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名师评述名师教学的书并附有名师教学的课堂实录,兼具思想性和实用性。该书基于课堂这一教育现场,对王崧舟、张祖庆、丁慈矿、罗才军……多位名师的课进行评析,从“教学责任”“美的追求”和“文化情怀”三个角度对评课主题进行分类,对课堂内师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追求进行探讨,探求人在教育语境下的精神成长轨迹,从而摆脱单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审视课堂的惯用做法,使评课文章具有思想的张力,也为读者打开文化意义上的视野。王文丽、王崧舟、郭初阳……多位名师的课堂实录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学习的样例。 该书适合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及其他关注教育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王小庆,浙江省杭州北苑实验中学教师。一直关注小学语文,尤其对文本解读、神话教学等有研究兴趣。对于儿童阅读与阅读教学,坚持文化培育的观点。曾就相关主题发表过文章若干。 目录 壹 新立场新态度 评课:评价、评论与批评 “课堂关系学”刍议 关于评课中的几点注意 贰 新视角新方法 学识与责任 四两拨千斤 ——赵群筠《泥人张》教学风格赏析 “露出地面的是轻轨” ——郭初阳《绿野仙踪》课堂回述 一堂课不一定带来什么,但必须点燃 ——蔡朝阳《不要成为无聊的大人》一课评析 课堂中的人文坚守 ——朱兴祥《说“屏”》一课评析 在诗歌中发现精神的力量 ——罗才军《古诗两首》教学点评 整本书阅读教学:从问号到问号 ——评王文丽的《35公斤的希望》一课 何处是江南? ——闫学《忆江南》一课赏析 分钟上完一节课? ——徐巧飞老师《湖心亭看雪》一课背后的尴尬 绘本教学的热思考 课堂之美学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课堂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一课的美学境界 情感逻辑下的课堂美学 ——王崧舟《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赏析 诗歌教学的远和近 ——郭初阳《远和近》教学评析 文学的猫与哲学的猫 ——张学青与干国祥《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之教学比较 美读如画 ——丁慈矿《如画的池塘》一课中的诵读意蕴 如果课堂也是一株光草 ——周其星《光草》一课简评 课堂内的插科打诨 文化之情怀 精神的诗学还是诗学的精神? ——对王崧舟《长相思》一课的哲学思考 诗意语文与英雄叙事 儿童:既是民间的,也是文化的 ——评周益民的“民间文化系列课” 周益民之《巧女故事》一课中的文化意蕴 郭初阳《比喻》比什么 微课中的大世界 ——郭初阳《寻隐者不遇》微课点评 教改的动力与文化的野心 ——评刘发建老师的一堂汉字课 阅读课,需要这样的“学术狂热” ——颜炼军《麦克白》一课带来的启示 在贫穷中感受人性的力量 ——评张祖庆的《穷人》一课 一堂“有意为之”的课 ——干国祥《去年的树》教学点评 叁 课例实录 赵群筠《泥人张》课堂实录 罗才军《古诗两首》课堂实录 王文丽《公斤的希望》课堂实录 王崧舟《城南旧事》课堂实录 郭初阳《顾城的诗》课堂实录 丁慈矿《如画的池塘》课堂实录 郭初阳《寻隐者不遇》微课实录 张祖庆《穷人》课堂实录 后记 序言 有一次,我所在的区 教研室组织教师去观摩杭 州市拱宸桥小学的校本培 训。在那里,我观看了王 崧舟君教授的《长相思》 一课。这堂课使我大开眼 界。我没想到一个老师可 以这样上课。这样的课堂 似乎不属于教育教学,它 应当是一种艺术品才是, 同时也是教师自己对生命 的一种追问。 观课之后,我写了一 篇题为《精神的诗学还是 诗学的精神》的长文,表 面上是以福柯的理论套证 崧舟君的课,暗地里却潜 伏着对他孤寂而高贵心境 的认同与欣赏。 老实说,我们平日的 课堂,大多只传递着知识 ,甚至只传授着应试的技 巧。尽管有一种时髦的口 号叫“课堂为天”,但对课 堂的理解,却囿于教法技 巧,而忽略了教授的内容 ,更忽略了课堂的生态, 我们顽固地抱持着工具主 义的论调,不愿理会课堂 中学生(也包括教师自己 )的生命状态。 因此,我们对课堂的 评论也往往淡而无味,只 隔靴搔痒地做一些技术上 的分析,或者从设计的层 面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这使得我长期以来对所谓 的评课很是不屑—— 以技术的论调来分解 他的课堂艺术是愚蠢的, 正如我们不能以文章结构 和字词安排来判断鲁迅作 品的优秀一样;而东施效 颦般地“学习”王崧舟的课 堂教学方法更是可笑的, 因为这样做,只能说明我 们是以一种低俗的眼光看 待艺术,以一种工具主义 的论调亵渎艺术的人文主 义精神。审视王崧舟的课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可以 “学到什么”,更要反思他 的课堂教学思想,反思他 作为一个矛盾的人是如何 将课堂作为载体,对语文 教学乃至人的教育进行探 索的。 崧舟君读到了我的课 评后,相见恨晚,当晚就 请我在西湖边喝茶;而祖 庆君则组织学校的老师“ 学习”我这篇课评。这不 免使我十分得意,从此像 发现了新大陆那般,开始 关注教育“人文”,隔三岔 五地在“公开课”中寻找灵 感,并随机写些评点文字 ,试图在课堂中找到一度 失去的“精神家园”。 没错。倘若你仔细观 察,你还真能发现不少具 有探索意义的课堂——以 及课堂背后教师独到的思 想与个性。 譬如郭初阳君的课, 不仅具有艺术的张力,更 涌动着思想的潮流。他的 课,具有对社会观察的敏 锐力以及对人生指导的穿 透力。 譬如周益民君的课,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他 将“民间”和“儿童”这两种 文化有机地融合在课堂内 ,喜闻乐见,同时又蕴含 丰富。 譬如丁慈矿君的课, 仿佛是一位前朝遗少的学 问播讲,教师的举手投足 无不散发着“古色古香”, 他的课,能带给人一种古 雅睿趣的体验。 这样写着写着,不久 便积聚了不少文章。 对于我的“反技术”课 评,许多朋友并不以为然 。譬如蒋军晶君就指责我 的评课“不接地气”。老实 说,我自己也很惶恐,觉 得这样做对一线教师似乎 没有实际的帮助。不过, 后来有一位朋友替我解了 围,说一堂课之后的第一 轮评课,须让普通教师习 到“招数”,第二轮评课, 须让教师明白课堂背后的 “课程”和“教育”理念,第 三轮评课,则是让他们感 到其中的文化念想。他的 言下之意,是我所做的工 作不仅没有白费,还具有 一定的档次。我听了之后 ,不禁心花怒放,虽则心 里明白,若真在现场,我 恐怕连上场点评的机会都 不会有。 话虽如此,对评课文 章的写作,我一直是小心 翼翼。这不仅是因为虚心 ,更是因为心虚。 首先,我很清楚地知 道,我的学问和见识不足 以让我的评课文章展现一 种教育的典型面貌。我不 是一个研究者,所以没有 足够的课堂案例储备,所 谓的课评,也是随性而至 ,只能算作“散论”,不能 给读者以系统的参考。读 了这本书,诸位恐怕会问 :为什么要专挑“名师”的 课堂?为什么只关注“公 开课”?按理说,我们评 的课,不只是名师的课, 也应包含草根教师的课; 不只是对“公开课”进行评 述,更应对“常态课”发表 看法。但我的评课文章, 却似剑走偏锋。这些问题 ,说句老实话,我也回答 不了。兴许是因为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不仅可以让 你看得更高、更远,还可 以让更高、更远的人看到 你——以为你也很高、很 远。 其次,我对新课改提 出的“生本主义”一直不够 自信。虽然在理论上我举 双手赞成,坚持其政治的 正确性,但具体到精耕细 作时,却往往言不由衷, 言行不一。落实到评课文 章,常感到有一种“教师 中心主义”在统领作怪, 而忽略了学生的立场。这 好比我们虽然明白硬币有 两面,但要同时看到这两 面,几乎不大可能。 再者,一本书,按理 须保持语言风格和行文逻 辑的统一,但本书诸篇文 章,却未必有这样的和谐 美感,框架结构的安排, 也未必合理。这是我作文 本事不够的体现。或许, 在写作时加一点“后现代” 的“解构”之法,或者采取 “读者反应论”的批判视角 ,会使评论增添一种时尚 与深刻——但这样一来, 又不免“远离初心”,陷入 了文字的游戏之中。 近些日子,在反观自 己的课堂观时,我忽然发 现自己一直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