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同情是一种特殊的、拥有内在丰富性的认同与接纳,其具有情感、认知和行动三个向度。在这三个向度中,同情具有不同的角色、价值基点和追求。鉴于同情与他者化的根本对立性,以及同情包含着的丰富功能属性和一定的行动节奏,同情便具备了超越他者化的可能性。“以同情的态度行教育、用同情的方式育同情”是同情性教育的应有之义,其开展过程便是一个不断消减他者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 武秀霞,女,1984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基础教育、道德教育。在《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优选教育展望》《学前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言他者化·同情·教育 第一章他者化:教育中的隐疾与误区 一、他者化与他者化教育 (一)他者化:一种趋向于与自我无涉的价值立场与样态 (二)何谓“他者化教育” 二、合理的教育与“他者化教育”的价值区隔 (一)合理的教育引导和交往及其边界 (二)“他者化教育”的价值偏失及其表现 (三)晦暗的存在之感与物化的生存之状:对他者化的总体评判 三、他者化能否避免——对教育的他者化与非他者化的说明 第二章同情:他者化的一种理念 一、同情:一种拥有丰富内在的、特殊的认同与接纳 (一)同情的一般理解及其转义 (二)一体多面:同情“面貌”的复杂性及其呈现 (三)彰显同情特征的几个关键点 二、同情的三个向度及其价值指向 (一)情感向度的同情:关爱的情感——共鸣 (二)认知与理解向度的同情:由人及“我”、推已及人的态度——同情性理解 (三)行动与交往向度的同情:互动关系、意义分享、助益性行动——生命共振 三、同情的超越性及其现实意义:对“他者化教育”的回应 (一)同情的超越意向:对人之关系感与存在之感的“纠正” (二)同情的力量:在实践意义上彰显人的关系性、实现个体生命空间的拓展 (三)同情的现实意义:对几种教育困境的解围 第三章同情性教育:他者化教育之解围 一、同情:教育应展现的精神品性 (一)教育的特殊性与本真性 (二)同情与教育之间的通达 (三)让教育实践“走进”同情 二、同情性教育:一种富含同情精神、追求同情品质的教育 (一)同情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相关范畴 (二)维持关系中的平衡:同情性教育的精神基调 三、教育者应有的同情立场 (一)有交换的关系立场 (二)有伦理关怀的旁观者立场 (三)有边界的助益立场 (四)有开放、有接纳的主体立场 第四章找寻失落的同情:同情性教育的实现 一、被遮蔽的同情与教育自我的失落 (一)无边界的教育限制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丧失 (二)知识、思维对情感、经历、体验的剥离与儿童自我内在感受的失落 (三)空有其表的姿态性交往与真正的关心、理解的遮蔽 二、同情性教育的实践诉求 (一)教育场景:情感、认知、理解、体验、想象、表达的生态融合 (二)教育关系:以平等为基础的关系氛围及关系力量的发挥 (三)教育交往:非暴力性的沟通与交流 (四)教育参与者:“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及其身体力行 三、同情性教育的实践诠释: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例 (一)用爱浇灌心灵: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 (二)情感修养:儿童表现同情之心的“幼芽” (三)把儿童引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世界中去:让儿童心中有他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