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设计隐私权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隐私权。 本书介绍了设计隐私权的概念、产生、发展、现状,以及为实施设计隐私权应当采取的各种措施;分析了设计隐私权在生命记录、远程家庭护理和社交媒体等领域中的适用;认为我国法学界应关注设计隐私权理论,并借此对信息性隐私权提供事前保护。本书还通过司法判例对设计隐私权进行了说明。 本书内容新颖,理论前沿,案例丰富,适合民法学者、律师和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师生阅读,对我国立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民安,男,湖北黄冈人。199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著名民法学家和商法学家,精通英文,熟悉法文。曾在《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民商法论丛》、《中外法学》、《当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等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先后出版专著《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公司法的现代化》、《商法总则制度研究》、《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侵权法上的替代责任》、《无形人格侵权责任研究》以及《法国民法》;主编出版了《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1)》、《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2)》和《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民商法系列教材(3)》。主编系列出版物《民商法学家》、《侵权法报告》和《21世纪民商法文丛》,其中《民商法学家》和《侵权法报告》每年各出版一卷,《民商法学家》迄今已出版了11卷,《侵权法报告》迄今已出版了8卷。无论是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所出版的学术著作均得到中国民商法学界学者广泛的援引,是中国民商法学界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对中国的民商事立法、民商事司法和民商事学说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 目录 第一编 设计隐私权和设计隐私权法 论设计隐私权的起源、含义和前景 一、导论 二、设计隐私权的背景 三、设计隐私权的起源(1996—2001年) 四、隐私增强技术 五、隐私增强技术之外的“别样天地” 六、设计隐私权概念的发展过程(2001—2009年) 七、将重心转移到实际成果和结果方面 八、设计隐私权的应用 九、设计隐私权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十、建立设计隐私权的七项基本原则 十一、设计隐私权已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十二、结语 设计隐私权:领导、方法与结果 一、导论 二、不断演变的隐私背景 三、设计隐私权的起源与演变 四、设计隐私权的基本原则 五、未来的挑战 六、结语 关于设计隐私权法的阐析 一、导论 二、作为法律的设计隐私权 三、设计隐私权法的解释 四、结语 构建设计隐私权 一、导论 二、设计隐私权原则和技术 三、案例研究 四、设计隐私权和工程实践 隐私权法的虚假承诺 一、导论 二、隐私权法的社会实践 三、日渐式微的隐私权法 四、重现隐私权法昔日的承诺 五、结语 促使设计隐私权实施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导论 二、缩小问题的范围 三、无人不知的设计隐私权 四、设计隐私权和规范设计 五、在法律和技术之间架起桥梁 六、微观技术性设计要素 七、设计隐私权技术 八、设计要素和设计隐私权技术强强联合 九、究竟谁才是设计隐私权系统中的用户 十、结语 论设计隐私权的规范和调整 一、导论 二、隐私增强技术和设计隐私权 …… 第二编 当今两大法系国家的设计隐私权 第三编 设计隐私权的原则和功能 第四编 设计隐私权的适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