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国际全纳教育背景下思考如何为残疾学生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教育,以中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政策和意大利学校一体化政策为例,通过跨文化比较视角探究如何完善残疾学生全纳教育治理和提升残疾学生教育质量。本书借助跨文化比较视角分析残疾学生全纳教育,有助于读者了解意大利全纳教育实施概况,为国内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书聚焦残疾儿童教育问题,旨在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可以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政策和随班就读政策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特殊教育研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加强社会公众对我国和意大利残疾儿童教育的了解。 导语 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大会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并将其作为主要原则写进《萨拉曼卡宣言》中。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发展全纳教育。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与实现方式,正确做法是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适合本国的全纳教育发展方式。就如何切实发展全纳教育,本书尝试从三个视角进行探究:一是理论的视角,即从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的残疾模式及其影响,进而聚焦全纳教育;二是国家的视角,即从国家视角出发探究各国是如何推动全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是教师的视角,即从教师视角来解构和建构国家全纳教育政策,探究全纳教育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