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左宗棠/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尤学工//翟士航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他一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又主持平定陕甘、从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维护了国家统一与完整。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年于光绪七年(1881)九月出任两江总督。十年(1884)七月,法国侵略者袭击福建马尾军港,炮轰福建船政局,同时骚扰台湾。清廷对法宣战,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十月,左宗棠抵达福州,东渡台湾,为抵抗法国侵略做出贡献。光绪十一年(1885)七月二十七日,病逝于福州任上,临终遗折:“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该书以孤寒发愤、失意科场、湘舟夜话、两入戎幕、独当一面、开创船政、经略陕甘、海塞并重、筹谋西征、先南后北、壮士长歌、主掌南洋、督师抗法等十三个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作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左宗棠的一生。 目录 导读 孤寒发愤 失意科场 湘舟夜话 两入戎幕 独当一面 初创船政 经略陕甘 海塞并重 筹谋西征 先北后南 壮士长歌 督师抗法 左宗棠生平简表 序言 孔子周游列国,创立儒 家学说;张骞出使西域,开 辟丝绸之路;书圣王羲之, 留下了曲水流觞的佳话;诗 仙李白,写下了“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的名篇; 王安石为纠正时弊,推行变 法;李时珍广集博采,躬亲 实践,编撰医药学名著《本 草纲目》…… 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 有的是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 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对后世 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思想家、 政治家,有的是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发挥过 重大作用的文学家、艺术家 、科学家,有的是为国家安 定统一、民族融合团结和中 外文化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 的军事家、外交家……他们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 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行为 事迹、风范品格为当世楷模 ,并垂范后世。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贤 人物。他们的思想、品德、 事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结晶;他们的故事,是对 中华民族的禀赋、特点和气 质最生动、最鲜活的阐释; 他们的名字,在五千年中华 文明史上最为光彩夺目;他 们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 了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 为了解先贤,走近先贤 ,我们精心组织编写了这套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丛 书,以翔实可靠的史料为依 据,细腻动人的故事为载体 ,真实地呈现中华先贤人物 的事迹、品格和精神风貌, 彰显他们的贡献和功绩,激 发人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崇敬。开卷有益,期 待这套丛书成为你的良师益 友。 导语 左宗棠,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造船厂,后来,又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等。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浩罕政权将领阿古柏入侵新疆,左宗棠毅然承担起收复新疆的重任,最终迫使沙俄归还了伊犁地区。左宗棠始终怀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一直力图为多灾多难的国家找到一条出路,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尊严而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与力量,不愧民族英雄之称。本书以详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以细腻动人的故事为载体,真实地呈现其事迹、品格和精神风貌。 精彩页 孤寒发愤 清嘉庆十七年(1812)十月初七,左宗棠出生在湖南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今金龙乡新光村)的一户耕读之家。他的祖父左人锦曾是一名国子监生,父亲左观澜也考中了秀才,但始终没能更进一步。由于家里仅有祖先传下的数十亩薄田,不足以供养十口之家,左观澜只得终年在外开馆授徒。塾师的收入微薄,平时仅能维持温饱,遇到荒年,物价高涨,买不起粮食,左宗棠的母亲余夫人就只得用糠屑做饼给家人充饥。 在这样的贫寒境况中成长,左宗棠自小颇为懂事。一次,祖父带他到宅后山上采栗子,他采到栗子后,自己先不吃,而是带回家后分给哥哥和姐姐。左人锦看到小孙子懂得礼让、分配公允,非常高兴,认为将来他必定会光大门楣。 左宗棠四岁时,左家迁到长沙城内,左观澜在左氏祠中开馆授徒。左宗棠和哥哥左宗棫、左宗植一起开始随父亲读书。最初,父亲只是让小宗棠在一边旁听,但两个哥哥诵读的书,小宗棠往往能默记在心。一天,左观澜给左宗棫、左宗植讲授《井上有李》这篇文章,读到“昔之勇士亡于二桃,今之廉士生于二李”一句,向他们提问“二李”典故的出处。没想到他话音刚落,左宗棠就抢答道:“出于古诗《梁父吟》。”左观澜很惊奇,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小宗棠得意地说:“这是孩儿平日听两位兄长诵读时记住的。”左观澜心中暗喜:这个小儿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于是开始正式教他读《论语》《孟子》。 到了八岁,左宗棠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作应举的八股文。左观澜自己只考中秀才,常因不得志而郁郁寡欢,所以把科考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左宗棠的教育抓得很严。尽管日复一日的作文训练相当单调,但左宗棠凭借过人的领悟力和勤奋的练习,进步的速度很快。每写成一篇满意的八股文章,他常常得意地向书塾的同学展示,并毫不谦虚地自我夸赞一番。久而久之,同学们都熟悉了他这种自负的派头,也不以为意。 经书之外,左宗棠也兼读史书、诗歌、古文。他非常仰慕史书中有大气节、成大事业的英雄人物,将这些人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不止一次地向朋友表示,纵使出身寒素,自己也要磨砺节操、成就一番伟业,言语间,仿佛天下事无不可为。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转眼间左宗棠已经十五岁了。前一年,他初次参加童子试,顺利通过,今年该去长沙府参加府试了。在府试中,左宗棠发挥稳定,文章写得很出彩。主持考试的长沙知府张锡谦对他的文章啧啧称奇,将其评为第二名,还亲自召见了左宗棠,以表勉励。 顺利通过府试后,左宗棠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院试,以正式取得秀才身份。不料此时母亲余夫人却突患重病,他要回家照顾,只得放弃了这次考试机会。尽管左宗棠殷勤侍候,但不久后余夫人还是因病去世了。按照当时的礼仪,左宗棠需要为母亲守孝三年。孰料母亲的守孝期还未结束,父亲左观澜也在道光十年(1830)的正月十八日病故。父母亲的接连去世,加上此前长兄宗棫的英年早逝,使他倍感哀痛。在长达六年的守孝期中,他化悲痛为动力,读书更加勤勉。很快,家里的藏书都被左宗棠读遍,精力正旺盛的他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时常外出借书、购书来读。 道光九年(1829),左宗棠曾从长沙书肆中购得一本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是一本专门记载山川险要、战守机宜的书籍,有很强的经世致用色彩,与左宗棠从前所读的义理经书迥然不同,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使他眼界大开。左宗棠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反复研读,直至对书中内容了如指掌方才罢休。很快,他又买来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召南所著《水道提纲》等书,朝夕钻研,分类抄录,有所心得,便随手做笔记。不久,哥哥宗植又为他带来一本刚出版不久的《皇朝经世文编》,这部一百二十卷的巨著由当时的著名学者贺长龄与魏源等人编纂,内容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奏疏、文章,正合左宗棠的心意。他反复阅读,随手批点,很快每页都有他留下的细密笔记和圈点符号。有些人见左宗棠如此热衷读“闲书”“杂书”,嘲笑他尽做对科举无用的事情,是白费功夫。但左宗棠并不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更加勤勉地研读经世书籍。 道光十年(1830)冬的一天,前江苏布政使、著名的经世派学者贺长龄正在长沙居所的书房中读书。不久前,因母亲年老多病,他辞官归乡养亲。忽然,家中的仆人禀告,说有一位大约十七八岁的左姓青年前来求见。贺长龄略感意外——自己平素往来的亲友中并无此人,来者所为何事呢?捋须略一沉吟,他吩咐仆人带少年进来。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