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石,是自然山水的脊梁和骨架,也是人造园林中处处离不开的。苏州是园林之城,而富有自然神韵的奇石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同时,在赏石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明代时,以苏州为中心的文人赏石、精致赏石就盛极一时,传统赏石在苏州具有很深的基础。本书精选最具代表性的石,以美图+文字的形式进行科普,讲述关于石的人文故事和科学意义,带领读者识石、赏石、品石。长知识,增见识。 目录 山上的石 万笏朝天 龙门一线天 马石山“金钉子” 林屋山洞 莲花峰 明月坡 归云洞 云梯一线天 花冠石 乌龟望太湖 吴中仙坪 板壁峰 十二生肖石 花石纲采石遗址 叠石通天 四世同堂 牛背石臼猫石 试剑石 千人石 朱买臣读书台 文殊岩 玉笋峰 真假山 天平石桌 花卷石 钙华瀑 剑门 园里的石 瑞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留园) 岫云峰 寒碧庄十二峰 湖石假山 五峰石 元代湖石假山群 黄石假山 屏风三叠 东安中峰 缀云峰 联璧峰 廉石 瑞石 老人峰 庆云峰 燕园假山 沁雪石 卷云石 望海峰 簪云峰 侍儿峰 玉玲珑 玲珑石 一池三石 房里的石 昆石 大理石天然画 磐玉石 网师园供石 拙政园摆石 怡园摆石 水石盆景 奇石欣赏 太湖水石 文人清供 序言 石,是自然山水的脊梁 和骨架,它从远古走来,向 人类诉说着曾经的磨砺与沧 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苏州的山,无法与泰山 、黄山等名山比高低,最高 的穹窿山主峰,海拔不过 341米;但苏州山水的灵秀 ,与苏州深厚的自然人文底 蕴相得益彰。 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留 下了太湖地区最古老的山脉 岩层和极具天斧神镂之巧的 昆石。3亿年前的石炭纪, 留下了“天下第一洞”林屋洞 等喀斯特地貌和瘦、漏、皱 、透的美丽太湖石。1亿多 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早期 ,不仅留下了古朴沧桑的金 山石,那场天翻地覆的燕山 造山运动,还构成了灵岩山 、天平山、天池山、金山、 狮子山等著名的苏州花岗岩 体以及观山的高岭土矿床。 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 丘山也是燕山期的产物,至 今保留了地壳构造活动的很 多遗迹,如千人石、剑池等 次火山岩体。可以说,苏州 的石反映了苏州地质地貌从 洪荒时代到人间天堂的演变 过程。 石,也是苏州同林中处 处离不开的。富有自然神韵 的假山石是苏州园林的灵魂 ,其中产自洞庭西山的太湖 石独得造园匠师和文人雅士 的垂爱。时至今日,在狮子 林、留园等古典园林里,仍 然能观赏到湖石奇峰神采玲 珑、嶙峋多姿的风彩。产自 苏州尧峰山的黄石因其“黄 而带青,质而近古,有黄子 久(黄公望)之风轨”的特质 ,也备受推崇。太湖石与黄 石,恰似一幅双面绣。太湖 石,玲珑秀美,含蓄内敛; 黄石,质朴阳刚,进取担当 。这代表了苏州人的性格和 形象。也是吴文化底蕴最自 然的表达形态。 山无石不奇,园无石不 秀,室无石不雅。明文震亨 《长物志》中“石头使用指 南”俯拾皆是:“安家最妙之 处在山水之间;台阶最好以 太湖石叠成涩浪;卧室外的 庭院花木不宜多,但花木旁 一定要用灵璧石或英石为伴 ……” “石不能言最可人。”(宋 陆游《闲居自述》)我们编 撰出版的《苏州长物·石》 口袋书,精选苏州最具代表 性的石,如苏州山上的奇石 ,苏州园林里的各大假山、 名石等,讲述关于石的人文 故事和科学意义,带领读者 识石、赏石、品石、爱石。 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