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共广东简明历史(1921-2021)/红色广东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作者 |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事件为轴,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广东萌芽、发展、壮大、改革的历程,以及带领全省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展现广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目录 第一章 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广东对五四运动的响应 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地方党报《广东群报》的创办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发动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的召开 海陆丰农潮的突起 第一次全同劳动大会的举办 第二章 中国大革命中心的形成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中央南迁与中共三大的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奠基 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办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举办 平乱讨逆的胜利 两次东征的发起 省港大罢工的爆发 叶挺独立团的先遣北伐 第三章 土地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广州起义的爆发 三河坝的坚守 海陆丰苏维埃的创建 刑场上的婚礼 红色娘子军的建立 秘密交通线的开辟 南雄水口战役的胜利 万里征途第一站 第四章 华南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广东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粤港抗战文化的兴起 同乡服务团对抗战的支持 曾生王作尧部队的“东移” 秘密大营救的完成 南委和粤北省委事件的应对 华南抗日纵队的壮大 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建立 第五章 为广东的解放而斗争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东纵北撤的完成 大湖狮子脑战斗的胜利 广州“五卅一”运动的发动 粤东起义的策动 民主人士北上的接送 赣州会议的召开 阳江同歼战的实施 海南岛的解放 第六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历史慨说 要事本末 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创建 对抗美援朝的鼎力支持 华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 以人民币驱逐港币的斗争 广东十三县土地改革的试点 农村退社风潮的妥善化解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历史慨说 要事本末 首届广交会的创办 陶铸为“反瞒产”公开道歉 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研读 清远“洲心经验”的探索 中央广州工作会议的召开 知识分子的“脱帽加冕” 粤港澳边境小额贸易的开展 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 第八章 从抵制内乱走向历史转折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广东文化名人被批斗 周恩来对广交会的力保 农业学大寨在广东的推开 广东“小三线”的建设 广东教育革命的展开 人民对“文革”的抵制 侨务政策的落实 习仲勋对粤东三区的调研 第九章 改革开放先走一步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由来 广东三个经济特区的创建 中外合资合作高级宾馆的兴建 广东财政大包十的实行 广东“清远经验”的推广 广东物价闯关的起步 对农村雇工经营的支持 对走私贩私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 基建“以桥养桥”新模式的打造 广东“三来一补”企业的兴起 第十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广东“珠江模式”的崛起 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 “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实现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拍卖 珠江三角洲“民工潮”的出现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办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对外贸易第一大省的锻造 广州“中华第一街”的打造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追赶亚洲“四小龙”战略的实施 珠海科技重奖的兑现 分税制改革的贯彻 顺德产权制度改革的试验 地方“立法试验田”的推进 亚洲金融危机的应对 国有企业“攻坚之役”的发起 共同富裕典型南岭村的腾飞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历史慨说 要事本末 对非典疫情的抗击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启动 厂州大学城的建设 文化体制改革的拓展 对汶川灾区的援建 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再起航 广东扶贫“双到”的推进 广东“腾笼换鸟”的实施 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第十三章 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中央对广东的殷切希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 区域协调发展的持续发力 高水平生态环境的打造 小康路上的精准脱贫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自我革命的扎实推进 第十四章 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历史概说 要事本末 改革发展新蓝图的擘画 广东“1+1+9”的提出与完善 自南贸易试验区的创建 华为企业创新的逆风猛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肇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 广东“三大攻坚战”的胜利 抗击新冠疫情的广东担当 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打造 后记 序言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 年大党风华正茂。习近平总 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 会上指出: “我们党的一百 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 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 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 辟未来的一百年。”翻开风 云激荡的百年党史,一代又 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 和生命浸染了党旗国旗的鲜 亮红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 历史篇章,铸就了彪炳史册 的丰功伟绩。一百年来,党 的红色薪火代代相传,革命 精神历久弥坚,红色基因已 深深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 之中,成为我们党坚守初心 、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 广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不仅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 源地,也是国内最早传播马 克思主义、最早成立共产党 早期组织的省份之一。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历程中 ,广东党组织在中共中央的 领导下,发动、组织和领导 广东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广泛 而深远的革命斗争。1921 年,广东党组织成立后,积 极开展工人运动、青年运动 ,并点燃农民运动星火。第 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连续在广州召开,全国工人 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华全 国总工会在广州诞生。中国 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促进 了全国团组织的建立、发展 。在“农民运动大王”彭湃领 导下,农潮突起海陆丰影响 全国。 1 923年,中共中央机关 一度迁至广州,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 召开,推动形成了第一次国 共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 合战线,掀起了大革命的洪 流。随后,在共产党人的建 议下,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 ,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为军校 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作出 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也 从黄埔军校开始探索从事军 事活动。在共产党人的提议 下,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 开办,先后由彭湃、阮啸仙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主持, 红色火种迅速播撒全国。1 925年,广州和香港爆发省 港大罢工,声援五卅运动, 成为大革命高潮时期一个十 分引人注目的重要斗争。1 926年,在统一广东革命根 据地后,国民革命军在广州 誓师北伐,以共产党员为骨 干的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所 向披靡,铸就了铁军威名。 在北伐战争胜利推进的同时 ,广东共产党组织和党领导 的革命队伍迅速扩大和发展 ,全省工农群众运动也随之 进入高潮。 1 927年“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以后,广东共产党组织 在全国较早打响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血腥屠杀的枪声,广 州起义与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人民 军队的伟大开端。随后,广 东党组织积极探索推进工农 武装割据,在海陆丰建立第 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并率 先开展土地革命,开启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 重大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 ,广东中央苏区逐步创建和 发展起来,为中国革命的发 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93 1年,连接上海中共中 央机关与中央苏区的中央红 色交通线开辟,交通线主干 道穿越汕头、大埔,成功转 移了一大批党的重要领导, 传送了重要文件和物资,成 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红 色血脉。1 934年,中央红 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长征, 广东是中央红军从中龙苏区 腹地实施战略转移后进入的 第一个省份,中央红军在粤 北转战2 1天,打开了继续 前进的通道,成功走向最后 的胜利。留守红军在赣粤边 、闽粤边和琼崖地区进行了 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高举 红旗永不倒。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 中央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 方局十分重视和加强对广东 党组织的领导,选派了张文 彬等大批干部到广东工作。 日军侵入广东以后,广东党 组织奋起领导广东人民开展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成立了 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 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和韩 江纵队等抗日武装,转战南 粤辽阔大地,战斗足迹遍及 70多个县市。华南敌后战场 成为全国三大敌后抗日战场 之一,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 日武装被誉为华南抗战的中 流砥柱。香港沦陷以后,在 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周恩来等 人的精心策划安排下,广东 党组织冲破日军控制封锁, 成功开展文化名人秘密大营 救,将800多名被困香港的 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及 家眷、国际友人等平安护送 到大后方,书写了抗战史上 的光辉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 中央的领导下,华南地区大 力开展武装斗争,开辟出以 广东为中心的七大块游击根 据地,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琼崖纵队、粤赣湘边纵队 、闽粤赣边纵队、桂滇黔边 纵队、粤中纵队、粤桂边纵 队和粤桂湘边纵队等人民武 装,其中仅广东武装部队就 达到8万多人,相继解放了 广东大部分农村,在全省1 /3地区建立起人民政权, 为广东和华南的解放创造了 有利条件。在广东党组织的 配合下,人民解放军南下大 军发起解放广东之役,胜利 的旗帜很快插遍祖国南疆。 革命烽火路,红星照南 粤。广东见证了中国共产党 从新生到大革命、土地革命 ,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等革命斗争全过程。其间,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朱德、邓小平、叶剑英、彭 德怀、刘伯承 导语 广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不仅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国内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省份之一。 本书以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的方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活动,为了解地方党史、更好学习党史国史提供宝贵史料。 后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 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为 了进一步发挥党史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党史 学习教育提供能全面又简明 地反映广东地方党史的高质 量读本,中共广东省委党史 研究室组织研究人员,在 2011年编写出版的《中共 广东历史简明读本》的基础 上,进一步突出党史的主题 主线、重点内容和落实“一 突出两跟进”的要求,重新 编写了《中共广东简明历史 (1921—2021)》。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努 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精神 ,坚持运用正确的党史观来 进一步梳理分析广东党组织 的百年历程和重要经验,坚 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 一从而力求体现准确反映历 史的基本状况,提供一本有 质有文、可信可读的纪事本 末体的通史类党史简明读本 。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 室十分重视本书的编写工作 ,组织精干力量开展项目攻 关。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 建伟主持了全书编写工作, 主审了书稿。研究室副主任 王涛负责具体的编写任务, 拟定纲目,统稿定稿。各位 执笔人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 研究成果,在《中共广东历 史简明读本》基础上做了调 整、修改和补充,并按照新 的要求增写了部分内容。《 中共广东简明历史(1921. _2021)》各章初稿写作分工 如下:孙莉娜负责一至五章 ,胡耿负责六至八章,王莹 负责九至十二章,周珺负责 十三至十四章。 广东人民出版社十分支 持和重视本书的出版和发行 工作,有关编辑人员提供了 优质的编、审、校服务;《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原 书的各位参与者和撰稿人, 曾付出了辛勤的工作并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一并表 示感谢! 由于编写者水平所限和 掌握的资料有限,书中难免 存在一些不当和不周的地方 ,期待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 建议。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 室 2021年4月 精彩页 中国从封建末世进入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伴随着外国列强入侵的隆隆炮声,西方殖民主义者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为所欲为。地濒南海的广东,首当其冲,受害最烈。不甘屈辱、富于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奋袂而起,掀起了反对侵略和禁绝炯毒的斗争。1839年6月3日,在广东虎门镇口村前的海滩上,林则徐正气浩然,指挥销炯,将从英国商人手中查缴的230多万斤鸦片投入销炯池。虎门销炯是中同人民反抗侵略、抗侮雪耻的壮举。然而,侵略者不甘心丧失他们的在华利益,竟悍然动用武力,于1840年对中圉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抗击,在广东东莞虎门、广州三元里等地,侵略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由于清政府腐朽软弱,中国在这次鸦片战争中惨遭败绩,侵略者以其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为“扶华夏之将倾,拯斯民于水火”,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前仆后继地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太平天同的农民革命、鼓吹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运动相继而起。在这些重大的斗争事件当中,有许多是在广东发生的。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一场新的革命运动义拉开了帷幕。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却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随着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一幕幕闹剧的相继发生,旧巾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并没有改变,列强争夺、军阀混战的局面也并没有改变。由上可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问,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或为挽救民族的危亡,或为应对政治的危机,均作了试图改变中国命运和境遇的种种努力,而且各种改革巾国社会的政治主张也都曾经试验过了,却都未能获得成功。 中国社会强烈呼唤着一个新阶级出现,也急迫期盼着一个新政党诞生。广东是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的诞生地。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逐步侵入广东。他们不仅输出商品,而且还在广州、香港投资办企业。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兴建了柯拜船坞公司。此后,越来越多外商到广东开办工厂。他们雇用中国工人,从事近代工业生产,因而产生了广东也是全国的第一代产业lT人。到1920年,省港工人总数已达到五六十万人,其中近代产业工人30万左右。广东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及其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广东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工会组织活动和工人罢工斗争也随之开展起来。广东工人阶级因深受剥削和压迫,为求自身生存、自南和平等,经常奋起反抗,罢工斗争连绵不断,广州和香港也就成为工人运动开展较早、较为活跃的地区。为适应斗争的需要,曾出现过一些初期的工人组织。至1919年,仅广州一地就有工会组织26个。然而,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这些工人组织还处于秘密结社或封建帮会势力的影响之下。尽管这些组织从未间断地开展斗争,有时也取得了胜利,但斗争的目的不是变革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斗争规模也不是很大,而且分散孤立,缺乏鲜明的阶级意识,在社会上也尚未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历史经验证明,当丁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的时候,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民族和阶级的压迫。工人阶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在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够肩负起其历史使命,发挥其自身的革命作用。 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潮传播较早的一个地区。孙中山、朱执信等都接触和介绍过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政衡》等报刊传入广州,广东本地也出版了许多进步报刊,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1月23日,《广东中华新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并介绍了苏俄政府的各项革命措施和社会状况,在广东民众中引起一定关注。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