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记导读/历史与文化系列/学术近知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史记》研究和学习的入门教程,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史记》通论,吸收了《史记》研究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全面评介《史记》的作者、全书内容、体制,揭示《史记》产生的背景、《史记》的创作宗旨与价值、《史记》的流传与影响,高度概括历代的《史记》研究,尤其是当代的《史记》研究,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学术论著。下编精选《史记》名篇,五体皆备,充分展示《史记》文本的特点。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课程教材,又可以作为广大文史爱好者学习研修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何梅琴,女,1964年生,平顶山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学名师,在高校从教38年。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会长。担任河南省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河南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特色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史记典故讲读》负责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唐诗与中州文化》负责人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曾主编出版《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等著作7部。
目录
上编 《史记》通论
第一章 《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汉武盛世
二、史官世家
三、多彩的人生
四、继任太史令潜心修史
五、遭李陵祸而发愤著书
第二章 《史记》的创作宗旨
一、究天人之际
二、通古今之变
三、成一家之言
第三章 《史记》体制
一、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
二、宏大的五体结构
三、互见法
四、太史公曰
第四章 创立纪传体通史
一、纪传体通史的特点
二、通变的历史内容
三、司马迁的历史观
四、史家之绝唱
第五章 创立传记文学
一、《史记》的写人艺术
二、司马迁的文学观
三、《史记》与中国文学
四、无韵之《离骚》
第六章 《史记》的语言成就
一、典范的叙事散文语言
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三、对民间语言的吸收与提炼
四、各色语言的技巧
五、雄健峻洁婉曲的语言风格
第七章 《史记》的进步思想
一、开明的政治思想
二、富国利民的经济思想
三、民族一统思想
第八章 历代的《史记》研究
一、汉唐时期的《史记》研究
二、宋元明清及近代的《史记》研究
三、现当代的《史记》研究
第九章 《史记》版本
一、宋代以前的古钞本
二、三家注刻本
三、《史记》评林本
四、《史记》百衲本
五、《史记》的通行版本
第十章 《史记》在国外的流传与影响
一、《史记》在国外的流传
二、司马迁与希罗多德和普鲁塔克
三、司马迁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下编 《史记》选读
一 十二本纪选讲
五帝本纪(节选)
秦始皇本纪(节选)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节选)
二 十表选讲
六国年表序
秦楚之际月表序
三 八书选讲
河渠书
四 三十世家选讲
越王勾践世家(节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节自《赵世家》)
外戚世家序(节自《外戚世家》)
留侯世家(节选)
五 七十列传选讲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田单列传
屈原列传(节自《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荆轲列传(节自《刺客列传》)
李将军列传
循吏列传(节选)
酷吏列传序(节自《酷吏列传》)
游侠列传序(节自《游侠列传》)
滑稽列传(节选)
太史公自序(节选)
序言
《史记》是中国古典文
史名著,一部国学精品根柢
书,可以说是人人必读之书
。20世纪初,倡导新史学的
思想大家梁启超十分推崇《
史记》。后来他走上讲堂就
曾向学生宣讲过《史记》,
并倡言大学课堂应有《史记
》的一席之地。20世纪30
年代,陈垣大师开设“中国
历史名著选讲”,即后来的
《中国历史文选》课,《史
记》是一部重要的讲读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
记》研究步入黄金时代,研
究队伍迅猛发展,研究成果
以加速度的趋势递增。据不
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至
2020年,四十年间,全国
报刊发表《史记》论文
6000余篇,出版《史记》
论著200余部,论文、论著
作者达1400余人,真是盛
况空前。全国有十多所高校
开设了《史记》课,有的高
校还成立了《史记》研究室
,培养《史记》研究生。例
如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
研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
研究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
就培养了多位《史记》研究
博士生;这一期间,北京师
范大学文学院也培养了多位
《史记》研究博士生。在如
此形势下,却没有一本通用
的《史记》课教材。若干高
校开设《史记》课,大体均
采用开课教师的个人论著,
或选讲若干《史记》篇目,
百花齐放,没有规范,这一
现状,必须改变。
2001年4月,全国三十余
所高校和研究单位五十余位
《史记》研究学者在无锡江
南大学聚会,成立了中国史
记研究会,加强了《史记》
研究学者之间的交流,有力
地推动了《史记》研究的发
展。同时,规范《史记》课
教学,协作编写一部《史记
》课的通用教材提上议事日
程。于是在成立大会上由中
国史记研究会发起组织,在
2002年推出了普通高校专
修课选修教材,题名《史记
教程》,于2003年在华文
出版社推出。该书署名中国
史记研究会编,有十多所高
校教师协作,编委20余人,
笔者受学会委托为组织策划
,制定提纲,审读定稿,是
为第一版,只有通论,没有
选文。2011年,进行修订
,分设上下两编,上编通论
,下编文选,由商务印书馆
推出,是为第二版。平顶山
学院文学院何梅琴教授,当
年还是一位青年教师,积极
参与编写,持续不断地在平
顶山学院开设《史记》专修
课,既有文学院学生的《史
记》研究课,又有面向全校
开设的《史记》导读通识课
。二十年来不间断,她一个
人使用两版《史记教程》四
千余册,说明她一人就培养
了四千多位高校本科生专修
了《史记》,对《史记》的
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何梅
琴教授现今是中国史记研究
会常务理事,她仍孜孜致力
于《史记》专修课教学,精
神可嘉。何梅琴教授致函笔
者,询问由她再一次修订《
史记教程》列入平顶山学院
专修课教材规划,同时有两
位后起之秀博士老师,平顶
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孙振杰
博士与赵婕博士参与写作,
共同从事《史记》教学,可
以说平顶山学院对《史记》
的推广后继有人,欣欣向荣
,这是一件使人欣慰的事。
笔者十分高兴地回函何梅琴
教授,欢迎她再次修订《史
记教程》,更名为《<史记
>导读》,对内容做了较大
调整。笔者所出《史记》论
著提供何梅琴教授参考采录
,最后定稿仍由笔者过目,
保留组织策划名义于编委会
。编委会也有较大调整,长
期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保留
其中。何梅琴教授索序于笔
者,趁此把此书的缘起、修
订过程及题名如上作一交代

今本《<史记>导读》仍
作上下编结构,上编为“《
史记》通论”,共十章;下
编为“《史记》选读”选文25
篇,五体皆备,充分体现《
史记》特点。这部教材,经
过反复锤炼,应该说是一部
较好的教材和可资阅读的好
书。
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有
争鸣,有争鸣才能不断地探
索与开拓。因此,许多学术
观点是不可能统一的。例如
司马迁的生年就有王国维和
郭沫若两大家考证的不同观
点,《史记》研究界习惯称
王说、郭说。再如司马迁的
历史观,有人说是朴素唯物
史观,有人说是唯心史观,
或二元论史观;司马迁的天
命观,有人说司马迁不信天
命,有人说司马迁时而相信
、时而否定。如此等等,不
一而足。但一部通用教材,
不是百家争鸣的阵地,它要
选取一个主流的说法,才能
有条理地叙述。本书对争鸣
的问题,对《史记》疑案,
不做讨论,涉及了的只取主
流说法。交代这一点,便于
各位教师在采用本教材时,
对于争论问题,可以在课堂
上自由发挥,可以对本教材
提出商榷,这是很正常的。
也就是说,持不同观点的教
师,不会受本教材论述的局
限,这一点高校学生,以及
广大读者也自然理解。
下面按扉页编委会列名
的全书作者顺序,括注参编
作者的单位,表达本书团队
协作的精神。主编何梅琴教
授、副主编孙振杰副教授(
河南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组织策划张大可教授(中央
社会主义学院)。编委共十
五人,另十二人:马宝记教
授(河南许昌学院)、邓瑞
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
学院)、张新科教授(陕西
师范大学文学院)、陈曦教
授(国防大学)、吕幼樵教
授(贵州师范大学)、杨宁
宁教授(广西民族大学)、
杨波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