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养生先养心;文化与健康;好心态摆脱更年期困扰;老年人如何走出孤独与空虚。本书提供了多种关于心态调节的方法,传递了关爱与正能量,对帮助老年人缓解心理焦虑、解决心理问题有积极作用。 目录 养生先养心 文化与健康 好心态摆脱更年期困扰 老年人如何走出孤独与空虚 附录 导语 本书以老年人心理健康为主要阐述内容,并对目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更年期心态、空巢心态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全书语言通俗,配合黑白图片,图文并茂。字体较大,且行距较宽,非常适合老年人阅读。 精彩页 一、养心要修心养性 养生又称摄生,意即保养身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采取一系列有益身心的保护措施,远离一切不良嗜好与习惯,以减少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中医学养生理论中,“养心”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养生先养心”之说。中医学中的“心”涵盖有现代医学的两种概念和作用。 “心”一主血脉也就是现代解剖学上的血肉有形之心脏,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器官。二主神明,所谓神明之心,即是主宰人之一切的精神心理活动,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大脑功能。 心理不是神秘难测的抽象概念,它是客观现实在大脑的反映。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记忆、智能、意志、性格、气质、行为等过程。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应对外界客观事物变化时的内心态度。古人习惯称心理为“神”,心理问题的调节称为“调神”。 在中医养生观念中,蕴含有“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哲学概念和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本身所具有的生命规律与大自然有着奇妙的关系。不论是日月之间的轮替,还是四季之间的变化,亦或晨昏之间的相互轮换,都会对人体的心理、生理及病理产生重大影响。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属于社会也属于自然。形神合一的“形”主要是指人的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神”主要是指人的意志、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前者为物质基础,后者为精神基础。现代医学认为:心理与生理是统一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躯体的生理活动;而脏器的生理活动也影响心理反应。因此“养心”能增进“养生”,也就是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修心养性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净化人的精神,自动清除贪欲、利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改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调节思想情绪,使自己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大度,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 养性,即指道德修养和精神修养。包括思想、情操及其他精神生活。以性修心、以性养生是孔子的养生之道的精髓。孔子一惯倡导“修身”与“克己”。认为“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这种少、壮、老三个生理阶段,各有所戒。孔子亦早就提出“德润生”、“仁者寿”的理论。他在《中庸》中进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他认为: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所以“心宽体胖”,体貌安详舒泰,得以高寿。 古代的道家、墨家、法家、医家,都把养性养德列为养生首务。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明代《寿世保元》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由此可见古代养生家都把道德修养视作为养生之根本。从生理而言,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绪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则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 P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