中国下一代的素质。因而教育在早期即向0~3岁婴幼儿延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遗憾的是,我们发现两类家长大量存在。一类是不懂也不管孩子教养的家长,他们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年轻父母,没有早期教养的意识。他们的父辈用传统的方法教养他们,现在时代发展了,他们却依然用最传统的方式养育自己的下一代。另一类是过分重视孩子教养的家长,他们多半是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父母,一心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拔苗助长、过度教养造成孩子超负荷所带来的各种隐患。

在中国,城市与农村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别,但是人们并不希望看到在教养上也存在着这种差距。应该做到让农村与城市的孩子有着公平的机遇。要做到这点,新的任务正摆在我们面前:0~3岁婴幼儿教养实践亟须科学理论的支持,又亟须合理实证的支撑,还需要积极在城乡推广。一句话,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婴幼儿教养方法。

究竟应该如何合理教育、科学喂养0~3岁的孩子?

从生理、心理发展来看,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正处于大脑重量的快速增长时段,大脑的构型与身体各部分功能的有机联系正在缜密增强和完善,尤其是功能方面向高层次及更深空间发展。在此阶段儿童在感觉、运动以及与此有关的技能掌握和进展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大脑综合功能的有序性发展已有相应的、可快速测查的客观标志。这些都为婴幼儿体能及心理的良好发展创建了必要的条件。而且,这个阶段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增长及功能的实现远较身体其他部位更快和更完善,从而为创建以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为中心导向的生理代谢模式提供必要条件。因而为满足婴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其提供和创建必要的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喂养及适龄保健就是其中的重要基础。

胎儿自出生直至幼儿期经历从流食到固体食物喂养等阶段,这段自然发展时段有其内在的因素和规律,如唾液腺及胃肠道腺体的发育,出牙,肝、胆、胰腺功能的成熟,肠道良性微生态的建立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等。遵循这个规律创建条件结合儿童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喂养及保健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为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功能成熟,协调和处理好这段时期的喂养、膳食调理工作以及维护能量及营养素供求间的稳定、平衡关系,是婴幼儿才智运用、健康发展及拓展潜能的关键所在。

胎儿出生后即通过自身感觉器官感受所获得的信息,在经过脑-中枢神经相应部位接收、整理、分析、投射至相关功能区并经过网络统合后,在已经取得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搜寻、对比,以找出过去环境中是否有同样的人或物体(或类似主体)的信息(刺激)记录,做出或不做出是否熟悉这一信息的相应反应。这种反应和应答也是在形体发育及运动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所有这一切都与这一时期大脑的快速增长和功能进一步成熟有密切关系,这种与环境交往、互动并借此增进认知、累积经验的过程被广义地理解为教育过程,根据婴幼儿生理特点而设计并开展的教育也就是早期教育。接受教育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本能,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则是充实智慧、开启儿童潜能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编写“春芽工程系列”丛书的期望。

我们希望通过本丛书,为社会公众建立一套可依循的跨学科的、全面的、客观的婴幼儿教养理论,建立一套易于操作实践的科学方法。在全社会的关心下,让婴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身心全面发展有益于社会、为国家创立功勋的人才。

本丛书具备如下特点。

1.让父母在实践中体会教养理论及其运用。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家早已列入日程,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将科学成果通过教育和实践转化为城乡居民自己的行为。为此,我们在书中提供了较多的实践操作指导,如婴儿的抚触、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自我评价等。

2.严谨科学的态度让家长有据可依。我们在本丛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严谨的数据及图表便于家长很好地操作和比对应用。这些数据都是我们在多种标准的数据中精心选择的,为了这些数据,专家委员会经过严谨的专题会议研讨。例如,为读者提供不同喂养方式下(母乳喂养及不确定喂养)婴幼儿各自参照应用的标准,以及为便于家长对营养失衡婴幼儿的营养健康状态做出一次性直接判读,借以区分及评价体重低下、发育迟缓、肥胖及消瘦等状况的相应数值。尤其是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评价,按照月龄结合中国婴幼儿特点详尽地做出判断的依据,为家庭自我评价提供适合我国儿童的可靠参数。

3.跨学科的科学教养指导手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来自保健、医疗、心理、营养、法律等各行各业的从事并关注下一代健康发展的优秀资深专家,专家们就各自的专业所长,以月龄为基础就婴幼儿整体发展态势,在形体增长、智能发展、营养保健等多方面讲述该月龄的特点及应注意事项,使读者获得该儿童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全面综合的知识信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指导。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除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外,还有:车廷菲、张静、牟龙、楼晓悦、强燕平、李微、何丹、丰怡欣、刘玲玲、赵献荣等老师,借此机会,谨致以诚挚谢意。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2011年夏

内容推荐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婴幼儿身心成长指南(13-36个月篇)》为“春芽工程系列”图书中的一册,为中国婴幼儿身心成长指南:13~36个月篇。

《中国婴幼儿身心成长指南(13-36个月篇)》丰富翔实的内容为新手父母和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13~36个月宝宝养育的各种问题的最权威、最全面的解决方案,本书所介绍的宝宝发育特点和养护方式都是从中国宝宝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编辑推荐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婴幼儿身心成长指南》为社会公众建立一套可依循的跨学科的、全面的、客观的婴幼儿教养理论,建立一套易于操作实践的科学方法。在全社会的关心下,让婴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身心全面发展有益于社会、为国家创立功勋的人才。

《中国婴幼儿身心成长指南(13-36个月篇)》为新手父母和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13~36个月宝宝养育的各种问题的最权威、最全面的解决方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