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孟德斯鸠著作导读(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艾克文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孟德斯鸠三部著作《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的导读汇编,重点是对《论法的精神》的导读。作者在书中指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存在着结构混乱问题,这种混乱与孟德斯鸠所要论述的“法的精神”这一主题存在内在缺陷密切相关,也与孟德斯鸠在写作上的宏观驾驭能力不足有关。这个问题还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形成过程和写作方式有关,需要我们到孟德斯鸠的生平、时代及其早期著作《波斯人信札》和《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去寻找答案。作者努力将专业性和普及性融合在书中,通过对孟德斯鸠著作的研读,为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提供一部了解、研究孟德斯鸠思想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艾克文,男,湖北咸宁人,江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及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撰写《论卢梭的政治哲学》《民主的后果与自由的条件——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霍布斯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兴起》等论文多篇,著有《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孟德斯鸠的生平与时代 第二章 《波斯人信札》导读 第三章 《罗马盛衰原因论》导读 第四章 《论法的精神》导读之一:基本内容 第五章 《论法的精神》导读之二:结构问题 第六章 《论法的精神》导读之三:法与法的精神 第七章 《论法的精神》导读之四:政体问题 第八章 《论法的精神》导读之五:自由问题 结语 附录:孟德斯鸠隽语录 参考书目 序言 本书是对18世纪法国著 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部主 要著作《波斯人信札》、《 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 的精神》所作的导读汇编。 之所以称之为“导读”,是因 为它最初设定的阅读对象, 是那些想读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没有去读这些著作的普通 读者,或者是那些虽然读过 但不得其门而入的初学者。 多年来,教育界的诸多有识 之士都在呼吁要引导学生多 读经典著作,我国也出版了 不少经典著作的导读,一些 高校还开设了类似的课程或 研讨班,这都是很可喜的现 象。然而,在实际中许多学 生对于所谓的经典还是抱着 敬而远之的态度。在这种情 况下,一个好的经典导读虽 然不能代替原著,但多少能 帮助他们了解原著,如果还 能激起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那就是意外之喜了。在各 方面资讯都非常发达的今天 ,想成为一部“好的”经典导 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 它不能满足于一种科普式的 介绍,还需要给读者提供一 些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比如 生动的叙述和独特的见解。 对此,笔者只能说会努力去 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本书其实也是笔者所作的孟 德斯鸠思想研究。我们都知 道,作为一位蜚声世界的思 想家,孟德斯鸠在我国享有 极高的知名度,他说过的许 多话(诸如“一切有权力的 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 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被人 们当成金科玉律引用,甚至 一些他没有说过的话也被划 归到他的名下,似乎单单孟 德斯鸠这个名字就可以为某 一说法的真理性背书。①孟 德斯鸠的著作在我国不断再 版,以《论法的精神》为例 ,仅在大陆就已有约二十个 中译本(其中绝大多数都是 近些年出版的),在这方面 能与其相媲美的西方政治学 著作(即使我们把范围扩大 到其他领域的著作)估计屈 指可数。我国的孟德斯鸠研 究从来没有成为过“热点”或 “显学”,它一直处于一种不 温不火的状态,由此造成的 一个结果是,虽然这些年来 学术界也提出了不少新观点 ,但大多数人对孟德斯鸠思 想的认识,还停留在他是三 权分立学说的创始人这一阶 段,而相当一部分的孟德斯 鸠研究,其实都是对这种观 点的展开说明。笔者并不是 说这种看法不对,但它显然 过于简单化,因为只要我们 读过《论法的精神》,就会 发现孟德斯鸠在该书中所论 述的主题是所谓的“法的精 神”,关于分权问题的论述 只占了书中很小的一部分。 那么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和 他的“法的精神”这一主题之 间是什么关系呢?再者,孟 德斯鸠对分权问题的论述应 该说是他的政体理论的一部 分,但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什 么样的关系呢?根据孟德斯 鸠对政体的君主、共和与专 制三分法,三权分立属于什 么类型的政体?它是一种现 实中存在的政体还是孟德斯 鸠心目中的理想政体?还有 ,一般认为,孟德斯鸠是以 英国的制度为蓝本提出三权 分立学说的,但当时英国的 制度是三权分立吗?如果不 是,那么,是孟德斯鸠误解 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还是我 们误解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呢 ? 这些问题在我国学术界 一直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 ,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显然 需要我们对《论法的精神》 一书的基本思想有一个整体 的把握。《论法的精神》的 基本思想是什么?这个问题 看似简单,答案却众说纷纭 。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 ,这主要与人们对于《论法 的精神》结构的认识相关。 自《论法的精神》问世之日 起,批评它思想混杂、结构 零乱及前后不一的声音就已 经有了,且一直经久不息直 至今日。虽然也有为之辩护 者,但他们基本上都只是“ 证明了”孟德斯鸠在该书中 有一个隐藏的一以贯之的思 想,而没有否认该书存在着 “表面上的混乱”。《论法的 精神》的结构问题也是本书 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笔 者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除了要弄清楚该书到底 说了什么以外,还要考察它 是怎样说的。这里所谓的“ 说了什么”指的是该书的主 题和基本思想,而“怎样说 的”既包括孟德斯鸠的论证 方式,也包括他的写作方式 和风格。显然,要想对这些 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 识,仅仅靠阅读《论法的精 神》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 必须了解孟德斯鸠的生平、 时代以及他早期的著作《波 斯人信札》和《罗马盛衰原 因论》。 …… 至于《罗马盛衰原因论 》,目前我们只有两个译本 。一个是婉玲译本,商务印 书馆1962年版,该译本后 面附有孟德斯鸠为《百科全 书》写的词条《论趣味》以 及苏联学者巴士金的《沙利 ·路易·孟德斯鸠》一文;另 一个是许明龙译本,商务印 书馆2016年版,该译本后 面附有《有关〈罗马盛衰原 因论〉的资料》和孟德斯鸠 的《论罗马人的宗教政策》 ,其中《有关〈罗马盛衰原 因论〉的资料》全部来自孟 德斯鸠的《随想录》,而《 论罗马人的宗教政策》是孟 德斯鸠早年写的一篇论文, 在他生前并未出版。这两个 译本在文字表达风格上虽有 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做到了 简洁流畅,它们最大的区别 是后者将一些专有名词换成 了现代较为通行的说法,如 “庇鲁斯”换成了“皮洛士”, “提贝留司”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