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经典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威廉·福克纳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经典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讲述的是杰弗生镇上没落的康普生家族的悲剧。老康普生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律师,康普生太太则自私冷酷,念念不忘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份。他们育有三子一女,长子昆丁敏感孱弱,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力。女儿凯蒂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她从“南方淑女”的规约下冲出来,却走过了头,成了一个轻佻的女子……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押沙龙,押沙龙!》(1936)、《八月之光》(1932)等。这些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福克纳成为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创新潮流转移到了美洲大陆的象征。1949年,威廉·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1928年4月7日
1910年6月2日
1928年4月6日
1928年4月8日
附录 康普生家:1699—1945年
威廉·福克纳年表
序言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
20世纪最有成就作家之一威
廉·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
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
最多、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
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
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
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
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
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原文为:“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full of sound
and fury,signifying
nothing.”“sound and fury”
如直译,应为“声音与狂怒”
。拙译沿用了朱生豪、袁可
嘉先生的译法。杨周翰先生
则主张宜迳用直译。书名与
沙翁原文不同之处是在
sound与fury之前加上定冠
词“the”。)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
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是一
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
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
。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
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
的宅子,黑用人也只剩下老
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
斯特了。一家之长康普生先
生是1912年病逝的。他在
世时算是一个律师,但从不
见他接洽业务。他整天醉醺
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
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
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康普
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
,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
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
人。她念念不忘南方大家闺
秀的身份,以致仅仅成了一
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
具有作为母亲与妻子应有的
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
她那里得到爱与温暖。女儿
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
虽然没有以她的观点为中心
的单独的一章,但书中一切
人物的所作所为都与她息息
相关。物极必反,从古板高
傲、规矩极多的旧世家里偏
偏会出现浪荡子女。用一位
外国批评家的话来说,是:
“太多的责任导致了不负责
任。”凯蒂从“南方淑女”的
规约下冲出来,走过了头,
成了一个轻佻放荡的女子。
她与男子幽会,有了身孕,
不得不与另一男子结婚。婚
后丈夫发现隐情,抛弃了她
。她只得把私生女(也叫昆
丁)寄养在母亲家,自己到
大城市去闯荡。哥哥昆丁和
凯蒂儿时感情很好。作为没
落的庄园主阶级的最后一代
的代表者,一种没落感始终
追随着昆丁。这个“簪缨之
家”的孑遗极其骄傲,极其
敏感,却又极其孱弱(精神
上、肉体上都是如此)。他
偏偏又过分重视妹妹的贞操
,把它与门第的荣誉甚至自
己生与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凯蒂的遭遇一下子使他失
去了精神平衡。就在妹妹结
婚一个多月后,他投河自尽
了。对昆丁来说,“未来”是
看不见的,“现在”则是模糊
不清的一片混沌,只有“过
去”才是真实清晰的。昆丁
本也想与妹妹“一起进地狱”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与蔑
视、鄙视他们的世界隔绝开
来。这一点既然办不到,他
只得采用结束自己生命的办
法,免得自己看到事态朝他
不喜欢的方向发展。表面上
他是为妹妹而死,实际上则
是为家庭的没有前途而亡。
归根结底,康普生一家的种
种不幸都是庄园主祖先造孽
的恶果。蓄奴制固然损害了
黑奴,它也给奴隶主阶级及
其后裔种下了祸根。
……
“神话模式”是福克纳在
创作《喧哗与骚动》时所用
的另一种手法。所谓“神话
模式”,就是在创作一部文
学作品时,有意识地使其故
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
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
。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就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
修纪》的神话模式,艾略特
的《荒原》则套用了亚瑟王
传说中寻找圣杯的模式。在
《喧哗与骚动》中,三、一
、四章的标题分别为1928
年4月6日至8日,这三天恰
好是基督受难日到复活节。
而第二章的1910年6月2日
在那一年又正好是基督圣体
节的第八天。因此,康普生
家历史中的这四天都与基督
受难的四个主要日子有关联
。不仅如此,从每一章的内
容里,也都隐约可以找到与
《圣经》中所记基督的遭遇
大致平行之处。但是,正如
乔伊斯用奥德修的英雄业绩
反衬斯蒂芬·德迪勒斯的软
弱无能一样,福克纳也是要
以基督的庄严与神圣使康普
生家的子孙显得更加猥琐,
而他们的自私、得不到爱、
受挫、失败、互相仇视,也
说明了“现代人”违反了基督
死前对门徒所做的“要你们
彼此相爱”的教导。
福克纳运用这样的神话
模式,除了给他的作品增添
一层反讽色彩外,也有使他
的故事从描写南方一个家庭
的日常琐事中突破出来,成
为一个探讨人类命运问题的
寓言的意思。这个问题离题
较远,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最后想就译文所加的注
作一说明。为了帮助中国读
者理解本书,译者根据有关
资料与个人的理解加了几百
个注,可能有理解不妥之处
,也可能过于烦琐。读者初
次阅读时可以先不看注,以
免破坏自己的第一印象。
写于1983年8月6日
订正于2012年12月8日
导语
马尔克斯、帕慕克、莫言、余华的文学导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代表作,李文俊经典译本。
世界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重要小说之一。
为了推荐《喧哗与骚动》,萨特写了整整一本书。
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
在《牛津美国人》评选的“有史以来最佳美国南方小说”中,排名第三。
在西班牙《国家报》评选的“100位西班牙作家最喜爱的书”中,排名第八。
这个世界犹如四个乐章的交响乐,由痴傻的、敏感的、冷酷的和温暖的人共同演奏。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书后附有福克纳年表,帮你五分钟了解文学大师的一生。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心目中,他是这个
真正悲剧时代的剧作家。
——加缪
每当我重读他的作品,
我都愈加相信,他的作品是
“小说写作技巧大全”,足以
媲美伟大的古典作品。
——略萨
精彩页
1910年6月2日
窗框的影子显现在窗帘上,时间是七点到八点之间,我又回到时间里来了,听见表在嘀嗒嘀嗒地响。这表是爷爷留下来的,父亲给我的时候,他说,昆丁,这只表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我现在把它交给你;你靠了它,很容易掌握证明所有人类经验都是谬误的reductoabsurdum,这些人类的所有经验对你祖父或曾祖父不见得有用,对你个人也未必有用。我把表给你,不是要让你记住时间,而是让你可以偶尔忘掉时间,不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时间上面。因为时间反正是征服不了的,他说。甚至根本没有人跟时间较量过。这个战场不过向人显示了他自己的愚蠢与失望,而胜利,也仅仅是哲人与傻子的一种幻想而已。
表是支靠在放硬领的纸盒上的,我躺在床上倾听它的嘀嗒声。实际上应该说是表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来。我想不见得有谁有意去听钟表的嘀嗒声的。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你可以很久很久都不察觉嘀嗒声,随着在下一秒钟里你又听到了那声音,使你感到虽然你方才没有听见,时间却在不间断地、永恒地、越来越有气无力地行进。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里,你可以看见耶稣在彳亍前进,很像。还有那位好圣徒弗兰西斯,他
称死亡为他的“小妹妹”,其实他并没有妹妹。
透过墙壁,我听到施里夫那张床的弹簧的咯吱咯吱声,接着听到他趿着拖鞋走路的沙沙声。我起床,走到梳妆台前,伸手在台面上摸索,摸到了表,把它翻过来面朝下,然后回到床上。可是窗框的影子依然映在窗帘上,我差不多能根据影子移动的情形,说出现在是几点几分,因此我只得转过身让背对着影子,可是我感到自己像最早的动物似的,脑袋后面是长着眼睛的,当影子在我头顶上蠕动使我痒痒的时候,我总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养成的这样一些懒惰的习惯,以后总会使你感到后悔。这是父亲说的。他还说过:基督不是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他是被那些小齿轮轻轻的咔嚓咔嚓声折磨死的。耶稣也没有妹妹。
一等我知道我看不见影子了,我又开始琢磨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说过,经常猜测一片人为的刻度盘上几根机械指针的位置,这是心智有毛病的征象。父亲说,这就像出汗一样,也是一种排泄。我当时说也许是吧。心里却是怀疑的。心里一直是怀疑的。
如果今天是阴天,我倒可以瞧着窗子,回想回想对于懒惰的习性,父亲又是怎么说的。我想,如果天气一直好下去,对他们在新伦敦的人来说倒是不错的。天气有什么理由要变呢?这是女人做新娘的好月份,那声音响彻在她径直从镜子里跑了出来,从被围堵在一个角落里的香气中跑了出来。玫瑰。玫瑰。杰生·李奇蒙·康普生先生暨夫人为小女举行婚礼。玫瑰。不是像山茱萸和马利筋那种贞洁的花木。我说,我犯了乱伦罪了,父亲,我说。玫瑰。狡猾而又安详。如果你在哈佛念了一年,却没有见到过划船比赛,那就应该要求退还学费。让杰生去念大学。让杰生上哈佛去念一年书吧。
施里夫站在门口,在穿硬领,他的眼镜上泛出了玫瑰色的光泽,好像是在洗脸时把他那红红的脸色染到眼镜上去了。“你今天早上打算旷课吗?”
“这么晚了吗?”
他瞧瞧自己的表:“还有两分钟就要打铃了。”
“我不知道已经这么晚了。”他还在瞧他的表,他的嘴在嗫动。“我得快些了。再旷一次课我可不行了。上星期系主任对我说——”他把表放回到口袋里。我也就不再开口了。
“你最好还是赶快穿上裤子,跑着去,”他说完,便走出去了。
我从床上爬起来,在房间里走动着,透过墙壁听他的声音。他走进起坐室,朝门口走去。
“你还没有穿好?”
“还没有。你先走吧。我会赶来的。”
他走出去了。门关上了。走廊里传来他那越来越微弱的脚步声。这时我又能听到表的嘀嗒声了。我不再走来走去,而是来到窗前,拉开窗帘,看人们急匆匆地朝小教堂奔去,总是那些人,挣扎着把手穿进逐渐张大的外套袖管,总是那些同样的书和飘飞的翻领向前涌去,仿佛是洪水泛滥中漂浮的破瓦碎砖,这里面还有斯波特。他把施里夫叫作我的丈夫。啊,别理他,施里夫说,要是他光会追逐那些骚娘们,那跟我们又有什么相干。在南方,人们认为自己是童男子是桩丢脸的事。小青年也好。大男人也好。他们都瞎吹。因为女人认为童贞不童贞关系倒不大,这是父亲说的。他说,童贞这个观念是男人而不是女人设想出来的。父亲说,这就跟死亡一样,仅仅是一种别人都有份的事儿,我就说了,光是相信它也是没什么意思的,他就说,世界上一切事情之所以可悲也正在于此,还不仅是童贞的问题,于是我就说,失去贞操的为什么不能是我,而只能是她呢,于是他说,事情之所以可悲也正在于此;所有的事情,连改变它们一下都是不值得的,而施里夫说,他不就是光会追逐那些小骚娘们吗,我就说,你自己有妹妹没有?你有没有?你有没有?
P95-9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