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一本假护照,一个假身份,引出两个家族几代人的恩怨情仇 回忆与遗忘交叠,数十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时,身处异国他乡的一对仇敌将如何自处? 特别收录古尔纳获奖演说未删节全译,一睹跨越两个大陆、多种文明交融下的成长与写作之秘密 《海边》是2021年诺奖作家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曾人围2001年布克奖长名单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短名单。小说讲述了20世纪末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中年人萨利赫·奥马尔的遭遇。抵达英国后,奥马尔被安排暂住在一个海边小镇,由于入境时使用了昔日家乡仇敌赖哲卜舍尔邦的名字,其子拉蒂夫找上门来,由此引出了当年两家人的恩怨情仇。一同身处饱受敌视的异国他乡,奥马尔和拉蒂夫敞开心扉,共同回忆了当年的家族恩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两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小说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交代了主人公奥马尔背井离乡的原因,由此引出种种记忆,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桑给巴尔的殖民独立史。叙述角度的不断变化,回忆与遗忘相互交叠,形成了古尔纳独特的叙事艺术。《海边》展现了古尔纳对难民处境的深切关注, 《海边》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 第一部分的叙述者萨利赫是一位来自桑给巴尔的老穆斯林,他拿着以宿敌的名义伪造的签证,向英国申请庇护。 第二部分的叙述者拉提夫时,只是因为拉提夫碰巧被授权帮助萨利赫适应他的新祖国。在他们激烈的争吵中,萨利赫在桑给巴尔被压抑的过去在他心中浮现。尽管萨利赫努力回忆,拉提夫却竭尽全力想要忘记。 小说中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张力,两名叙述者的选择消解了小说情节的路径和方向,也消解了叙述者的权威和自我认知。尤其是对于身处不同文化夹缝中的难民。 作者简介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2021年因“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60年代移居、求学英国,曾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和布克奖评审,2006年入选皇家文学学会。 古尔纳的作品围绕难民主题,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代表作有《天堂》《海边》《砾心》等。 目录 《海边》无目录 导语 《海边》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 第一部分的叙述者萨利赫是一位来自桑给巴尔的老穆斯林,他拿着以宿敌的名义伪造的签证,向英国申请庇护。 第二部分的叙述者拉提夫时,只是因为拉提夫碰巧被授权帮助萨利赫适应他的新祖国。在他们激烈的争吵中,萨利赫在桑给巴尔被压抑的过去在他心中浮现。尽管萨利赫努力回忆,拉提夫却竭尽全力想要忘记。 小说中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张力,两名叙述者的选择消解了小说情节的路径和方向,也消解了叙述者的权威和自我认知。 精彩页 遗物 1 她说她会打电话,有时候,她说会打就会打。瑞秋。她给我寄了一张卡片,因为我公寓里没有电话,我拒绝装电话。她在卡片上说,如果她没有来,我就给她打电话,但我没有。我没有这个冲动。现在很晚了,所以我想她不会来了,今天是不会来了。 不过,在卡片上,她的确是说她今天六点以后来。也许这只是一个姿态,表明她想到了我,她经常做这种姿态,她肯定以为这样能让我得到安慰。诚然如此,我内心很平静。没关系的,我只是不希望她在深夜突然出现,说一大堆解释的话,表达各种遗憾,这样会搅乱我的平静,搅乱我的思绪,然后,她还可能随口告诉我各种计划,让剩余的黑夜也不得安宁。 我很惊奇地发现,黑夜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夜晚的宁静适合喃喃自语,而在此之前,黑夜寂静得让人害怕,让人紧张,不可思议地让人不敢言语。来到这里生活,仿佛关上了一扇狭窄的门,再打开了另一扇门,面向宽阔的广场。在黑暗中,我失去了空间感,而就在混沌之中,我更切实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更清晰地听到了各种声音,好像是第一次听到似的。有时候,我可以听到远处的音乐,露天演奏的音乐,飘到我的耳边,也像喃喃细语。每个无聊乏味的日子,我都盼望黑夜,尽管我害怕黑暗,黑暗中,在哪个房间里都似乎无边无际,阴影飘忽。有时候,我觉得我就活该生活在摇摇欲坠的房子里,面对着杂乱的废墟,这就是我的命。 不太清楚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很难胸有成竹地跟人家说,事情首先是这样的,然后是那样的,再接着是另一个样,最后就成现在这样子了。那一个个瞬间,都记不清楚了。自己讲给自己听的时候,我能听到我藏在心底的声音,好像提到了一些事情,但后来又记不得了,这样一来,要讲清楚自己的故事真的很难,我也不希望如此。但是,讲点什么还是可以的,我有讲一讲的冲动,我想讲一讲我所目睹的和参与的那些小情节,不过,这些情节的结尾和开头似乎都离我很远,越来越远。我不认为这是什么高尚的冲动。我的意思是说,我并不掌握什么我渴望传授的伟大真理,我也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历,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了解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时代。虽然我活了这么久,但也只能说我活过了这么久。这里大不相同,似乎一辈子已经过完了,而我现在过的是另一辈子。所以,也许我应该这样说,我曾经在别的地方生活过,但如今那种生活结束了,换成了另一种生活。然而,我知道,前一种生活始终围绕在我的身前和身后,非常健康,活蹦乱跳。我手上有时间,但我也掌握在时问的手中,所以,我不妨自己讲一讲自己的过去。这件事,我们是迟早要做的。 眼下,我住在一个海边小镇,我一辈子都住在海边,尽管那片温暖的绿色大海总是离我很远。我算是半个陌生人,要透过电视屏幕窥探里面的生活,散步的时候,我看到人们被不知疲倦的警报声折腾得够呛,就琢磨着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对他们的烦恼一无所知,尽管我睁大眼睛,尽我所能去观察,我感觉,对于我所看到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他们很神秘,而是因为他们都很陌生,我想探听也无从着手。他们始终忙忙碌碌,但我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他们看起来都很疲惫,心不在焉,他们干的活我也无法理解,我只看到他们的眼神透着痛苦。也许是我夸张了,或者是我太在乎我与他们的差异,我们之间的对比太强烈了。也许,他们只是奋力抵抗着从灰蒙蒙的海面上刮过来的寒风,而我太着急去理解眼前的景象。这么多年过去了,要学会不去看、不去探究我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意思,那并不容易。我一直盯着他们的脸。他们嘲笑我。我认为他们是在嘲笑我。 街道让我很紧张,有时候,即使是在公寓里,门窗紧锁,我也无法入睡,常常坐立不安,因为沙沙的风声和喃喃的人声搅动了低层的空气。上层的空气同样很不平静,因为上帝和他的天使住在那里,他们高谈阔论,也常有背叛和叛乱发生。他们不欢迎随便听听的人,或者喜欢传话的人,或者只顾私利的人,而且,他们都很关心宇宙的命运,这使得他们的眉毛变黑,头发变白。天使们会时不时地洒一阵腐蚀性的雨水,淋到这种雨水,就会皮破肉烂,这是要防止有人恶意窃听。中层的空气是争论的舞台,在那里,一帮职员和休息室的魔鬼和哕嗦的精灵和绵软无力的毒蛇扭动着、扑腾着、冒着烟,都在争取得到上司的指点。你听到他说什么了吗?是什么意思?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