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板桥杂记补/南京稀见文献丛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末清初)余怀//(清)珠泉居士//(清末民初)金嗣芬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昔日的历史文献绵延千年,颇为兴盛,如《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洪武京城图志》、《金陵古今图考》、《板桥杂记》、《同治上江两县志》、《金陵岁时记》、《首都志》、《陷京三月记》等,不胜枚举。这套《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的出版,是真正发挥历史文献的功用,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内容推荐

三书均为记载南京青楼文化的专著。《板桥杂记》,明清之际的余怀所著,本书写明末南京的教坊妓院之人事;《续板桥杂记》,清珠泉居士撰,是作者涉足妓馆的风月纪实,记录了作者在乾隆后期的“旧欢”往事;《板桥杂记补》,清末民初金嗣芬编,上溯明末,下及清末,搜集文献,辑录旧闻,是反映南京青楼文化的又一力作。

目录

《板桥杂记》目录

题《板桥杂记》………尤侗

《板桥杂记》小引……张潮

《板桥杂记》序………余怀

卷上雅游

卷中丽品

卷下轶事

跋………………………张 潮

后跋……………………余怀

《板桥杂记》附录……宗畴

《板桥杂记》闲评……??子

《续板桥杂记》目录

《续板桥杂记》序……黎松门

叙………………………青阁居士

序………………………研香

《续板桥杂记》弁言……默堂主人

《续板桥杂记》缘起……珠泉居士

卷上 雅游

卷中 丽品

卷下 轶事

《续板桥杂记》………王韬

《板桥杂记补》目录

序……………………吴鸣麒

序……………………程先甲

序……………………孙浚源

序……………………卢谔生

序……………………孙毅威

序……………………潘陛

自序

跋……………………恽铁樵

题词…………………潘宗鼎等

卷上 记人

卷中 记事

卷下 记言

试读章节

卷上雅游

金陵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连云,宗室王孙,翩翩裘马,以及乌衣子弟,湖海宾游,靡不挟弹吹箫,经过赵李。每开筵宴,则传呼乐籍,罗绮芬芳,行酒纠觞,留髡送客,酒阑棋罢,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都,升平之乐国也。

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到门则铜环半启,珠箔低垂;升阶则狗儿吠客,鹦哥唤茶;登堂则假母肃迎,分宾抗礼;进轩则丫环毕妆,捧艳而出;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定情则目挑心招,绸缪宛转。纨绔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气尽雌风矣。妓家仆婢称之日“娘”,外人呼之日“小娘”,假母传声日“娘儿”,有客称客日“姐夫”,客称假母日“外婆”。

乐户统于教坊司,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签牌之类,有冠有带,见客则不敢拱揖耳。

妓家分别门户,争妍献媚,斗胜夸奇。凌晨则卯酒淫淫,兰汤滟滟,衣香一室;亭午乃兰花茉莉,沉水甲煎,馨闻数里;入夜而撅笛掐筝,梨园搬演,声彻九霄。李、卞为首,沙、顾次之,郑、顿、崔、马,又其次也。

长板桥在院墙外数十步,旷远芊绵,水烟凝碧。回光、鹫峰两寺夹之,中山东花园亘其前,秦淮朱雀桁绕其后,洵可娱目赏心,漱涤尘襟。每当夜凉人定,风清月朗,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忽遇彼姝,笑言宴宴,此吹洞箫,彼度妙曲。万籁俱寂,游鱼出听,洵太平盛事也。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客称既醉,主日未归,游楫往来,指目日某名姬在某河房,以得魁首者为胜。薄暮须臾,灯船毕集,火龙蜿蜒,光耀天地,扬槌击鼓,蹋顿波心。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余作《秦淮灯船曲》,中有云:“遥指锺山树色开,六朝芳草向琼台,一围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又云:“梦里春红十丈长,隔帘偷袭海南香,西霞飞出铜龙馆,几队蛾眉一样妆。”又云:“神弦仙管玻璃杯,火龙蜿蜒波崔嵬,云连金阙天门迥,鹤舞银城雪窖开。”皆实录也。嗟乎,可复见乎!

教坊梨园,单传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遗也。然名妓仙娃,深以登场演剧为耻,若知音密席,推奖再三,强而后可。歌喉扇影,一座尽倾,主之者大增气色,缠头助采,遽加十倍。至顿老琵琶,妥娘词曲,则只应天上,难得人间矣。

裙屐少年,油头半臂,至日亭午,则提篮挈?,高声唱卖逼汗草、茉莉花。娇婢卷帘,摊钱争买,捉腕撩胸,纷纭笑谑。顷之乌云堆雪,竟体芳香矣。盖此花苞于日中,开于枕上,真媚夜之淫葩,?人之妖草也。建兰则大雅不群,宜于纱橱文榭,与佛手、木瓜,同其静好。酒兵茗战之余,微闻芗泽,所谓王者之香,湘君之佩,岂淫葩妖草所可比缀乎!P9-10

序言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昔日的历史文献绵延千年,颇为兴盛,如《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洪武京城图志》、《金陵古今图考》、《板桥杂记》、《同治上江两县志》、《金陵岁时记》、《首都志》、《陷京三月记》等,不胜枚举。为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献“资治、存史、教化”功能,南京出版社和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共襄盛举,同时联合南京市规划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山陵园管理局孝陵博物馆、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等多家单位,共同出版这套《南京稀见文献丛刊》。

本丛刊第一批收录南京地方文献计七册十一种:

第一册《洪武京城图志·金陵古今图考》。两书均为明人撰写的以图文互动形式记述南京的典籍。《洪武京城图志》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纂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明初首都南京的恢宏气象,并附有多篇名家的序、记、考、跋。《金陵古今图考》为明代陈沂撰,以宋元方志等为本,据以绘图,附以考证,绘写出从先秦至明季南京历代锦绣山河和都会街肆。

第二册《秦淮志》。民国夏仁虎撰,本书以百里秦淮河为主线,上起源头,下至入江口,详细记载了秦淮河流域特别是十里秦淮两岸的历代名士佳人趣闻轶事和风物胜景,读来令人兴味良多。

第三册《明孝陵志》。民国王焕镳撰,作者搜罗史书、志书、杂记、诗文种种,分门别类记述了有关明孝陵方方面面的内容。其记录名胜古迹、保存典章故事之举,功不可没,亦可为今日保护管理该古迹之参照。

第四册《首都计划》。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所编制的建设首都南京的计划大纲。该计划吸收当时古今中外的建设理念,对抗日战争前的民国南京城的各项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第五册《陷京三月记》。民国蒋公毂著。作者系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守军军医,在南京沦陷之际因负责城防救护工作被围,隐于难民之中三个月,目睹日寇南京大屠杀之惨状,以日记体裁记述史实,为世人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第六册《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板桥杂记补》。三书均为记载南京青楼文化的专著。《板桥杂记》,明清之际的余怀所著,本书写明末南京的教坊妓院之人事;《续板桥杂记》,清珠泉居士撰,是作者涉足妓馆的风月纪实,记录了作者在乾隆后期的“旧欢”往事;《板桥杂记补》,清末民初金嗣芬编,上溯明末,下及清末,搜集文献,辑录旧闻,是反映南京青楼文化的又一力作。

第七册《金陵岁时记·岁华忆语》。两书均为记述旧时南京民俗的佳作。两书对南京岁时民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特别是《金陵岁时记》,堪称是研究南京岁时民俗的开山之作。南京的岁时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阅两书不仅可见清末民初南京民俗之大观,而且可以了解南京乃至中华民俗的源流和发展脉络。

为了做好这批稀见文献的出版工作,我们专门邀请了南京史学界前辈茅家琦、蒋赞初、梁白泉先生为学术顾问,给予指导;同时,聘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点评工作。本丛刊在版本上择善而从,同时参校其他的各种版本。为了尽量保持原书的面貌,我们确定了如下的原则:书中的通假字,以及小字和圆括弧标注者,保留不动;异体字(如“际”为“视”之异体)及错刻字(如“上巳”误为“上己”)径改;有明显历史错误者及少数错字,在页尾注明;缺漏字以方框表示,可以确定的缺漏字直接补上,不能确定的字在方框后以圆括弧注明。

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在本丛刊出版之际,我们诚恳期望各位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历史文献的功用,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编委会

2006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