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渗透和影响日益深远,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书在充分梳理分析新闻职业道德的源流与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伦理思想,从而引出在我国社会新闻人应遵守怎样的职业道德体系这一严肃话题。
本书在进行理论性探讨时,注重结合实际,对社会上一度出现的“有偿新闻”“收受礼金”“失实报道”等现象进行批评,同时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引人深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闻职业道德论纲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董炜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随着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渗透和影响日益深远,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书在充分梳理分析新闻职业道德的源流与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伦理思想,从而引出在我国社会新闻人应遵守怎样的职业道德体系这一严肃话题。 本书在进行理论性探讨时,注重结合实际,对社会上一度出现的“有偿新闻”“收受礼金”“失实报道”等现象进行批评,同时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董炜,生于1956年1月,天津人。1972-1979年,先后在新疆巴里坤县当知青、在哈密露天煤矿当工人。1979年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分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铁道出版社、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新闻职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产生的实践基础与社会条件 第二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作用及其原则与规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伦理思想 第二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第三章 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选择与评价 第一节 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意义 第二节 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选择 第三节 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评价 第四章 新闻职业道德失衡与错位现象 第一节 有偿新闻 第二节 收受礼金 第三节 贪图享乐 第四节 报道失实 第五章 新闻传播活动中若干新型关系与问题的道德辨析(上) 第一节 广告与经营 第二节 竞争与发展 第三节 服务与导向 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中若干新型关系与问题的道德辨析(下) 第一节 策划与炒作 第二节 “狗仔”与八卦 第三节 格调与品位 第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律规范 第一节 道德与法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 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规范意义 第三节 新闻传播活动中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 第八章 市场经济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矫正新闻职业道德错位,强化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附录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附录二 《记者行为准则宣言》 附录三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之《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 后记 序言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一文中指出:“每一个 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 各有各的道德……”包括网 络自媒体在内的新闻传播事 业也不例外,新闻职业道德 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 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 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 规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们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进 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新闻 传播活动正是这种经济关系 的最普遍、最典型的表现方 式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 是沟通和维系人类社会关系 的基本纽带,从它产生的那 一天起,就有着深刻的人道 基础和广泛的道德因素。因 此,研究新闻传播领域中的 道德现象、道德理论及其运 动和发展的规律,既是伦理 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学 的重要内容。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 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所产生的渗透和影响 日益深远,大众传播媒介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新闻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 是他们的道德水准及现实表 现中的道德状况,就越来越 为世人所关注与重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们的经济 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也就 必然地会引发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 这也对我国新闻从业人员提 出更高要求。这种变化的积 极意义自不待言,而随之而 来的消极后果反映在新闻传 播领域便是一部分新闻工作 者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嬗 变乃至混乱。这种状况,引 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 满,这些发生在社会舆论机 构的问题,甚至成为社会舆 论的热点问题,所以有识之 士惊呼:新闻队伍再不抓职 业道德建设,数年之后将无 有用之兵!这绝非杞人忧天 ,更不是危言耸听,职业道 德建设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 地步。 早在1991年,中华全国 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 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了我国第一个正式成文的《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 则》,此后,中央和有关部 门又三令五申严禁“有偿新 闻”和新闻工作中的其他不 正之风。应该说,《中国新 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 颁布和一系列旨在纠正和消 除新闻队伍中腐败行为的措 施决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 了新闻队伍的道德滑坡并使 不正之风对新闻领域的侵蚀 有所收敛。抓好新闻队伍的 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新闻工 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严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底 线,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新闻队伍建设的一项基 本内容,不应有丝毫的懈怠 与放松。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 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人 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 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 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 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 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 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职业道德建设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内容,包括新闻职业 道德在内的职业道德水平如 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 度的标尺之一。因此,提高 全社会文明程度,一定要建 设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所以,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都 十分重视各行各业的职业道 德建设,提出要逐步形成适 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坚决纠正利用职权牟取私 利的行业不正之风。这是从 一般意义上对职业道德建设 提出的要求,而对于负有精 神文明建设,包括社会各行 各业职业道德建设重要作用 和特殊使命的广大新闻工作 者来说,更具有非同寻常的 意义。 在大力加强新闻传播领 域精神文明建设和新闻工作 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研究、探讨在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 的道德行为、道德意识、道 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本质及 其规律,建构起具有当代中 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 职业道德体系,同样具有十 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 义。本书正是力求在这方面 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诚恳 地希望有识之士和新闻界同 行予以批评、指正。 董炜 2021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