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进行了逐梦太空的伟大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空间技术领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本书立足大历史、放眼大时代,系统回顾党领导人民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峥嵘历程,深情讲述一代代航天人高举旗帜矢志自立自强、强根铸魂勇攀科技高峰、团结奋斗托举强国梦想的生动故事,全面展现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发展图景与宝贵经验,带领读者读懂中国航天、领略百年风华、感受“旗帜的力量”。 本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站位高远、视角宏阔,字里行间充满了力量,是一部深度解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力作。 作者简介 赵小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副总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天基金奖、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突出贡献奖,“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等。长期致力于航天精神研究与传承弘扬,牵头开展多项课题,在中央媒体和理论刊物发表系列重要成果。受邀赴中央组织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清华大学等作“精神的力量”专题讲座,课件入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好课程”。2021年七一前夕,率航天科学家团队赴香港参加“时代精神耀香江”活动,引发强烈反响。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逐梦太空的根本保证 第一节 中华飞天梦想 千年世代流传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梦太空 第三节 听党指挥、强根铸魂引领中国航天跨越发展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愤图强 星出东方 第一节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第二节 创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第三节 全面推进卫星工程研制 第四节 发扬政治工作优良传统 第五节 坚持“支部建在连上” 第六节 建设又红又专的航天队伍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时俱进群星闪耀 第一节 发展应用卫星服务国家战略 第二节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节 推动航天科技惠及千家万户 第四节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中心 第五节 造就高素质航天人才队伍 第六节 大力弘扬践行航天“三大精神”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信自强 星河璀璨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对航天事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 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第四节 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第五节 航天科技造福中国、服务世界 第六节 实现航天强国梦必须坚持党建引领 第七节 加快建设航天领域世界人才中心 第八节 大力弘扬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进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党领导人民逐梦太空伟大奋斗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党领导人民逐梦太空伟大奋斗的宝贵经验 第三节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实现航天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读完这部《旗帜的力量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我今年90岁了,一辈子 相信党、跟党走,一辈子干 航天、爱航天。回首往事, 我更加深刻地感到,没有中 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航天事业 。 我在大连长大,直到16 岁才盼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那种曾经饱尝的“亡国奴”滋 味和那种翻身当家作主、终 于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刻 骨铭心。我决心把自己的一 切都贡献给党的事业。 1956年,我光荣地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大学毕 业,我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东 风”导弹搞起;中国空间技 术研究院成立后,又参与到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 中。党中央对我们非常关心 ,对航天坚定支持。1970 年4月,周总理两次在人民 大会堂听取工作汇报,亲自 领导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那年五一劳动节的晚上, 毛主席、周总理在天安门城 楼上亲切接见研制代表,一 起观看卫星飞过天空,聆听 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 ,毛主席还两次与我们亲切 握手。《东方红》的旋律传 遍了全中国、传到了全世界 ,让我感到无比高兴、无比 激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的高瞻远瞩、亲切关怀与 严实作风,更是让我终生难 忘,激励着我继续奋斗、永 远奋斗。 从东方红一号开始,党 领导我们大力发展卫星技术 ,勇于攀登科技高峰。邓小 平同志高度肯定“人造卫星 好”,强调要在高技术领域 占有一席之地。1984年,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飞 到了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上 ,把信号覆盖到整个中国。 之后,我们打破常规,向着 技术更难、跨越更大的东方 红三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 气象卫星等发起冲锋,并不 断加大民品研制开发力度, 更好服务国计民生。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经过深入论证终于迎来 立项。那一年我59岁,组织 上考虑由我担任飞船的总设 计师。我一方面为工程立项 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到了快 退休的年纪,突然要承担这 样的重担,心理上也很矛盾 。但是国家有需要,就得义 不容辞,必须义无反顾。在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别关 怀下,我和同志们一起苦干 实干,终于在新中国成立50 周年时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 飞船。江泽民同志高度肯定 我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 能奉献”的队伍。2003年,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遨游太 空,回来后说:“中国的飞 船真棒!”胡锦涛同志满怀 深情地说:“中华民族的飞 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那一年我70岁,得到这些评 价,感到真是值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 筹帷握,擘画了建设航天强 国的宏伟蓝图。航天队伍以 “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矢志自立自强,勇于创新 突破,在实干中推动空间科 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 面发展,让航天事业实现伟 大飞跃。从“神舟”“天舟”, 到“北斗”“嫦娥”,再到“天 问”和空间站,每一项成就 都是历史性的跨越。这些都 是党领导我们奋斗出来的, 都凝聚着集体的劳动和集体 的智慧。在航天队伍取得这 些成绩的过程中,党的旗帜 始终高扬在型号任务第一线 ,我在任何时候都感到党的 领导就在身边、党组织就在 身边、党建工作就在身边。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虽已到 耄耋之年,但热血犹在。因 为奋斗让人年轻!逐梦让人 年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 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是“根”和“魂”。我认为这就 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相对 宇宙来说,人太渺小了。但 是每一个渺小的东西集中起 来,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航天事业为什么能跨越发 展?关键就是在党的领导下 ,我们注重加强党的建设, 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干劲, 让每一位同志在大群体中都 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整 个队伍充满力量,让各项工 作总是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2021年建党百年时,组 织为我颁发了“光荣在党50 年”纪念章。我特别珍视这 个荣誉,它不仅承载了党中 央对我们老同志的敬重与关 爱,也承载了党领导人民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 与梦想。现在,党的二十大 已经胜利召开,我们正在向 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宏伟目标挺进。但无 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 时的路。当得知中国空间技 术研究院党委着眼实现航天 梦、中国梦,决定组织编写 一部系统回顾党领导人民逐 梦太空的著作,我非常激动 ,当即建议编写组一定要坚 定信念、深入研究,以强烈 的历史责任感,承担好、完 成好这项神圣的使命。 有志者事竟成。在研究 院党委的领导下,编写组付 出了艰苦努力,高质量地完 成了任务。这本《旗帜的力 量》站位高远、视角宏阔, 字里行间充满了力量,让人 很受鼓舞、很受启发。我认 为,这本书带给我们最深刻 的启发就是:只要我们坚定 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强 根铸魂为引领,持续激发“ 旗帜的力量”,就一定能够 推动事业跨越发展,在逐梦 的征途上勇往直前,无往而 不胜! 戚发轫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 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2023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