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探索性地提出并界定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概念内涵,基于农户、市县、省域等多尺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农户调查数据、统计数据等测度不同尺度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集成基于物质流分析、能值分析和超效率SBM等定量方法构建混合研究方法体系,剖析不同尺度下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并结合区域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提出优化调控措施。本书系统构建了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有助于丰富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视角,可为转变耕地利用方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序 前言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 1.3 理论基础 1.4 国际可持续集约化研究态势 1.5 国内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相关研究态势 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理论初探 2.1 概念内涵 2.2 理论推演 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分析框架 3.1 研究思路 3.2 评价方法 3.3 数据指标 3.4 分析尺度 4 省域层面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山东省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4.3 基于能值分析的山东省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4.4 基于超效率SBM的辽宁省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市域层面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5.1 沈阳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3 数据来源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农户层面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 6.1 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6.2 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及其规模经营决策 6.3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 6.4 农户视角下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调控 6.5 本章小结 7 综合应对 7.1 科学问题 7.2 长效机制 7.3 政策集成 7.4 动态响应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