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18)(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晋城、阳泉、忻州三市一级文物合卷,本卷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不仅是研究上难得一见的资料,也对文物知识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录 商 绳纹捉手偏口陶壶 辽 三彩四神陶棺 东周 交龙纹兽耳铜盖壶 东周 蟠虺纹铜甗 东周 蟠虺纹铜舟 东周 铜蟠螭纹伞盖顶 东周 络绳蟠螭纹链提梁铜壶 东周 “少虞”错金铜剑 东周 蟠虺乳丁纹铜盖豆 东周 错金“玄卢”鸟书铜戈 东周 涡纹弓形骨较 战国 线刻动物纹铜匜 金 莲花纹三足铜盆 东魏 背屏立佛石造像 北魏 交脚弥勒佛背光石造像 北齐 释迦牟尼石立像 北齐 菩萨石立像 北齐 菩萨石立像 北齐 释迦牟尼石造像 北齐 释迦牟尼石立像 北齐 菩萨头石造像 北齐 佛头石造像 北齐 对狮座佛与弟子石造像 唐 佛头石造像 唐 胁侍菩萨汉白玉造像 唐 胁侍菩萨汉白玉造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兽首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兽首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鹰首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内檐下石雕力士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牛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虎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兔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龙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蛇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马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羊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猴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鸡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狗石浮雕像 五代 晋王李克用墓十二生肖猪石浮雕像 明 狮子莲花座文殊菩萨铜像 清 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瓷坐像 唐 八卦纹龟形银盒 唐 鎏金摩羯纹银盏托 唐 鎏金鸳鸯团花提梁银罐 唐 团花摩羯纹银碗 唐 海棠形银碟 唐 海棠形银碟 唐 五曲葵口银碟 唐 五曲葵口银碟 唐 四曲葵口银碟 唐 四曲葵口银碟 唐 五曲口银杯 唐 白釉印花鸳鸯如意纹瓷盒 宋 白釉剔花墨书诗文瓷梅瓶 宋 珍珠地划花卷叶纹瓷枕 宋 绿釉剔刻花卉纹瓷罐 金 花鸟纹虎形瓷枕 元 青花云龙纹瓷梅瓶 元 怀仁窑酱釉刻花瓷梅瓶 五代 天祐五年李克用石墓志 北宋 皇祐二年浮雕四神二十四孝方形石函 金 陀罗尼经刻铭石棺 北宋 “淳化元宝”金币 金 “尚书户部之印”铜印 金 正大五年“台州之印”铜印章 元 崞州诸军铜印 元 崞州铜印 清 徐继畬“字健男号松龛”石印章 金 天会七年《梁皇宝忏》经卷刻本 明 万历四十五年刊刻《佛说消灾吉祥陀罗尼经》经卷 明 万历四十五年《地藏菩萨所说十王判断善恶因果经》经卷刻本 清 徐继畬《举隅集》木刻书版 清 徐继畬《敦艮斋时文》木刻书版 清 御颁徐继畬木雕“奉天诰命”函 民国 孙文为阎锡山书“博爱”纸本横幅 1955年 徐向前元帅服 明 獬豸驮莲座地藏菩萨铜造像 唐 “王”字箕形澄泥砚 唐 黄釉戳印鳞纹陶罐 明 “时大彬制”紫砂壶 北齐 乾明元年昙始造像碑座 北齐 螭首四面造像青石碑 东周 双环耳平底铜敦 战国 十六年宁寿令戟 战国 三十八年上郡直内铜戈 战国 三十五年直内铜戈 战国 三十五年上郡守戈 北宋 开宝四年刻大云经卷 北宋 开宝六年刻大云经卷 辽 妙法莲花刻本经卷 明 曾鲸画张慎言肖像绢本立轴 唐 武周圣历三年石雕弥勒弟子造像碑 金 “李四郎”绿釉瓷枕 金 绿釉荷塘水禽纹瓷枕 明 隆庆元年黄绿釉琉璃脊刹 北宋 绿釉陶熏炉 金 白釉刻划花瓷枕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佛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菩萨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菩萨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菩萨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佛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菩萨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弟子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菩萨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菩萨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佛头像 北魏 孝昌三年石雕弟子头像 北宋 石雕罗汉头像 清 张穆行书纸本立轴 序言 人类对文物艺术品的收 藏由来已久,从私人收藏、 欣赏、研究、发展到创办博 物馆向公众开放,走过了悠 悠数千年的漫长道路。文物 藏品是博物馆工作的物质基 础,妥善保护和管理博物馆 藏品,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其 用途,使之更好地为公众和 社会发展服务,这应当是博 物馆以及其他文物收藏单位 藏品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博物馆藏品管理是伴随 着博物馆的出现而“与生俱 来”的,世界各国大都经历 了对藏品认识的不断深化, 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 科学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的 博物馆事业与西方国家相比 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才步 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 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 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 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 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 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 文物收藏单位对收藏的文物 ,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 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 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 部门备案”。同时,对馆藏 文物的调拨、举办展览、科 学研究、借用、交换、处置 、销售、拍卖、出境和馆藏 文物的复制、拍摄、拓印也 做出了具体规定;1986年 文化部印发《博物馆藏品管 理办法》,进一步规定“博 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 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 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 要是提供展品资料、研究成 果)的责任”,要求保管工 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 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 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国家法律和规章的出台, 使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逐 步纳人法制化轨道。 2012年2月,《国家“十 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 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文 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 制度,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 ,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 。2012年10月,国务院印 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 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2013年3月,国家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国印发 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 普查实施方案》。在国家文 物局的具体组织下,各级国 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 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人民解 放军及武警部队按照统一部 署,展开了为时5年的国有 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102 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可移动 文物计10815万件套,其中 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 完整信息的有2661万件/套 (实际数量6407万件)。 这次普查工作,摸清了我国 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总体情况 ,新发现一批重要文物,建 立起国家文物身份证制度, 建设了全国文物资源数据库 ,为健全国家文物资源管理 机制,夯实文物基础工作, 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是全国文物大省之 一,1919年设立了山西教 育图书博物馆,是创建博物 馆较早的省份。新中国成立 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21 世纪以来,全省博物馆事业 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量新出 土文物、社会征集文物入藏 各级国有博物馆和其他文物 收藏单位,越来越多的现代 化博物馆逐步建成,为馆藏 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 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条件和基础。但不容忽视的 是,也有许多文物收藏单位 ,因专业力量薄弱、保藏条 件有限,藏品管理存在管理 理念落后,管理职责不明, 制度规范落实不到位,藏品 记录不完备,文物分级管理 底数不清,档案缺失等诸多 问题,给馆藏文物的依法管 理、文物藏品的展示利用、 文物安全和责任追究带来很 多困难和问题。就山西而言 ,在“一普”之前,珍贵文物 的底数始终不清晰,有记载 的鉴定定级工作大致如下: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 省博物馆数量较少,除几个 省市级博物馆自行做过一些 鉴定定级工作外,没有开展 过全省范围的鉴定定级工作 。1987~1989年,省文物 局组织开展了一次全省文物 系统馆藏文物的鉴定定级工 作,对全省文物收藏单位进 行文物建档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遗憾的是,鉴定结 束后未形成文件下发收藏单 位。1997~1998年,国家 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委员会 专家对我省的鉴定定级成果 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和专业 确认,奠定了我省珍贵文物 定级的基础和范例。2001 ~2006年,我省承担财政 部、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数 字化和数据库建设试点任务 ,对录入数据库的120万件 文物进行了核查,补充了部 分珍贵文物信息资料,编印 了《山西馆藏一级文物》图 录,上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2012~2016年开展的第 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是山西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规 模最大、时间最久、效果最 好的可移动文物管理的基础 性工作。41316家在晋国家 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及国有控股企业都纳入了此 次普查范围。核定文物收藏 单位413家,认定并登录文 物数据653100多条(件/套 ),实际文物320多万件, 其中珍费文物近6万件。 珍贵文物是所有文物藏 品中的重中之重。在普查后 期开展的数据核查过程中,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省现 有珍贵文物在鉴定定级记录 、收藏档案记录、账实是否 相符、信息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