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是个亦真亦幻的空间,网络上的人,彼此隔着两扇紧闭心扉的门,一旦推开了门,两颗心灵或许就会迅速贴近,那时候,便会出现两种结局,要么盛开真诚的花,要么结成邪恶的果。
当然,也有彼此开了门,却又迅速关上,那么,也就不会再有故事发生。
凌寒和方雅是在QQ上认识的。
那时,凌寒在一家烟雾腾腾的网吧,刚用QQ把一篇散文发给晚报的副刊编辑,突然,QQ不停地闪烁,有人请求加他为好友。
查看对方的资料,凌寒心里微微一颤,对方的昵称叫曼珠,这是彼岸花传说里的一个名字,而且,这个人和他同在一个QQ群,这是一个聊天人数寥寥的新QQ群,凌寒无意间在网络上看到,因为觉得“彼岸花”这个群名很凄美,便加入进去。于是,凌寒同意了对方的请求。
上中专的时候,同宿舍的一个同学给凌寒讲过关于彼岸花的故事,从那以后他就喜欢上了这种花。当然,他也知道关于彼岸花的故事,只不过是一个传说,可是,这个传说竟是那样地凄美忧伤,以至于在他的心里,竟然凭空地生长出一片美丽的曼珠沙华。
方雅也曾听说过彼岸花的传说,于是,她给自己取了“曼珠”这样一个传说中的昵称。
很奇怪,许多听说过彼岸花传说的人,都想看看这种花,花叶的神秘、故事的凄美,足以引起人们探秘的欲望。
很多原本平凡的东西,一旦有了故事,便也就有了魅力。
凌寒还记得当时他和方雅在QQ上的对话——
“我查过资料,云南有一种叫做曼珠沙华的花——彼岸花,你见过吗?”
“没有,这种花开在我的心里。”凌寒说。
“我想来云南,能见到你吗?”
“为什么?”
“我去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了一年,要回香港了,回去之前,我想看一看传说中的曼珠沙华,看到你用‘沙华’的昵称,所以加你,希望能为我做向导。”
“也许我并不能帮上你的忙。”凌寒说。
“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看过你空间里的日志,写得很美。能告诉我你的电话吗?”
凌寒犹豫片刻,发过了自己的手机号。
两天后,方雅乘飞机抵达昆明。
从电话里得知凌寒在一家公园,方雅便乘出租车赶到那里。她没有告诉凌寒自己要去公园,她想让凌寒大吃一惊。
在公园里拨通了凌寒手机的时候,接电话的竟然是一个在自己身旁卖水晶饰品的商贩。
大吃一惊的人反而是方雅。 但在那之后,方雅从凌寒的口中知道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滇池和西山的传说一
很久以前,在滇池湖畔,一个美丽的姑娘和一个勤劳朴实的小伙子相爱,但一个地主看上了美丽的姑娘,于是设计将小伙子害死,扔到滇池之中,姑娘悲痛欲绝,仰面倒下,化作西山,满头青丝长成了西山的林木。西山因此又叫“睡美人山”,从远处看去,西山的形状就像一个仰面躺卧的少女。
这是一个长满故事的城市。
方雅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或者,是她已经到了寻找真正爱情的年龄。
2
午夜十二点,秦晓歌走出晴沙会所,他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吐出来。KTV包房里烟雾腾腾,空气很污浊,再加上刚才一直声嘶力竭地唱歌,秦晓歌感到嗓子隐隐发痛,有种干裂了的感觉。
他知道,那是声带毛细血管破裂。
城市的夜色流光溢彩,远远近近闪烁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秦晓歌在灯影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心里猛地颤了一下,那个身影很像他的父亲。
此刻,那个身影正佝偻着腰向一个路人乞讨,路人旁若无人地漠然走过,那个身影便呆呆地顺着路人远去的方向看了好一会儿。
先走出晴沙会所的两名男同学和三名女同学已经站在街的对面,秦晓歌留在后面付账。今晚是他请客,为的是庆祝他和外语系的苏晓雪认识。
“晓歌,快过来!我们在这儿!”同班同学孟斌在街的对面招着手叫了起来。
与此同时,秦晓歌看到那个正在行乞的身影也朝他转过脸来,秦晓歌迅速地一扭头,然后转身冲进晴沙会所。
在会所的过道上,秦晓歌背靠着过道的墙壁,眼眶里忍不住涌出泪来。他掏出手机拨通苏晓雪的电话,“晓雪,我的钥匙好像掉在包房里了,我回去找找。等我五分钟。”
然后秦晓歌从会所的后门走出,在后门口拦下一辆出租车。
“到经贸大学。先往前门绕一下,我要接人。”秦晓歌说。
出租车绕到了晴沙会所的前门,停在三名同学身旁。秦晓歌拉开车门,“上车吧!”
三个同学略略愣了一下,接着迅速地上了车。
出租车往经贸大学方向开去,秦晓歌回头往后看了一眼,他六十来岁的父亲手里捏着一个破搪瓷缸,仍然在向过往的行人行乞。
秦晓歌心里突然涌起一种罪恶的感觉,原来自己这几个月的生活费,父亲是这样为他筹来的,可是,他却把这些钱花在了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去了。
他感到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嗓子眼里像堵着一团棉花。 秦晓歌原名叫秦小哥,来自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山村。父亲没什么文化,识不了几个字,在取名的时候就给他取了“小哥”,后来这名字成了同学们的笑柄,于是秦晓歌自己改了名字,这一改名字倒显得有了几分诗意。
为了让秦晓歌上大学,他的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他有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姐姐,已经早早地在山村里嫁了人,秦晓歌到城里上大学是整个山村的荣耀,可是只有秦晓歌心里清楚,在同学面前,他这个山里孩子是多么寒碜。
一路上秦晓歌一言不发,到学校门口,大门已经锁上了,他们赔着笑脸叫门卫开了门。
回到宿舍的时候,苏晓雪的电话打过来了,“晓歌,我觉得我们并不合适,没必要把彼此拴到一起,不过,今晚还是要谢谢你!”
秦晓歌突然笑出声来,脸上的表情却异常僵硬,“谢谢你坦言相告,也不必为今晚谢我,你肯赏脸是我的荣幸!”
躺在宿舍的床上,秦晓歌一夜无眠。
3
凌寒在火车上做列车员。
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有一些东西,并不是由喜欢和不喜欢来决定的。
从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他就把自己看做是一只候鸟,他在静静地等候,因为,属于他迁徙的季节还没有到来。
不过现在他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从在这里买下一套不大的房子,成了“房奴”群中一员的时候,他知道,一切已经由不得他了。他不敢轻易换工作,因为,每月一千多元的房贷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山,不仅压着他的生活,也压抑了他的心灵。
他不得不在每趟跑完整整五天时间的车后,利用四天的休息时间到公园里卖饰品。他有梦想,可是梦想被现实紧紧地束缚着,在这样的时候,有梦想的人比没有梦想的人更痛苦。
在这个城市里,除了单位的同事,凌寒还有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便是秦晓歌。
秦晓歌的宿舍里有同学装了电脑,由于家里穷自己没能买,夜深的时候,秦晓歌便常常借用一个同学的电脑上网。秦晓歌和那个同学有过协议,晚上大家休息时电脑让秦晓歌使用,但每次考试时秦晓歌要让那个同学抄答案。
在一次上网时,秦晓歌误打误撞地闯进了凌寒的QQ空间,在空间里读到一些精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凌寒写了一个穷孩子艰辛求学的纪实故事,让秦晓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于是秦晓歌在后面写了长长的留言,凌寒和秦晓歌便认识了,他们彼此把对方加为好友,凌寒又邀请秦晓歌加入了网络上那个成员很少但名字却很有诗意的QQ群——“彼岸花”,彼此没事又同时在线时,两人便互相倾诉漂泊异乡的惆怅。 方雅是照进凌寒心灵里的第一缕阳光。但几天之后,方雅回了香港。
或许方雅才是一只候鸟,只是在这个城市做了很短暂的停留。但是在离开的时候,方雅说过她还要回来,因为,她还没有见到彼岸花,在她的心里,也盛开了一片如火如荼的曼珠沙华。
凌寒在静静地等待着方雅,等待着方雅下一个迁徙的季节。他在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等待着下一个破土而出的春天。
他记得在他对方雅说完滇池和西山的传说之后,方雅曾经问他,“你相信世间真有亘古不变的爱情吗?”他茫然地摇头,“我不知道,爱情离我太遥远。”
他渴望爱情,但他不敢奢望方雅的爱情,因为他从方雅的口中知道,方雅的父亲,是香港一家有名的童装公司董事长,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寻找未来并且对未来充满迷茫的青年。
然而一个月以后,方雅还是来了。凌寒尘封的心灵里,荡漾起了春天的气息,阳光和雨露滋润着春天的覃芽萌发。
在他家徒四壁的屋子里,方雅远望着朝雾里的西山,对他说“抱我”的时候,他的心里第一次有了充实和幸福的感觉。
他不知道爱情是否来得真实,但他知道,如果爱情的故事已经开始,故事的主角却选择了错过,那么,爱情将会变成一段在幸福中失落的回忆,直至回忆成为一种苍凉的憧憬。
他的笔下开始多了许多关于爱情的故事。而方雅,是他的文字变成报刊上的作品之前的第一个读者。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