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皮肤简史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美)妮娜·雅布隆斯基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只要寿命足够长,每个人都会因为结缔组织的老化而产生皱纹,但紫外线辐射会加速这些组织的损伤,从而加速皱纹的形成。人们不希望皮肤皱纹明显,因为他们深知年轻的外表与更强繁殖能力的联系,然而曾经,皱纹也是年长与智慧的标志。
女性皮肤变浅是为了模仿婴儿更为白皙的皮肤,成年女性的大眼睛被认为更像孩子,这些拟幼的外貌能使其在群体中获得保护。而自然选择可能倾向于让男性皮肤更黑,以优化体内的叶酸水平,保障精子的生产。
触觉是“感觉之母”,是灵长类动物的主要感觉。在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触觉满足感,对人类行为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缺乏触觉满足的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行为缺陷。
作者简介
妮娜·雅布隆斯基(Nina Jablonski),美国著名生物人类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教授兼人类学系主任。
雅布隆斯基以研究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皮肤随着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化闻名,关于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装饰物和肤色等全方位的研究,使她成为皮肤研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领域中的领军学者。
雅布隆斯基也长期为《国家地理》杂志和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供稿。
目录
第一章 皮肤的本来面目
第二章 皮肤的来历
第三章 毛发、大脑和会流汗的皮肤
第四章 皮肤与紫外线辐射
第五章 保护皮肤的黑色素
第六章 肤色与色素沉着
第七章 “感觉之母”——触觉
第八章 情绪、性和皮肤
第九章 皱纹、粉刺、疤痕……
第十章 打扮皮肤,表达自我
第十一章 未来的皮肤
致谢
名词释义
注释
参考文献
序言
我们的皮肤操持着人类
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务。皮
肤在个人生理、感官体验、
信息收集及人际关系方面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其
中的许多作用鲜少受到重视
,但无可否认,皮肤是人类
器官中最非同凡响的多面手
。简单来讲,皮肤是覆盖人
体,保护人体内在器官免受
外部环境侵袭,且具有柔韧
性和连续性的组织。皮肤保
护人体免受物理致病因子、
化学致病因子、微生物致病
因子的侵害,替人体挡下绝
大部分的有害太阳辐射,并
不舍昼夜地调节人体体温。
皮肤不是严密、毫不通透的
屏障,它还具备一定的选择
渗透性。日常生活中,皮肤
就好比一个警觉的哨兵,控
制着一些东西的进出。数以
万亿计的微生物以皮肤的鳞
屑和分泌物为食,皮肤也是
它们的家园。但,人类的皮
肤并不仅仅是一个防护盾、
一个守门人、一座私人动物
园……
皮肤上的毛孔和神经末
梢将人与周围的环境联结起
来。皮肤是我们触碰对方、
感知外部环境的窗口。透过
皮肤,我们能感觉到融冰表
面的平滑和凉意,夏日晚风
的轻柔与温暖;能感觉到被
蚊子叮咬后留下恼人的痒痛
,刮伤膝盖后留下蚀皮的疼
痛;能感觉到母亲爱抚的手
传递过来的温柔和安心,还
有爱人的触碰激发身体的震
颤与兴奋。
在人类近600万年的旅程
中,皮肤一直与人类同在,
同人类一道旅行,一同演化
,一起经历无数的气候变化
和生活方式变化。皮肤不仅
在人体与环境之间搭建了一
个边界层,同时还具备社交
画布和解读演化隐喻的新功
能。皮肤能反映一个人的年
龄、血统、身体健康状况、
文化身份,还有他想向社会
传达的关于个人的许多信息
。在所有已知文化中,人们
都会以某种方式修饰个人皮
肤——通常是在皮肤上做特
别的标记或者对皮肤进行改
造,以向他人传递高度个人
的信息。
人体再没有器官能像皮
肤这样拥有如此之多复杂且
重要的功用了。事实上,极
少有人认为皮肤属于人体器
官。“皮肤”这个词并不会像
“肝脏”“胰腺”这样的词,会
给人一种“肉”的感觉,也不
会引人作呕。但是,大体上
来讲,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
官,而且绝对是最常见的。
一个成人全身皮肤的总面积
约为2平方米,平均重量为4
千克。不同于心脏和肾脏,
皮肤永远不会衰竭,因为它
会不断更新。
人类皮肤有其独特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无毛,能排汗。除去
头皮、腋窝、腹股沟及男性
的下巴,人体实际上没有毛
发覆盖。这一无毛特征将人
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明显区别
开来,并因此引起了许多科
学家及学术机构中的理论家
的注意,他们就此提出了一
堆另类解释。在众多的解释
中,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
人类褪去大部分毛发,以确
保身体在炎热环境中或运动
时能保持凉爽。人类相较于
其他哺乳动物更能排汗,没
有毛发覆盖的皮肤可以让汗
液快速蒸发,从而能更有效
地让身体保持凉爽。
其二,天生肤色跨度大
。从赤道到两极,人体肤色
从最深渐变至最浅,从近乎
黑色的深棕渐变至近乎白色
的浅象牙白。这一天然颜色
渐变,或者说颜色梯度,主
要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
太阳辐射强度不同有关。演
化会对人体肤色进行微调,
使其适应环境,增进人类团
结。不幸的是,其所附带的
具有破坏性的种族观念,也
导致了人类的分裂。多个世
纪以来,肤色与社会地位之
间莫须有的关联,使世界上
的民族和国家陷入了四分五
裂的状态。
其三,可装饰。我们的
皮肤并不只是一层被动暴露
我们年龄及生理状况的覆盖
物,它可以是一幅不断变化
的个人挂毯,时刻向世人昭
示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想成为
谁。肤色提供的是不自觉的
广告,而与肤色不同,我们
在皮肤上添加的都是经过思
量的、出自本人意愿的装饰
——皮肤变成了一张社交海
报,既是一张“广告板”,也
是“包装”。再没有其他生物
能像人类一样对自身皮肤施
加如此广泛的控制了。人类
通过暴露皮肤、遮盖皮肤、
涂画皮肤、刺青、割伤皮肤
、给皮肤打孔等,向周围的
人讲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
的故事。在日益全球化的今
天,皮肤装饰是人类个性与
个人冒险仅存的荒野边疆之
一。
……
第七章主要讲依托于皮
肤的触碰和触觉。本章不仅
着眼于灵敏触觉在灵长类演
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还探讨
了触碰在人们生活中几乎各
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找东
西、吃东西,到与他人交流
最为亲密的情感。本章还将
探讨人类的指纹,从指纹原
本对我们祖先的意义,到指
纹因其独一无二性在现代科
技中的运用。
正如第八章所指出的,
因为皮肤能反映一个人的情
感和情绪状态,所以它会暴
露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即使
你不希望这样。尴尬时发烫
、发红的脸;焦急时苍白、
冰冷、发汗的手心,我们所
有人对这些都再熟悉不过。
皮肤对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
物种而言,是一块天然的“
公告板”,不仅能传递个体
年龄、健康状况及情感状态
等诸多信息,而且在某些物
种中还能传递个体的性接受
程度。
因为皮肤也遵循“肉体之
道”,所以第九章主要讲述
导语
在皱纹、肤色、疤痕里……是皮肤给他人揭示了我们的真实经历。
世界皮肤研究领域领军人物,美国生物人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成员、阿方斯·弗莱彻奖学金和古根海姆奖学金获得——带领我们走近天天护理而又常常忽视的最大器官:皮肤。
美国人类学学会豪威尔斯图书奖获奖图书!
书评(媒体评论)
妮娜·雅布隆斯基向我们
提供了你可能想要了解的有
关皮肤完整信息的动人描述

——贾雷德·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美丽可能只有一层皮肤
那么“浅”,但雅布隆斯基告
诉我们,无论是薄还是厚,
皮肤都是内心真正的镜子。
——《科学》杂志
雅布隆斯基清晰地展现
了皮肤的迷人历史,在她铺
陈开来的过程中,还穿插着
社会性论述(如肤色)和她
的亲切建议(如防晒)。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皮肤的生物学丰富性和
复杂性仅次于大脑和免疫系
统,终于,现在一本匹配得
上它的地位的书出现了。这
是一本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的书。
——《金融时报》
正如雅布隆斯基在书中
所说,皮肤简直就是一个工
程学上的奇迹:它坚韧、可
伸展、不透水、可弯折、防
紫外线、防菌,能感知冷、
热、形状变化和轻轻的触碰
……更妙的是,这本书还探
索到了皮肤社会学和生物学
中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
——《新科学家》杂志
雅布隆斯基将皮肤的科
学数据巧妙地为外行读者做
出解读,而她对皮肤研究诚
挚的热爱在字里行间也感染
了他们。
——《出版人周刊》
皮肤是一个要不是出了
点小问题我们就会忽视的器
官,而本书带我们一同对它
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索
之旅。
——《图书馆杂志》
精彩页
第一章 皮肤的本来面目
将重要如皮肤这样的东西视作理所当然其实并不明智,试想以下场景:一个夏日的傍晚,你站在潮湿、闷热的果园里,你没有中暑。你之所以能舒舒服服地站在果园里,全因你的皮肤具备调节体温、保护你免受紫外线辐射伤害的能力。你的皮肤努力工作,保证体温处于恒定状态,夏天的高温也就体现在你的额头、上唇上方的几滴汗珠上。你抬手准备赶走一只想要落在你鼻尖上的苍蝇,但此时此刻你根本不会想到,你的皮肤正如何保护你免受这只苍蝇腿部、吻部上的微生物的侵害。
你瞧见自己头顶的枝条上挂着一个桃子,你想摘下来享用,正当你伸手去够那个可爱的桃子时,苍蝇又飞过来骚扰你。驱赶过程中,你的手背擦过一根老枝上的一个节子,得亏你的皮肤足够坚韧,问题不大。几分钟后,你手背上凸起一条肿痕,但是皮肤并没有破,因为皮肤的最外层相当抗磨损。你再次伸手去够桃子,你手臂及躯干上富有弹性的皮肤,使你在踮起脚后,能够毫不费力地够到那个桃子。你握住桃子,轻轻挤压,透过指尖的皮肤上极度敏感的压力传感器确认它已经微微发软——桃子熟了。你将桃子从枝头摘下来,手掌皮肤上的温度传感器让你感觉到它自带的微微暖意。你收回手,手臂和躯干上被拉伸出去的皮肤又回归了常态。
你拿着桃子,凑近鼻子闻闻,然后贴到脸颊摩挲,享受上面的茸毛擦过脸颊的感觉。在你敏感的面部皮肤上,布满了精巧的触觉感受器,向你的大脑传递着这颗桃子的质感。你正准备咬上一口,这时从你的脚踝处传来一阵瘙痒感,打断了你的美好遐想,于是你发现刚刚在你沉醉于桃子的果香和质感的时候,有一只蚊子咬了你一口。
人类皮肤广泛的功能使得以上一切皆为事实。要想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就有必要进行一场有关皮肤的入门之旅,以探索皮肤的结构及其基本功能。
人类皮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几乎无毛,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大多数恒温亲戚不同。鸟类及哺乳动物的祖先在它们的皮肤上演化出了纤细、丝状的附属器——分别为羽和毛,它们具备调节体温、防水以及预防机械性伤害的功能。人类皮肤基本上没有这层保护,于是不得不经历无数变化,以获得强度、韧性、敏感性。我们的皮肤并不完美,但它的表现却十分出色。我们的“面料”不会磨损,我们的“缝合线”不会裂开,不会突然渗水,不会让我们在坐进浴缸后胀成一个大水球。
人类皮肤的部分属性与阳光密切相关。人类皮肤及其所含的黑色素能选择性地过滤太阳发射出来的紫外线辐射(UVR)。我们的皮肤有一种神奇的能力,既能充当盾牌挡下有害的太阳光,又能将其为己所用——在皮肤内制造维生素D。所以说,我们的皮肤,其实和身体中其他许多器官一样,都是人类演化谈判桌上磋商妥协的结果。其复杂的属性,正是相互矛盾的需求在自然选择条件下实现平衡的反映——具体来讲,此处相互矛盾的需求指抵御有害太阳辐射和生产必要的维生素。
皮肤由不同物理和化学属性的层组成。这种片状或者层状的结构使皮肤具备抵御擦伤、戳伤的能力,还使它能够隔绝大部分物质。皮肤主要分为两层——表皮和真皮,二者在组成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见图1)。皮肤还包含一些特殊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就潜入皮肤,因而被恰当地称为迁移细胞(immigrant cell)。迁移细胞在保护皮肤中发挥着多样而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本章后面会讲到。
人类皮肤最外层——表皮(也叫上皮),不仅能防水,防刮擦,防污渍,抵抗微生物,隔绝大部分的化学物质,还能保护人类免受环境中的氧化剂和热量的伤害。乍一听,还以为表皮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型服装,而非一种天然材料。不过,更出人意料的是,所有这些优良特性全出自这个薄薄的、一毫米左右厚度的、不断自我更新的结构。它的最外层细胞不停地被下面的细胞取代,然后脱落。虽然它不断更新,但仍可持续发挥其所有功能。表皮主要由一种特殊的上皮组织组成,这种上皮组织又由多层扁平细胞构成(上皮组织是覆盖人体所有内外表面的一层东西)。因为这些扁平细胞含有高浓度的保护性蛋白——角质蛋白,因此这个上皮组织在科学领域也被称为层状角质化上皮组织(stratified keratinizing epithelium)。
在表皮的诸多分层中,最强悍的要数它的最外层,即角质层(见图2)。角质层有时也被称为表皮角质层,因为它是由薄薄的一层死亡的扁平细胞组成的。角质层表面光滑,相当坚韧,而且防水,在其光滑的表面上,只可见毛囊、汗腺孔及部分协助形成人类皮肤纹理的迁移细胞。皮肤能否有效发挥其屏障作用,为人体挡下环境中各式各样的侵袭,特别是如紫外线辐射、臭氧、空气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化学氧化剂、外用药等这类刺激物,全看它的角质层是否具备完整性。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