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凤凰花开的学校》是儿童文学作家、昆明市文联签约文艺家马嘉全新创作的长篇现实题材小说,也是2019年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之一。作为签约文艺家,对文艺繁荣有着榜样和标杆作用;作为作协重点项目,作品在题材上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性,立意高远。 翻开此书,很难不被书中浓浓的民族风情、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孩子所吸引。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居住地,家庭背景也大为不同,但大部分都是贫困或打工家庭的孩子。在老师无私的帮助和培育下,他们不但亲身体会到了“教育改变人生”的道理,还目睹了自己的家庭逐渐脱贫转富的过程。其中小主人公美焕的遭遇,既让人揪心、感动,又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和希望。 山区小学——凤凰花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值得我们铭记,因为他们演绎了有泪有笑的校园青葱岁月,演绎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美好岁月,更展现了国家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迈向幸福生活的不凡成就。 作者简介 马嘉,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生日树》《空气穿着隐身衣》等多首童谣获全国第五届童谣征集优秀奖、“华文杯”世界华语童谣大赛优胜奖、云南省童谣征集评选一等奖、“巴渝儿歌报”擂台赛优胜奖及“十佳儿歌”奖;《五线谱》《逮阳光》《喂海鸥》等入选全国优秀儿歌集《中国儿歌大系》《中华是我家》及各种选本,并进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推荐书目《读读童谣和儿歌》、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等。出版儿歌集《昆明新童谣》《幼儿新童谣》,《昆明新童谣》获昆明市第四届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茶花奖”。另发表散文、诗歌、童话、小说、剧本若干。 目录 第一章 美焕上学记 第二章 咪瑞和咪欢 第三章 “独行侠”阿保 第四章 伊胡的遭遇 第五章 美焕离乡 第六章 阿倮变形记 第七章 伊胡重拾信心 第八章 班花朵香 尾声 毕业季 导语 少见的刻画当前教育背景下多民族混居地小学生生活图景的儿童小说,对少数民族风情、美食、服饰和节日有细致刻画,对国家的助学政策等有通俗解读。 展现山区老师无私奉献、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真实事件,以及山区孩子奋发图强、坚忍不拔跟上同龄人的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中呈现的现实生 活是如此丰饶,对多数人 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其中 又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孩 子们都要通过接受教育来 成长为有用之人。这是一 个朴素的现代理念,而它 的实现却有可能面临各种 各样的困境。摆脱困境的 过程,往往能够反映出时 代缩影、人心变化,这正 是这部小说能够打动我们 的原因所在。在丰富的现 实生活面前,一切技巧都 会失去作用,唯有真心可 以流传。 ——中国作协创研部 纳杨 这部小说以孩子们善 良、坚强、勇敢的本性为 出发点,以乡村教师无私 奉献的感人精神为亮点, 描述了乡村里孩子和父母 、校园里学生和老师之间 的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故事 ,令人回味无穷。这是一 部“爱的教育”的典型作品 。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会副会长,资深出版人 徐德霞 这是一部以敏锐的时 代观照、扎实的创作素材 与诚挚的成长关怀为支撑 的少数民族儿童成长书写 ,以独特的云南地域风情 为背景,真切呈现了六位 小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和山 区民族小学在教育扶贫背 景下的发展变迁。 ——儿童文学博士。太 原师范学院教授 崔昕平 精彩页 第一章 美焕上学记 1.相遇芭蕉箐 美焕跟着妈妈在水田里插秧。天气异常闷热,不但汗水被焖出来,连秧田水也被焖温了。 突然,一场大雨任性地喷洒下来,将原本热烘烘的田野浇得凉爽清新,就像天空里安装的空调器一下被打开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山区特殊气候的写照。这里山高谷深,河川奔流,高山如同被天神劈了几斧头,地形高度骤升骤降。别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样的气候类型,虽然处在同一地区,气候却迥然不同:海拔高的地方凉快,海拔低的地方炎热。 美焕家所在的芭蕉箐,地处狭长、炎热的山箐。初夏时节的这场雨,就是插秧季难得的及时雨。 大雨降下来时,美焕和妈妈走上田埂,将妹妹美瑶屁股下坐着的一块塑料布撑开,一家三口躲到了下面。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美焕和妈妈重新下地干活儿。美焕站在水田里,跟着妈妈学栽秧。妈妈弯着腰,左手拿一把绿绿的秧苗,手指头灵活地拈捏出几棵秧苗,右手快速接过秧苗,用拇指、食指、中指一并插入泥穴,动作连贯、灵巧、轻快。妈妈的手指仿佛绣花针,手拿的秧苗则是线,很快就在水田这块绣布上绣出了一片翠绿的图案。 美焕边看边学,十分用心,可动作笨拙又缓慢,秧苗也插得歪歪斜斜。 突然,一阵疯狂的狗叫声从不远处传来。美焕直起身,朝狗叫的地方看去,只见黑、白、灰三条大狗从寨子里冲出来,追咬着一个狂奔的女子。那女子身穿白色连衣裙,一头长发,样子很时髦。她惊恐万状,拼命朝美焕家的田头跑过来,跑上狭窄的田埂路后,为了平衡身体,她张开两只手臂,手臂上下摇摆,身子左右晃动,如同展翅飞翔的老鹰受了伤,歪歪斜斜,摇摇欲坠。 “哪(苗语:妈妈),你看!”美焕喊。 妈妈直起身,见女子已跑到了自家的田埂上。她的一只鞋子跑落了,掉进了水田,而她顾不上鞋子,继续狂奔。被雨水淋湿的田埂很滑,女子一下滑倒了,跌坐在田埂上。 美焕妈妈急忙走上田埂,大声吆喝着,把那三只大狗拦了回去。 美焕走过去,把女子掉落在水田里的鞋子捡起来,送还给女子。 “咪哇(苗语:阿姨),给你。”美焕递上鞋,她讲的本地汉话里夹杂着苗语。 女子已从田埂上爬起来,裙子上沾满稀泥,双手也都是泥,头发被汗水浸湿了,一缕一缕地贴在脸上。她接过鞋子,惊魂未定,颤抖着说:“谢谢——你,小——妹妹。” 女子蹲到沟边,用沟里污浊的水清洗着裙子上的稀泥。美焕上前,伸出小手,帮她搓洗她没看到的地方的泥浆。 女子感激地握住美焕的小手,定睛注视眼前这个小姑娘。小姑娘眉清目秀,五官小巧精致,十分可爱。看见美焕的脸颊上沾着泥水,女子连忙伸手帮忙擦去。美焕站起身,她身上的苗族服装虽然有些褪色了,但上衣和百褶短裙上仍可看到花哨的图案。 女子问了美焕的名字和岁数,又问她怎么不去上学。美焕说要在家带阿妹。女子朝路上望去,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田边的一块塑料布上玩耍。 女子穿上鞋,牵起美焕的一只手,朝美焕妈妈走去,边走边大声地自我介绍:“我叫程淑君,是凤凰花小学的老师。” 美焕一听眼前的人是老师,兴奋极了,忙扯着程淑君的手说:“咪哇,你是老师吗?我想上学。” 美焕八岁了,已过了入学的年龄。可妈妈似乎忘记了她的年龄,很长时间没提她上学的事了。 前年,干弟弟阿倮,还有寨子里的同龄小伙伴朵香、也咕欢天喜地去报名上学,美焕哭闹着要跟小伙伴去学校,妈妈荞花硬是没答应她去。 爸爸熊大倮倒是耐不住性子,几次跟荞花说,应该送美焕去上学了。荞花却总是说,美焕去学校了,小妹妹没人带,再等一年吧。美焕听妈妈这样说,知道自己只是暂时进不了学校,总有一天会上学的,所以不吵不闹,好好在家带阿妹,期待着走进学校的那一天。 荞花抬起头,看看程淑君,笑着说:“哦,你是老师呀,被狗吓着了吧?”说完,就又低头插起秧来。 “寨子里为啥只见狗不见人?”程淑君问。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