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着古人去赏花(藏在诗词名画中的四时花令)
分类
作者 石继航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十二月花令为纲,精选700首古代花草诗篇、1200个历史典故,以淡雅飘逸又富含趣味的笔调,解读了花草在诗词戏曲中传递的悲喜忧欢,讲述了古人与它们情感交织的故事。
书中还配有114幅古人画作,诗情画意、趣事逸闻与四季花卉融合辉映,令人赏心悦目。
翻开这本书,读者得以读古诗、品名画、赏佳卉,读懂24种花令,体悟每种花的情态和背后蕴含的意趣,玩味花与四季之美。
目录
正月花令 兰蕙芬 迎春初放
一 映水兰花雨发香
自有幽香似德人
空谷佳人宜结伴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兰草堪同隐者心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二 迎得春来非自足
莫作蔓菁花眼看
带雪冲寒折嫩黄
二月花令 桃始夭 杏花出 梨花溶
三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意融融的桃花
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的仙隐情结
桃花乱落如红雨——红颜薄命的感伤
轻薄桃花逐水流——有关桃花的风言风语
万树桃花映小楼
四 一枝红杏出墙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
最含情处出墙头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五 梨花满地不开门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梨花一枝春带雨
三月花令 杨花入水 海棠睡 丁香结
六 溶溶春水杨花梦
风起杨花愁杀人
凌乱杨花扑绣帘
随风命似佳人薄
唯有杨花独爱风
七 睡雨海棠犹倚醉
风软蝶衣乱,海棠春睡迟
莫恨无香,最怜有韵,天然情致
东风吹绽海棠开,香麝满楼台
八 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丁香花发一低徊
四月花令 牡丹王 芍药相于阶 杜鹃归 玫瑰香 蔷薇蔓\t荼蘼留梦
九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王也曾历贫寒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牡丹最佳诗
不语还应彼此知——才女牡丹诗
独立人间第一香——晚唐牡丹诗
不成一事又空枝——对牡丹的非议
十 有情芍药含春泪
扬州帘卷东风里
好为花王作花相
尚留芍药殿春风
十一 泪血染成红杜鹃
杜鹃花时夭艳然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十二 嘉名谁赠作玫瑰
风流各自胭脂格
细揉花片配糖霜
十三 蔷薇风细一帘香
满架蔷薇一院香
东风且伴蔷薇住
十四 开到荼蘼花事了
睡足酴醿梦亦香
谢了荼蘼春事休
五月花令 榴花照眼
十五 五月榴花照眼明
移得珊瑚汉苑栽
石榴半吐红巾蹙
开时又不藉春风
嚼破水晶千万粒
六月花令 茉莉来宾 菡萏为莲
十六 茉莉天姿如丽人
远从佛国到中华
玉骨冰肌耐暑天
花向美人头上开
十七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五谷之实,兼百花之长
若耶溪傍采莲女(角色之一:小家碧玉)
莲心知为谁苦(角色之二:苦情女子)
脸腻香熏似有情(角色之三:绝代佳人)
莲叶舟中太乙仙(角色之四:仙佛之宝)
制芰荷以为衣兮(角色之五:花中君子)
七月花令 紫薇浸月
十八 月钩初上紫薇花
薄薄嫩肤搔鸟爪
岂要移根上苑栽
紫薇长放半年花
八月花令 桂花香飘
十九 冷露无声湿桂花
桂花吹断月中香——桂花的云外天香
折桂一枝先许我——蟾宫折桂的喻义
自是花中第一流
九月花令 菊有英
二十 菊花须插满头归
宁可抱香枝头老——菊花的节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的隐者形象
人比黄花瘦——菊花残,满地伤
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的冲天杀气
黄花白发相牵挽——留住最后的美好
十月花令 月季独放
二十一 天下风流月季花
天教月月常新
一年长占四时春
十一月花令 山茶灼
二十二 山茶相对阿谁栽
九月茶花满路开
冰雪纷纭真性在
唯有山茶偏耐久
铅华占得杨家女
宫粉妆成雪里花
拙政园内山茶花
十二月花令 水仙负冰 梅花绽
二十三 夜凉弹醒水仙花
得水能仙天与奇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想瑶台,无语凄凉
二十四 一生知己是梅花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人笔下的梅花
才有梅花便不同——为梅痴狂的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梅和雪的话题
玉人浴出新妆洗——才女咏梅诗
白梅懒赋赋红梅 ——后来居上的红梅
后记 红尘辗转,我待花开
序言
花能解语,月可寄情
又将面临几个月的北方冬日,灰云如絮,雾霭沉沉

这样的日子,心情很容易像郊原里的黄土一般冰冷
枯寂。然而,叶子黄时,我们应该想到绿。
古人为破解冬日孤闷,有《九九消寒图》一说。明
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曾提到:“日冬至,画素梅一
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
矣。”意思是说画梅花一枝,共八十一瓣,自冬至日起
,每天染红一瓣,这样全染完就过了整整八十一日,不
知不觉已是冬尽春来、花开草萌之时了。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冬天日历。梅可自己画,不会
画也不打紧,当时就有刻印好的梅瓣图售卖,一如现下
流行的十字绣。
受此启发,我决定也蜷缩进自己的小屋,在昏黄的
灯光下翻一翻故纸堆,找一找古典诗词中的妖娆百花。
书中自有花如锦,随心拾缀,如观“万美人尽临妆镜”
,寂寥索寞,一时或忘。
百花有情志,所谓“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
也;狂风连雨,烈焰浓寒,花之夕也;檀唇烘日,媚体
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
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
花之醒也”。
百花有姿态:牡丹雍容,富贵之态;莲花高洁,君
子之态;菊花淡雅,隐士之态;梅花凌寒,节烈之态;
桃花明艳,丽人之态;海棠妩媚,贵妃之态……又有山
茶鲜妍,瑞香芬烈,玫瑰旖旎,水仙清绝……更有梨花
瘦,玉簪寒,丁香愁,杏花娇……
坡仙曾感慨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而赏花无诗,亦不免让人遗憾。“琴
棋书画诗酒花”,历来被称为风雅之事,宋人汪元量曾
写道:“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
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对花对酒,虽为赏心乐事,但有道是“茗赏者上也
,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若夫内酒越茶及一切庸秽
凡俗之语,此花神之深恶痛斥者,宁闭口枯坐,勿遭花
恼可也”。所以,“酒”和“花”挨在一起,恐怕没有
“诗”和“花”靠在一起更令花神快意。“主人好事能
诗”,乃是“花快意”凡十四条之一。
对花可解语,对月可寄情。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
明月即忘贫。踏不尽的是桃蹊李径,绝不了的是惜花心
性。又闻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来寻万首佳句,博
百花春风一笑。
书评(媒体评论)
《中华好诗词》冠军、《中国诗词大会》诗词
达人石继航
重磅经典作品
一场由古人引领的花卉盛宴,陪你赏尽关于花
的最美古诗词画
寻芳千年诗词,趣谈四时花事:
花:24种时令花卉
诗:700首古诗词
画:114幅古画名作
事:1200个历史典故、名人趣事
赠送精美《九九消寒图》
花姿·花语·花事 唯美·实用·有趣
探寻花令背后的意蕴,再现古代生活图景
花历,最早始于夏朝,依各种花的开落以定岁
时。通常按月份述之,又称“花月令”。本书脱胎
于明代程羽文的《清闲供·花历》,并据现代气候
和人们的认知习惯加以调整。
★ 春去春又回,花落花再开,在四季变迁中
趣赏万紫千红。
★ 在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以下知识:
——每个月的代表花令是什么?
——花的绰号有哪些来历?
——各种花的文学意象是什么?
——才子佳人们关于花发生了哪些趣事?
——花寓涵了何种政治意味?
★ 赏心悦目人间花,浓妆淡抹总相宜。花不
仅美,还有各种寓意、情态。下面撷取书中一些关
于花的趣事以飨读者:
1)桃花:
相传仙人吕洞宾有诗道:“曾随刘阮醉桃源,
未省人间欠酒钱。”初唐的宫庭诗人作了一组《桃
花行》诗,就引用了上述典故,讲桃花的“仙味”

2)杏花:
“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是说
牡丹中的极品如“姚黄魏紫”之类,虽然富贵艳丽
,却没有杏花娇小妩媚的感觉。依宋人的审美观,
牡丹未免有些夯笨了。
3)海棠:
杜甫写诗甚多,却没有写过海棠。宋人王禹偁
猜测杜甫母亲闺名海棠,为避讳而不题咏。故而苏
轼曰:“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
4)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事实
上,正是武则天的喜爱让牡丹繁盛于京都。只是后
人乱嚼舌头,牡丹才从伴驾之花变成流放之囚了。
5)芍药: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韩愈
是儒教的忠实信徒,常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但他居然在芍药花前醉倒,是因为对芍药太过喜爱
了吧。
6)荼蘼:
“开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正像暮春的荼蘼,
是宝玉的“那些花儿”中最后伴在他身边的。宝玉
隐隐有所领悟,这才皱眉藏签。
7)荷花:
传说,吴亡后西施被沉于湖中而死——“肠断
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那一朵朵生于污
泥之中却美若仙子的荷花,正是西子的精魂所化。
精彩页
二十三 夜凉弹醒水仙花
写此文时,已是腊月十四。清嘉庆时进士李仙福有诗曰:“凌波仙子态娟娟,瓷斗亲携相对看。偶向花前弄花影,满窗风雪不知寒。”
在黄土漫漫、冰封大地的北方,群芳百卉之中,春节时能给人带来喜气和香气的也只有水仙花了。踏雪寻梅?可知梅花不是何地都有,雪也不是何时都有的,“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大多数时候只能存在于诗中画里,好多人是无缘亲见的。而水仙却不同,只要一盂清水,她便能留在你的几案上,以她淡雅的香气伴着你走过这花事最寂寞的时候。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有诗道:“夕窗明莹不容尘,白石寒泉供此身。一派青阳消未得,夜香深护读书人。”
得水能仙天与奇
前面说过,宋人曾以杜诗中无咏海棠之作而遗憾,那说到水仙,更是委屈了,翻遍《全唐诗》,竟无一首咏水仙花。有人说:不对,李商隐不是有“水仙欲上鲤鱼去 , 一夜芙蓉红泪多”之句吗?殊不知,这里的“水仙”不是指水仙花,而是暗用《列仙传》中琴高的典故。相传琴高是战国时赵人,会道术,曾“乘赤鲤来”“留一月余,复入水去”。所以,唐诗中是没有真正出现过水仙花的形象的。原因是唐代时人们还没有广泛种植、欣赏水仙这种花,既然见都没见过,何来题咏?直到五代时的陈抟,才写下第一首咏水仙花的诗。
虽然明代文震亨曾在《长物志》中说:“水仙,六朝人呼为雅蒜。”但明代的好多书中所载往往是道听途说,不能当作考据的依据。水仙走入古典诗词还是宋代的事儿。
宋代的著名诗人中,最早酷爱水仙的是黄庭坚。杨万里后来戏称黄庭坚为水仙“本家”,正是因为黄庭坚首先写了不少咏水仙的好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中的这一首尤为出色: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
黄庭坚看来是一生痴爱水仙,他还有一首著名的水仙诗: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从此,水仙又多了一个雅号——“凌波仙子”。诗中所谓“山矾是弟梅是兄”,是说冬日能开花的也就是山矾(生长于浙江和江西的一种植物)和梅花了。而且,水仙和其他冬日中的花不同,开头就说过,她可以直接来到我们的窗前几上。对此,清康熙皇帝有诗道:“群花只在轩窗外,那得移来几案间。”(《见案头水仙花偶作》)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刘克庄有诗:“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不用泥土,只要清水供养就能开花,这是水仙花最突出的特色。因此,水仙花在群芳百卉之中显得格外清高孤洁。杨万里有两首《水仙花》诗:
其一曰: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其二曰: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
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第一首将水仙花真正擢升到了“仙卉”的地位,水仙这样高雅的仙子,是不会沾上尘世的泥沼的,所以她即便落到凡间,也只借清水为驻足之地。第二首写水仙清绝之态:她开于冬日,长于水中,这“雪宫”“水殿”里的风采,着实令人倾慕。元代杨载有诗:“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的确,水仙的高洁似配以天宫仙境才得称意。
咏水仙的诗虽不少,但几乎都脱不开“水”和“仙”二字。读水仙诗,我们先看这样几个典故:
一、洛浦凌波女(洛神)
《淮南子》记载,洛神是伏羲氏之女,嫁与河伯为妻,但河伯搞婚外情,与水族女神私通。洛神“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找了老婆(嫦娥)跑了的后羿当情人。于是河伯与后羿打起架来,一直搞到天庭。天帝震怒,将洛神贬落凡间。
相传后来洛神化身甄宓,还是老脾气,又和曹丕、曹植演出一场哀婉的爱情故事。曹植写过一篇名垂文学史的《洛神赋》,这篇赋在文坛的影响实在太大,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之类的句子,是旧时读书人再熟悉不过的了。
因为洛神是著名的水中仙子,所以咏水仙时,经常以洛神为喻。南宋楼钥咏水仙诗道:
品格雅称仙子态,精神疑着道家黄。宓妃漫诧凌波步,汉殿徒翻半额妆。
这里的宓妃,就是指化身甄宓的洛神;而凌波步,是引于《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所谓“道家黄”,是指水仙花蕊为黄色,像是女道士打扮(下首诗中的“瑶坛夜静黄冠湿”,意同)。
明代的诗人、剧作家梁辰鱼有一首《咏水仙花》:
幽花开处月微芒,秋水凝神暗淡妆。绕砌露浓空见影,隔帘风细但闻香。
瑶坛夜静黄冠湿,小洞秋深玉佩凉。一段凌波堪画处,至今词赋忆陈王。
诗中也是引用了“陈王”(曹植)爱慕宓妃的典故,看来把水仙比作化身洛神的甄宓是诗家常用手法。“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在《冷艳幽香图》上题诗道:“金相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6: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