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鸟虫篆印赏析100例(精)/篆刻分类赏析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鸟虫印赏析100例》收录了历代的代表性的鸟虫印100例。每一印例,都是有两个页面,一面文字赏析,一面图片呈现。文字部分对印章的内容、创作背景、创作时间等信息作鉴赏,同时就印中的布局、章法、刀法等技法等内容解析。图像部分将印面接近原大呈现,个别还有边款或印章形状图片一同展示。对于鸟虫篆的分析,作者还特别绘图解构,分析印面的变化特点。
目录

长吏
公孙秦
日利
日利
日利
日利

史循
田丰
申遂
李遂
贾护
刘永
史少齿
田恭印
王敲
王奴
皮聚
张建
爨年
刘慎
刘说
李堪
苏意
蛮禾
夷吾
祭睢
程窟
辛苍
辟强
曹撰
棱治
审勃
雍黔
薄戎奴
傅恶女
新成甲
缝仔妾蛸
刘犯
西郭元印
封昌私印
公孙昌印
郭谏信印
左参私印
张并私印
李唐私印
王农之印
东宪私印
魏大功
关谭私印
白临私印
庞博
董猛
阊丘长孙
魏尊
张氏
田杰君
司马匡印
王豫私印
长生不老
巨蔡千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沈潜/苏宣
季常/汪关
万千/邓尔雅
万岁/邓尔雅
潇湘画楼/方介堪
鱼饮溪堂/方介堪
张爰私印/方介堪
安持/陈巨来
谭钧私印/韩登安
徐泊清/钱君匋
天衡/韩天衡
壮暮翁/韩天衡
乐天/韩天衡
孝清/韩天衡
井蛙陈人/韩天衡
行者常至/韩天衡
谢/吴子建
麟凤画楼/吴子建
王世襄/吴子建
驰豪骤墨/吴子建
放下放下/吴子建
道不孤/吴子建
真趣/吴子建
常识/吴子建
以为得意/吴子建
焉知非我之不是/吴子建
山涛/吴子建
忘形得意/吴子建
一览众山小/吴子建
凿山骨/来一石
凿井饮/来一石
午窗残梦/来一石
萧然山馆/来一石
永受嘉福/谷松章
衡阳犹有雁传书/谷松章
福寿康宁/鞠稚儒
盛心园/鞠稚儒
序言
2015年,江西美术出版
社出版《历代篆刻赏析系
列丛书》6本,2020年又
推出了《名家名品篆刻赏
析系列丛书》8本。这两套
丛书,从选题到出版都得
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读者
的一致好评。继两套丛书
之后,2022年,又策划编
辑出版《篆刻分类赏析系
列丛书》8本。三套丛书编
写体例一致,都是通过对
每方具体印例的介绍与分
析使读者增加篆刻知识,
提高篆刻审美与临摹创作
能力。丛书的撰写不是谈
玄论道,而是言之有物,
通过简短的文字分析每方
印例,展现作者的审美观
与创作思想,是切实有用
的书。
《历代篆刻赏析系列丛
书》分先秦古玺、秦汉宫
印、秦汉私印、明代流派
印、清代流派印与近代名
家篆刻6本,《名家名品篆
刻赏析系列丛书》8本所选
的篆刻名家分别为吴让之
、赵之谦、吴昌硕、黄牧
甫、齐白石、王福庵、来
楚生、陈巨来8家。而这套
《篆刻分类赏析系列丛书
》8本分别为杨勇撰写的《
古玺赏析100例》、邱军辉
撰写的《秦印赏析100例》
、戴文撰写的《汉印赏析
100例》、杨沛沛撰写的《
将军印赏析100例》、王士
乾撰写的《元朱文印赏析
100例》、刘瑞鹏撰写的《
浙派印赏析100例》、李明
桓撰写的《鸟虫篆印赏析
100例》、范国新撰写的《
肖形印赏析100例》。三套
丛书虽编写体例一致,但
策划具体各分册内容是各
有侧重的,《历代篆刻赏
析系列丛书》6本是研究篆
刻发展史中的重点,选取
的侧重在于对篆刻史的概
览;《名家名品篆刻赏析
系列丛书》8本则是立足于
对篆刻发展中重要代表性
篆刻家的选取,突出了对
不同时代代表性篆刻家的
介绍与研究。而这套《篆
刻分类赏析系列丛书》8本
则是对篆刻发展中不同形
式风格特点的研究。三套
丛书分别指向印史、印家
与印式。虽然选取各有侧
重,但这不是绝对的分野
,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统一体。研究篆刻发展史
要通过具体的印人与印风
来叙述,而研究印人与印
式与篆刻发展史又密切相
关,在针对一方方具体的
印例进行分析时,印史、
印家与印式又是糅合在一
起的,所以三套丛书虽各
有侧重,但又在交叉与重
叠中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这套丛书以不同印式、
不同印风为参照系来进行
研究,其中核心立场是篆
刻的形式美与不同风格的
研究,虽然对每方印仅仅
数百字的分析文字,会涉
及时代背景、印人介绍、
印文介绍,等等,核心立
场是站在艺术立场去研究
,而不去顾及作为实用印
章的功能。但在古代,印
章制作并不是以篆刻美为
第一目的,古代印章的篆
刻美是伴生于、服务于、
服从于不同时期实用印章
的制作及用印方式的。各
个时代,入印书体对印章
形式及其艺术特点产生着
重要影响。战国时未统一
的六国古文造成以地域为
特点的艺术,使这一时期
的篆刻艺术风格多样。由
于古玺文字的多变性、活
泼性,另一方面就缺少了
稳定性,为了增强印面的
稳定及整体感,聪明的先
民们便在印面上加“田、日
、口”形界格,使活泼的印
文得以团聚,使动势的印
文与静势的界格、圆转的
印文线条与方折的界格线
条形成对立统一的艺术美
。秦小篆出现,印面使用
的是经过印章形式改造即“
印化”了的小篆,此时印文
虽已渐趋整饬,但艺术形
式的变化总有那么一种顽
固的习惯惰性。战国末期
、秦、西汉初年的印章单
从形式上几乎难以分辨,
印面仍习惯沿袭边框界格
,但已是强弩之末了。东
汉时的印工们终于顺应了
平正的摹印篆的需要,摆
脱了印面界格的旧式,形
成以东汉为代表的汉印典
型形式。
印章形式的变化与用印
方法也有着难解之缘。在
钤印于泥封的魏晋以前,
官印多是阴文,钤于泥上
呈阳文,文字清晰不易作
伪。晋以后纸张代替简牍
普遍使用,用印濡朱钤纸
,则阳文为优,于是官印
印面向阳文转变,且印面
不再受泥封局限,形制渐
大。阴文变阳文,小印变
大印,势必印面空阔,在
实用中不利于防伪杜奸,
于审美则过于单调无物,
于是印文开始屈曲以求匀
满,官印的入印文字形成
了“九叠篆”。这样一来,印
章形式之变反影响印文形
式之变。此外.如铸印浑
厚、凿印天真、玉印爽健
、官印端庄、私印灵活,
以及殉葬用滑石印的特殊
线条、封泥的特殊形式等
等,审美意味的种种特征
,皆与印章制作方法、印
材质地、印章用途、用印
方法有直接关系。古印中
的篆刻艺术,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印章形制,而印章
形制又依附于实用特点及
制作手段。归根到底,古
印中的篆刻艺术是依附于
印章实用特点而发生和发
展的。而今天我们站在时
代的立场从纯篆刻艺术的
角度去观察、研究、取法
这些古代实用印章时,就
会发现其中有着高深玄妙
而不可再造的美,这种美
是天籁之音。尽管每方印
章都凝聚着古代印人的巧
思妙构,但古人对于篆刻
艺术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篆刻艺术中的篆法、刀
法、章法是印面效果制作
法,是其技法要素与表现
语言。在对每方印例做分
析研究时,必须指向这些
篆刻的基本要素。篆法的
结构表现着空间之美,篆
法中的笔法又展示着刀笔
递进之间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