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情韵开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永威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情韵开州》是一本散文集。全书收录了四十余篇文章,一则展现故乡的人文风情,呈现作者与故乡的深厚情怀;二则将身边的人和景结合起来,以小见大,括了作者对故乡的所有印象。作者围绕故乡开州的山、河、湖、园等自然风光状物、抒情、言志,围绕开州人文、风情、习俗等抒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他写盛山、雪宝山、五宝山、南山,写汉丰湖、竹溪、月潭公园、花盐井,写开州的春夏秋冬,写公车上书六举子,写唐代盛山诗,写爷爷长长竹烟袋里的袅袅烟雾、父亲嘴里一串串的童话、妈妈手底下浓浓的年味,等等,字里行间,用情之深,抒情之切。故乡,是作者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依附。静静的山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蜿蜓的石板路、暮归的黄牛、炫彩的朝阳、醉人的晚霞、平静的湖面、古寺的梵音、茂密的公园、高耸的石塔,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铺陈开来,开州便成了曲悠扬的清笛,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开州便成了一抹皎皎的月光,总是让人心动不已;开州便成了一首歌,总是让人如痴如醉;开州便成了一首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作者简介 王永威,男,重庆市开州区人,1970年出生,大学文化,研究馆员,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重庆市开州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重庆市开州博物馆馆长、重庆市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重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巴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开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开州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永远的盛山》《开州对联集成》《开州博物馆》《帅乡帅湖·开心开州》《百年百诗》《开州古韵》(上下册)等书籍。 目录 开州如画 有一个故事——叫开州 醉美开州 印象开州 大美开州 开州名片 三里水润话开州 开州之春 开州之夏 开州之秋 开州之冬 开州博物馆 湖山如歌 汉丰湖的美丽在波光中蔓延…… 汉丰湖之春——立体之色 夏夜漫步汉丰湖 走出朦胧的夜色 海棠依旧 暗香浮动 雪宝山——灵动的童话 汉丰短吟 初春的月潭公园 盛山如歌 徜徉南山 天水飞瀑 “仙女洞”寻踪 乡语如梦 无法割舍的故乡情愫 迷人的花盐井 老屋·老井·老树 记忆啸洞子 五宝山行 十里竹溪醉三月 桃花岛上红似锦 凤山奇观 别有洞天小园村 金竹坪随想 杨柳关,那片血红…… 静谧的桃溪河 “汉丰八景”今安在? 寄情如薰 刘帅故里·丰盛开州——开州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三月春光浓似酒——《开州文旅》创刊词 蓬勃之夏——《开州文旅》夏季刊卷首语 盛山,开州人抹不去的情韵 人淡如茶 开州古桥 渐行渐远的开州年味 闲话开州春节 逍遥开州——开州夏季旅游推介词 盛山植物园记 索“史”溯“源”铸精神——《人文开州》系列丛书总序 后记 序言 愿盛山之花依然盛开 王川平 一 十多年前,主政开县的 同志邀请我为建设开县博物 馆谋划时,的确面临着“过 去”与“未来”的两大问题。 首先是命名问题。按照当时 的行政区划,它是重庆市开 县,称开县博物馆天经地义 。但未来它仍是开县吗?随 着城市化进程,它将晋升为 重庆市某区,但会称什么区 呢?我相信“过去”。当年唐 高祖颁名开州,如不出意外 ,应该称“开州区”吧。那博 物馆就定名“开州博物馆”。 至于选址,我相信“未来”, 随着三峡蓄水,汉丰湖一定 是美丽的!就定在湖畔吧。 此后又过去了七八年, 一切如愿。 所以2022年国庆长假中 ,开州博物馆馆长王永威用 手机发来《情韵开州》书稿 ,要我写序,我即刻答应了 。我亦与开州有缘、有情。 不是吗? 二 永威生于开州,长于开 州,对开州感情深厚。在他 的散文中,处处流淌着对故 乡山水人文的情意。他写盛 山、雪宝山、五宝山、南山 ,写汉丰湖、竹溪、月潭公 园、花盐井,写公车上书六 举子,写唐代盛山诗,等等 等等,字里行间,那一份对 家乡的爱意自然流淌其间。 作家在这部散文集中不厌其 烦地用花、用梦、用诗、用 情、用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 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由此可 见他用情之深。我最喜欢的 是他把家乡比作老酒,比较 贴切、有味,粗品细品,愈 品愈浓、愈烈。 永威生长在开州一个地 图上找不到的点,山村名为 刘家梁。在一个有月亮的雪 夜,他带着家人回到了那个 点,似乎是去团年。他想到 儿时堆雪人的情景,闪回到 悄悄把小雪球放进小姑娘衣 袋的画面……原以为他会顺 着这个思绪深入挖掘下去, 但笔锋到此却戛然而止,后 面的文字又把思绪拽回到现 实中了。真心希望作者往深 处走走,往细处走走,往走 心的地方走走。希望能多读 到这样的文字。总之,希望 姓王的永威多回刘家梁那个 生你的小山村。 三 开州是个很了不起的地 方。 石器时代有人劳作,铜 器时代有国名巴,铁器时代 好运连连,机器时代英杰辈 出。一千八百年前,后主刘 备置县名汉丰。唐武德元年 ,高祖置开州。汉、唐两代 ,由汉丰县而开州,丰饶是 它的实力,崇文重教则是它 实力的核。公车上书的全国 举子中,有六名是开县举子 。这是一次意外的年检,检 测出了开县的这个“核”。由 汉丰县到开州,再到开县, 再到重庆市开州区,多少文 武才杰,不胜枚举。但我的 思绪总离不开有唐一代,不 是因为它让开州获得名分和 实惠,而是关于开州盛山的 诗坛佳话和文坛盛事。唐次 的《盛山唱和集》、韦处厚 的《盛山十二诗》,得到了 几乎整个诗坛人物的唱和, 特别是政坛诗文领袖权德舆 的《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 的记录与赞许,几乎搅动了 中唐文坛。开州盛山,即是 中唐的诗文之山,有《全唐 诗》与《全唐文》为证。开 州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啊! 开州多才子。永威在工 作之余,唱唱赞美家乡的情 歌,他唱得自然婉转,唱得 情深意浓。这也是盛山上开 出的一朵小花。愿盛山之花 依然盛开。 2022年国庆休息中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重庆作协荣誉副主席) 导语 《情韵开州》展现了五彩斑斓的开州历史面貌、城乡景观、民风民俗、新旧变迁等等,在写作手法、叙事视角、思想内涵、风格特征等方面,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他饱蘸浓墨,用满腔挚爱展开州的灵山秀水,颂开州的厚重风物,激情澎湃,文字洗练,时见金玉断裂之声,给人断金切玉之感,实为散文妙品。 后记 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 云、弯弯的月亮;静静的山 村、青青竹林、潺潺的小溪 、窄窄的小桥、蜿蜒的石板 路、暮归的黄牛;炫彩的朝 阳、醉人的晚霞、横空的彩 虹;平静的湖面、古寺的梵 音、茂密的公园、高耸的石 塔、繁华的街道、摩登的高 楼;诗人的吟咏、伟人的足 迹、英雄的正气;榨坊的喷 喷芳香,田间的嘎嘎水车, 砖窑的熊熊烈火,新年的啪 啪鞭炮……这就是我故乡诗 意的轮廓。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 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 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然 而,在我心里,故乡就是那 醇香甘洌的老陈酒,瑶池玉 液,历久弥香;故乡就是那 一杯色泽银绿的千年龙珠茶 ,滋味鲜爽,唇齿留香;故 乡就是儿时那一本扣人心弦 的小人书,精彩纷呈,百看 不厌。 故乡,故乡究竟是什么 ?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 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 块基石,故乡是一张用心拍 下的炫彩照片。有一首歌这 样唱道:“走遍天下的路, 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 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 有人曾经说过:“心之所至 ,即为故乡。”这也许就是 对故乡情结的最好诠释吧。 在我看来,爱自己的故乡是 不需要借口的,更不需要理 由,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 方,是我永远的根、永远的 魂。 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一待就是几十年,见证着我 们的快乐,记录着我们的成 长,有失望,有叹息,更有 坚持。没有“江上春风留客 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 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 愁”的愁绪,却多了“但使主 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的真切感受。 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 无论是寒星还是明月,笔下 的一切都是那么有味道、那 么的温暖:低吟的汉丰、如 歌的盛山、醉美的三江三里 、迷人的花盐井、神秘的雪 宝山、禅意五宝山、奇景凤 山、记忆啸洞子;初春的月 潭公园、仲春的十里竹溪、 盛夏的汉丰湖、秋日的湿地 彩林、隆冬的雪宝山;还有 爷爷长长竹烟袋里的袅袅烟 雾,还有父亲嘴里一串串的 童话,还有妈妈手底下浓浓 的年味…… 一路走来,山依旧青翠 ,水依旧清澈,阳光依然明 媚。一路走来,故乡依旧是 我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 ,灵魂的依附。即使没有看 到青山吐翠,即使无法听到 溪水潺潺,即使没有嗅到荷 花的清香……只要偶尔翻看 过去的文章,那随风缓缓的 白云、那充满诗情画意的青 山、那清澈见底的湖水,还 有那醇厚朴实的乡亲……就 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水墨风景 画。 花一直在开,不管开得 是否明艳,或者芳香,实是 悄然绽放、无意张扬,却也 未曾断过。对故乡的热爱, 一直没有削减,对故乡的歌 颂,一直在持续,无论是值 得珍藏的瞬间,无论是需要 传播的美景,也无论是可以 传承的历史,我都愿意不遗 余力地去为故乡做点什么, 我愿意用我的笔去让我的故 乡像花一样绽放,把最绚丽 的花朵无私地奉献给读者, 把无尽的芳香留给游客! 我本来对结集出版个人 散文集没有急切的期盼,今 年春节,有个文友告诉我, 这几年读过、听过我很多的 散文,尤其是写开州的散文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告诉我,在我的笔下:开 州是一曲悠扬的清笛,总是 让人魂牵梦绕;开州是一抹 皎皎的月光,总是让人心动 不已;开州就是一首歌,总 是让人如痴如醉;开州就是 一首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开州在我心里就是 曲中最美妙的、月光中最迷 人的、记忆中最鲜活的,似 画不是画,似梦又非梦,人 似在画中。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一人一物都早已融人我的生 命里,这一份根植于骨子深 处的故土情结,总是催促着 我,要为它做点什么。也许 就是这个潜意识的意念,让 我终于没能经受起友人的蛊 惑,萌生了选择写故乡景物 的部分散文结集出版。 王永威 癸卯年初春于竹影轩 精彩页 醉美开州 山是滴翠之山,水是毓秀之水,城是灵动之城,青砖灰瓦到流光溢彩,苍古厚重到清亮秀丽,一切皆在醉美中铺展。 这是一个汉代因物产丰盈而得名汉丰的丰硕之地,这是一个唐代因民物雍熙而得名开州的繁盛之地。这是一座因《盛山十二诗》名噪长安的文化名城,这是一座因流放盛唐名人重臣而辉煌的历史古城,这是一座因三峡工程而扬名的滨湖新城。这里的一切都在历史的足迹中镌刻,这里的一切都在时代的呼唤中苏醒,这里的一切都在醉美的画卷中展开…… 开州之美,美就美在她那巴人清酒般香醇浓烈的千年文化沉淀,让人为之一惊三叹,久久陶醉。回溯故城,盛山堂、芙蕖书院、李家祠堂、沈家公馆、绣衣石榻、少卿坊,以及依稀可见的明城墙、古城楼、古街巷、古民居、古寺庙、老茶馆……无不诉说着小城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大邑殷商,巴人拓疆征战余家坝,铜剑铁矛随江达;锦绣大汉,一寸山河一寸金,铜马青瓷映旺兴;动荡建安,富比王侯安如山,尝橘品茗汉丰县;盛世唐朝,盐茶古道秦巴路,寻古犹闻汉唐风。“博学有高名”的少年才俊杜易简;书法章奏为羽仪的散文大家唐次;“四部”尚书、太子太保柳公绰;博涉经史、勤于著述的一代名相韦处厚;铲除权阉的宰相宋申锡。杜甫、韩愈、白居易、张籍……这些历史名人都与这座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照亮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天空。唐代进士崔冲、李潼,明代光禄寺少卿汪瀚,清代一门两进士陈垄和陈昆,同窗两高官李宗羲和沈西序,抗日少将王润波,红岩十四英烈,一代军神刘伯承等,则是这块土地孕育的骄子,为这座悠悠千年古城增添了璀璨的光华。 开州之美,美就美在她那川渝妹子般风情万种的传统文化,让人为之折服倾倒,沉醉不知归路。不要说她那巧夺天工的外圆内方的双环形开州故城,不要说她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种小吃美食,也不要说她那被叹为天籁之音的满月山歌和劳工号子,单单她那包容宽厚的民俗活动,就精彩纷呈、魅力无穷。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上九登高”,让整个开州的人每到正月初九都向自己认为的高处出发,相互追逐、相互竞争、相互祝福。开州人用这种积极进取的方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吉祥、步步高升,尽显开州人开拓、开放的进取精神。而九龙山威灵寺的庙会、温泉古镇的斗亮、水韵厚坝的虫虫蚂蚁梭、汉丰街道的龙舟赛、故城元宵灯会……也各具特色,同样充满着浓浓的乡野气息,让你如痴如醉。 开州之美,美就美在她那波澜壮阔犹如史诗般的革命历程,让人为之激情澎湃,醉酒当歌。自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在这一块土地上,开明开放勇敢的开州人就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大舞台,“公车上书”六举子、辛亥革命的风起云涌、浴血奋战的“抗日烽火”、争取民主自由的解放战争,无一没有开州人的身影。刘伯承、王润波、王雨青等老一辈革命家,谱写了一页页惊天动地的历史篇章。这片土地,以红色为底色,以悲壮凄美为主旋律,黄葛古道、杨柳关红军战壕遗迹,无不留下了当年深深的红色印记,至今仍感天动地,令人荡气回肠。 开州之美,还美在她那如诗如画般秀丽多姿的山山水水,让人为之神怡心醉,流连忘返。南河、东河、浦里河、澎溪河、桃溪河及其纵横交错的支流,滋养着这块热土,哺育着这方人民。童话般的雪宝山,书墨琴韵的盛字山,大地雕刻般的九龙山梯田;杜光庭笔下的“神仙之府”仙女洞,璀璨汉丰湖……这些都是大自然对开州的慷慨馈赠。正因为这些,清代威远名士罗珍陶醉于这里的山山水水,在游历开州山水沟壑后慨叹道:“山可以无栈道,水可以无三峡。”有“百代文宗”之名的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也因此发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的慨叹。P5-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