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叔本华/牛津通识读本(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国)克里斯托弗·贾纳韦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德国哲学家当中,叔本华是最有可读性的一位。本书对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进行了简洁的阐释,尤其聚焦于叔本华思想的原创性特征,这种原创性启发了包括尼采、瓦格纳、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等在内的许多艺术家和思想家。作者将笔锋直接指向叔本华毫不妥协的悲观主义观点,即对人类个体来说,最好的境况是不曾出生,只有圣人般的自我否定(摒弃欲望)才能赋予生命价值。本书展示的叔本华,是一个具有战斗精神、气势咄咄逼人、影响力非凡的思想家。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贾纳韦,2005年起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曾任教于悉尼大学以及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近年来致力于对叔本华、尼采及美学的研究。已出版著作《无私:读尼采的系谱学》(2007)、《叔本华》(2002)、《叔本华哲学中的自我与世界》(1998)、《关于的意象:柏拉图的艺术批评》(1995)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叔本华的生平与作品 第二章 现象之内与现象之外 第三章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第四章 意志、身体和自我 第五章 性格、性和无意识 第六章 艺术与理念 第七章 伦理学:正确看待世界 第八章 存在和悲观主义 第九章 叔本华的影响 译名对照表 扩展阅读 序言 夏甲义 通览《叔本华》译本, 有些心得,愿与作者、译者 、编者和读者分享。 英国学者贾纳韦当属饱 学之士,故能这般自信、凝 练、准确地概述叔本华其人 其著,宛如塑了一尊精神铜 像。为西方哲学开非理性主 义先河的叔本华,既擅长系 统思辨,又通晓文学章法, 竟将其名著《作为意志和表 象的世界》的四个板块(认 识论、意志论、美学和伦理 学),写得像音乐那般富有 曲式变化。相应地,贾纳韦 的文字及其汉译,亦能在精 致缩微叔本华哲学建构的框 架里,不失语感的弹性和可 读性,颇为难得。这大概是 对“牛津通识读本”之“通识” 一词的文体承诺。 在高等教育义域,“通识 ”有别于“专业”。“专业”侧 重于知识型课程及相关智能 、技能规训,“通识”则要为 学子的人格养成提供价值型 资源。前者旨在“专业成才” ,后者旨在“精神成人”,即 为学生一辈子把路走好打底 。这用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 思想家纽曼的话说,便是“ 专业”属教学范畴,“通识” 才属教育范畴。 当物质至上和消费主义 如迷雾弥漫地球,连静穆的 世界名校也愈益躁动的今日 ,纽曼的思想遗产,不仅凸 显永恒,更变得警策。于是 ,人们也就有理由对“牛津 通识读本”滋生新的期盼。 这就是:包括贾纳韦在内的 学者,若能深挚地体恤学子 对“精神成人”的潜在渴求, 则其笔端或许会少一份学院 派的矜持,转而到世界学术 典藏中去寻觅更具针对性的 优质营养,来有效地缓解学 子“成长的烦恼”。 这落到《叔本华》一案 ,也就意味着有两种写法。 一,比如追溯叔本华哲学的 元概念“意志”一词,本是对 康德“物自体”和柏拉图“理 念”的创意性合成所致,这 是典型的学术史路子,也是 学院派所恪守亦最擅场的。 还有第二条路。不依傍知识 学学科谱系,而直接从《作 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 出让自己心灵战栗的人本忧 思,不仅切实地缓解青春期 特有的灵魂阵痛,而且嗣后 转化为文哲探索的第一内驱 力即精神能源——这是王国 维青年时曾走的路。 青年王国维不是贾纳韦 。王国维当年没有能力从西 方哲学谱系来系统解析叔本 华,但这并不妨碍他从叔本 华读出了其心灵成长最亟需 的价值启示。这叫“心有灵 犀一点通”。 记得贾纳韦曾写到叔本 华1818年完成《作为意志 和表象的世界》这一里程碑 后,整个德国学界竟置若罔 闻。然叔本华依然坚信:“ 一代人欣喜若狂地赞同我写 的每一行字的那个时刻必定 会到来。”(1843年5月17 日致函波洛克豪斯)1848 年后,已臻晚境的叔本华终 于收获了迟到的光荣。但他 做梦也想不到,在其身后四 十二年,即1902年,在万 里之遥的中国大陆,有一个 叫王国维的无名之辈,竟捧 着他的那部英语版名著,整 整啃了两年。后来这竟使青 年王国维的学业如火山喷涌 :1904年首发《红楼梦评 论》,1905年出版《静安 文集》,1907年出版《静 安文集续篇》,1908年刊 发名著《人间词话》,既揭 开20世纪中国文艺美学的辉 煌序幕,又为20世纪中西美 学关系史奠基。都说用文言 文写的《人间词话》堪称“ 国粹”,然有识者却屡屡从 青年王国维的墨迹中读出了 叔本华。事实上,叔本华无 涉功利的审美体验论(贾纳 韦概述为“无意志的沉思状 态”),已经成为青年王国 维的人本一艺术美学的思辨 基点。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能穿 越时空的思想史或心灵史? 这就像问:“有无上帝?”信 徒说有,不信者说无。深信 青年王国维会认同有思想史 或心灵史,否则,在1902 年至1908年间,他就无计 与叔本华在人类精神星空作 神圣相遇。 “通识”教育之根,恐怕 不在学术史,而在思想史或 心灵史。 2010年春于沪上学僧西 渡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