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衍文脉(3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实录)/山地文明的典藏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二期成果,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贵州省人类学学会联合,在一年的时间里,走访贵州二十多个县市,采访近三十个传承人,形成的口述史整理文本和对话文本,以期记录贵州多元文化的形态,分享传承人的故事,还原非遗文化记忆,让文化遗产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目录 即兴的真实口述 ——田野札记 王小梅 李岚 张辉 许江红/执笔 一、口述语境范例一:多元有效的保护 二、口述语境范例二:生计的挑战 三、口述语境范例三:语言的障碍 四、口述语境范例四:饭养身,歌养心 五、口述语境范例五:芦笙悠扬绵延不息 六、口述语境范例六:进入真实生活世界 春天的仪式 伍泰安/口述 生计制约传习 饶世光/口述 我们顶着祖愿 付正华/口述 戴上面具就是神 詹学彦/口述 始祖带地戏到贵州 顾之炎/口述 人神的使者 张月福/口述 人讲礼,神也讲礼 安永柏/口述 拨动心弦的布依戏 黄成珍/口述 跳得好就有人喜欢 李金英/口述 满足新的文化需求 梁秀江/口述 跳花灯就是我的生活 刘芳/口述 古法造纸面对的现代语境 刘世阳/口述 唱古歌的人越来越少 刘永洪/口述 做好每一支箫笛 刘泽松/口述 继承上的创造 姚茂禄/口述 做芦笙既是木匠活又是铁匠活 莫厌学/口述 学了老书,知道人要做善事 潘老平/口述 唱一辈子侗歌 潘萨银花/口述 用心去跳,用心来唱 秦治凤/口述 请人来学芦笙舞 王景才/口述 祖先传下的,不能失传 吴天玉/口述 保护自己的传统 杨光宾/口述 一定能传下去 余贵周/口述 想往下面传 罗守全/口述 老辈子唱三天两夜 吴治光/口述 水书又称陆道书 欧海金/口述 编那些伤心的歌来唱 龙通珍/口述 其他人也爱,只管教他了 吴胜章/口述 后记 序言 口述史采集构想与反思(代序) 王小梅 / 执笔 2010年,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 称省非遗中心)和《贵州日报》“小梅访谈”栏目的首倡 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口述 史项目第一期启动。在来自贵州一些高校、媒体的志愿者 的参与下,我们完成了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口 述史田野收集和文本整理工作,形成了近三十万字的整理 文本,并于2012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2013年,贵州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第二期启动,我们期待打 破第一期传统口述史标准化文本的采集和编辑样式,更多 体现兴趣者的个性化特质,采集多元且细节丰富的故事性 文本,做一本共性与个性结合,真实的,朴素的,注重生 活空间、文化空间的观察和描述的传承人口述史。在田野 工作中,对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我们也期盼做 一些调查,并对当地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做一些了解。 同时,收集一些与传承人有关联的实物附件,比如刻道歌 的歌棒等。对视频、图片的采集,摄影师要有方向性,在 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可采集传承人的一些故事片段。通过 采集传承人的影像资料和口述文本,完善省非遗中心的数 字化建设。为此,我们在项目启动前期工作会议上达成共 识,现将会议的精髓概括如下: (一)要做真实语境的版本,以人类学的视角对一年 四季发生的文化现象做详细的记录,根据传承人的时间来 调整采集时间,文案的判断以真实性为重。 (二)仪式是文化传承的重点,可观察社区的仪式和 宗教活动是否和我们的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有关,是否是 作为村里习俗的重要参与形式。文化的变迁尤其值得关注 ,比如参加外来的活动的场景都应详细记录,这也是“真 实”的一种表现。文化变迁已经是人类学和口述史观察的 一个重要的主体,如果仅仅关注原生态的非遗传承体系, 文本就会比较单一。 (三)口述史主要包括口述对象的人生经历、学艺经 历和传承经历,但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生活史的表达。 (四)图片的采集力求多元和丰富,不摆拍,不仅要 拍摄大场景,还要注重细节。村寨环境、口述者现场表情 、口述空间、口述工作场景、口述者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空 间,与项目相关的生活物品、手工艺品、服装、相片等都 可作为图片采集的内容。要特别注意图片与传承内容的相 关性,要生动诠释传承人和传承项目的特点。 (五)口述文本内容体量不限,根据传承人的情况进 行采集,能做多深就做多深。(假如口述对象讲述有困难 ,则通过项目申报文本、第三者讲述等形式来采集和丰富 内容。)文本框架分三个部分:田野札记(采集者的文化 笔记)、口述语境(交代采集过程和语境及感受)、口述 文本(传承人的原话、土话,不清楚的地方标注注释,不 清楚的术语查阅资料并标注)。每一个项目尽量做一个传 承人技艺传承谱系。 我们在田野调查中的发现也不断促进我们反思。传承 人还在进行活态的传承活动,但大部分都已经带着文化仪 式,静默在生活的深处;同时,以生计为基础的口述史文 本极大地刺激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史上是这样的,现 在也是如此。在一年多的田野工作和文本整理过程中,参 与田野工作文字资料采集的工作人员发生变动,给资料整 理和文本整理带来一些挑战。本书中收集的文本,多数都 做了口述史文本的整理,只保留了欧海金、龙通珍、吴治 光、吴胜章的采访原稿作为访谈体例留存。这样做一是探 知访谈对话文本的真实性;二是保留一份完整的文本格式 ,以便给后来整理口述史文本的初学者留下一个参照。由 于翻译人的讲述占据大部分资料,已经构成两方讲述的文 本,加之采集资料者、整理资料者和文本整理者三者不一 ,真实保存对话体文本、真实记录多方对话,能更客观地 记述当时发生的情景。 访谈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很多 访谈对象基本不会说汉语,所有的信息只能通过第三者用 汉语代译。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才意识到人类学学者 学习研究对象的语言是多么重要的事。代译者的选择非常 重要,我们在田野工作中遇到的代译者,多为政府文化领 域的工作人员,作为文化的解释者,在代译过程中往往忽 略访谈者的口语、细节等等。因此,在下一次的工作中, 我们会考虑,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访谈对象,是 否适合进行口述史的采集。是为序。 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二期 项目信息采集表 导语 本书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小组历时一年,深入贵州二十几个县市的村落收集的文本资料和图像资料的汇编。小组成员大多为省内有田野调查经验的人类学学者,因此在调查视角、调查方法以及文本撰写上,遵循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保留了传承人原生态的叙述,在文化现象、语言现象上注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注重“口述”和“实录”,尽可能地保留文本内容和结构的现场性和本真性。 后记 2009年,我们对贵州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工作就已经 开始了,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开展直至今天,对于口述史的 关注源于我们对非遗传承人故事性文本的研究、观察和兴 趣。 省非遗中心多年前就开始了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第一期 项目的尝试与支持,组织一群兴趣爱好者开始着手国家级 、省级非遗传承人的项目规划、田野调查、文本整理工作 。在一年的时间里,项目小组走访贵州二十多个县市,采 访非遗传承人三十多名,整理文本近三十万字,最后由省 非遗中心交付重庆出版社出版。 第二期口述史项目是在贵州省非遗中心和贵州省人类 学学会共同合作下完成的。在人类学学会的主导下以双方 工作人员参与为主成立了口述史项目小组,规划采集四十 几个传承人的信息。项目小组成员在一年时间里走访二十 多个县市,采集近三十个传承人的口述史,其中因为部分 传承人离世和采集者未完成田野调查,而未完成田野工作 ,并未收集到口述史文本,很是遗憾。最终形成的口述史 文本分为整理文本和对话文本,均是根据采集对象的内容 形式和完整表达,在文本整理中采取口述史文本整理和访 谈式对话文本处理的不同方式。 通过两期的贵州省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采集工作,从对 近一百名贵州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访谈案例中,我们发现, 乡村发展结构的转变,传承人从温饱向现金收入的诉求的 转变,已经改变了社会变迁的结构,加快了社区文化变迁 的进程,以传统社区仪式、宗教性为主体传习的社区“公 益性”文化活动,已经逐步转变为以追求生计为基础的传 承模式。因此需要政府组织专家进行系统调研,改变过去 以项目和传承人申报为主体,以传承人参与文化旅游推介 活动为途径的传承保护模式,开发更多可持续的保护发展 模式,更加多元有效地推进贵州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 展。 感谢省非遗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得口述史项目 得以持续开展两期,并对贵州省内几乎所有的国家级和省 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访问。感谢余未人、龙佑铭等顾问的 支持,使得口述史文本呈现得更加完美!每一个字的采集都 是一次辛苦的旅程,感谢口述史团队成员兰岚、张辉、李 岚、白文浩、高旋、许江红、张新雨、朱艺嘉、杨波、韩 德贵、袁斌、郭晴、葛春培的辛苦工作,使得田野工作得 以顺利完成。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他们利用节假日深入乡 村进行辛苦的田野工作,并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形成一 套相对完整的传承人口述文本。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参与 和支持传承人口述史工作的朋友们,是你们的认同让每一 次艰苦跋涉的田野采集工作都顶上了精神的光环。这些看 似普通的工作,开启了贵州非遗传承人口述的田野工作、 记录和整理出版的历史,让更多媒介和文本分享贵州多元 文化的形态,分享传承人的故事,恢复非遗文化记忆,让 文化遗产从书本里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王小梅 2018年春于贵阳 精彩页 即兴的真实口述——田野札记 王小梅 李岚 张辉 许江红/执笔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第二期项目的田野工作起始于2013年第二季度,由来自贵州省内高校、媒体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专家组成员及部分自由职业者组成近二十人的工作小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深入贵州省二十几个县市的部分村落进行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口述访谈工作。整个工作计划访谈三十六位贵州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有几位传承人去世及其他一些原因,工作小组最后完成了三十六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对二十七人的访谈过程进行了文本整理。 因为这一关注贵州非遗的口述史项目,贵州关注非遗传承的年轻学人和兴趣者得以走乡串寨去进行深入的田野工作,在黔地广袤的田野里捡拾文化的花朵。对传承人口述史资料系统地采集、文本整理已经是一项非常具有现实关照性的工作,而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对贵州省非遗传承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更真实、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更多地关照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大多数传承人年纪过大,已经逐步疏离社区文化生活,无法参与到社区的重要性仪式场域中,对非遗进入生活世界的活态传习无能为力。而与此同时,他们传授的徒弟都忙于生计,学艺者很少能完整地传承非遗的真实内核。作为表演的仪式正在改变非遗的传统属性,为游客表演和政府组织的表演一定程度上给非遗的活态传承创造了一定的空间,给予年轻人更多生计可能,增强他们学艺的动力,但却在逐渐减弱非遗社区仪式功能的属性。 以下从此次田野调查的几个传承人的口述语境中,分享一些故事和发现。 一、口述语境范例一:多元有效的保护 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罗守全的口述史田野工作,是我们计划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十六个传承人口述史的最后一个。考虑到他家所在的乌当区香纸沟距离贵阳市较近,我们打算把对他的田野工作作为整个口述史项目团队的一次田野体验,并作为一次小型的总结会。 2013年11月27日,我们即兴安排,完成了这次口述史田野工作。在省非遗中心的联系下,乌当区文化局负责非遗工作的相关人员陪同我们前往,访谈工作在乌当区新堡乡香纸沟陇脚村罗守全的家中进行。罗守全不善言谈,基本是访谈者提问,他回答,回答也就一两句简短的话。大概一个多小时的群体访谈后,我们走访了距离罗守全家一公里多,他设在沟里的造纸作坊。 参与此次田野工作的一个特殊人物,是来自贞丰县小屯古法造纸点的国家级古法造纸传承人刘世阳。在我们去访谈的前一天,刘师傅到我们贵阳的工作室做客。他已经给我们说了很多次,要去香纸沟造纸点走访,想着能不能把自己的造纸作坊搬到那里继续做手工纸。小屯古法造纸工艺保存完好,销售渠道畅通,常常供不应求,曾出口到美国,作为美国白宫的墙纸使用。由于市场需求大,村民将造纸的几个工艺环节改成半机械加工以增加产量,但这对当地河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大概在2012年,小屯古法造纸点被取缔,大多数设备都已毁坏,村里的人也就没有再造纸了。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刘世阳一直想着如何把自己的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因此他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设立作坊,以期继续传承传统造纸手工技艺。 罗守全是布依族,在村子里成长,很少到外面的世界去。他从祖辈那学了手工纸制作技艺,就在村里做纸。前几年,村子里遭遇特大洪水,泥石流把造纸坊冲坏了,作坊和工具都埋在泥沙里,水碾也坏了。他自己花了三万多元,从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搬运来硕大的石头修水碾坊,手工做好设备,又开始造纸。很多年轻人没有能力重建造纸坊,就出村打工去了。这十几年,香纸沟发展旅游业,他和家里人一起在村子里办农家乐,外地人来吃饭、打麻将,他家每年能收入几万元。 去参观手工作坊回来的路上,他一路拉草拽树,采摘了一些用于造纸的植物,向我们展示造纸的原料。因为很多年没有人在旧作坊造纸,这些造纸坊都已经荒废,野草丛生处有时光的印迹。我们看到路边一个用于泡料的石灰坑,但围着石灰坑转动的人已不知去向,幸好见得空山树枝摇动。竹泡石灰的景致,是那时真实热闹的造纸场景。坑内已无香纸散落,留下今日这不被打扰的幻境。据说,政府投资几百万元在河的下游建了新造纸坊,有几十户人家在那里造纸,可惜我们没能够去造访。罗守全是如何在这寂寥的造纸坊里,不管那些热闹,年复一年造着给祖先焚烧的冥纸的?他年事已高,走过无数造纸的年年岁岁,他的精神世界和造纸坊、和寨子已经融为一体。 罗守全口述史的田野工作进行了两次,第二次是2014年王小梅老师带领一个位居世界五百强的芬兰籍造纸企业去拜访,匆忙做了一次调研,我们对访谈对话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也放入文本中,以丰富第一次口述史田野工作。从罗守全的案例,我们发现,老人在传统家庭中分配财产、资源给子女后,不再掌控家庭权力和资源,尽管掌握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技艺,但在生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