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致力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清晰的时空观,培育其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本书结合学生学情,本着融入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中国古代史部分进行整编,主要是变通体例,突出时序性,注重知识性,彰显人文性。同时,编者经过充分研读各版本教材,阅读国内史学界较为成熟的通识读本,在本书中加入了大量确凿的史料和独到的观点,为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作者简介 韩萍,196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学士,教育硕士,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巾历史教学及科研工作,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教研员。近年来先后在《甘肃教育》《西北成人教育学报》《中学课程资源》《学周刊》《考试》《甘肃基础教育》《苏州铁道师院报》《铁路普教研究》等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5余篇,主编或参与教辅用书编写4本。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8项。先后荣获兰州市首批市级骨干教师、兰州铁路分局教学新秀、兰州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兰州市教育局信息报道先进个人、甘肃省科技创新优秀辅导员、甘肃省教科所历史学科审定专家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第三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第五节 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经济 第一节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二节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三节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迟滞 第五节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三章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孔子与老子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三节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四节 宋明理学 第五节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第四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一节 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第二节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三节 充满魅力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