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20近世与近代的多元视角)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近世与近代多元理论视角”为专题,分为“哲学与日本近代”“江户思想空间”“多元视角”“译著:《安部公房的都市》(连载)”四部分,内容包括“日本近代哲学”“江户日本汉学”“日本近代思想与文化”,以及东京大学菏部直教授的重要论著《安部公房的都市》第四章至第六章的中文翻译等,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近年来中日学界关于日本哲学、思想与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前沿性学术成果。
本书从多角度展现近年来中日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前沿问题,是了解中日学界关于日本哲学、思想、文化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学术窗口。可供从事日本哲学与思想等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其他关注日本人文、社会的学者与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林美茂,男,1961年生,日本爱知大学博士(Ph.D),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古希腊哲学,日本近代哲学,日本汉学。出版学术专著《灵肉之境一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合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西方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现代汇挑む哲学》(日本以文社、2006年)、《東ァジ世界の [知]と学髑》(日本勉诚出版、2014年)等,合译《欧美的公与私》,以及与诗歌相关的专著与编著多部(笔名:灵焚)。
目录
哲学与日本近代
井上圆了的佛教哲学对梁启超的影响
从主体到场所
——西田哲学对日语语言学的影响
试论西田哲学的美学理论
西谷启治早期哲学中的虚无与主体性
丸山真男批判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内在原理及其逻辑
江户思想空间
宽政异学之禁与松平定信的思想
佐藤一斋的“敬”论
——兼及佐藤一斋思想的学派归属
松宫观山的方法论
——江户时代中期的尊皇思想与神儒佛三教思想
中井履轩人性论思想探析
——以《论语逢原》《孟子逢原》为中心
中井履轩的《论语逢原》与“仁”的思想
尊德性而道问学
——探析伊藤仁斋对宋儒之批判及其性教观
荻生徂徕“德者得也”解
——基于对朱子的批判与重释
多元视角
日本“二战”后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中比较思想的观点
——兼论问题的提出
从宗教之“教”到礼教之“教”
——从生命论的角度看加地伸行的儒教观
“余信真理”:李大钊的日本经验与其真理世界观的形成
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赵必振早期汉译日书活动考察
过渡礼仪视角下的现代日本茶道
译著:《安部公房的都市》(连载)
译者按语
第四章另一段历史
第五章虚幻的共和国
第六章忠诚的讽喻
编后记
编者、作者、译者简介
序言
序言:坚守与求新
从事学术研究,坚守与
求新是不可或缺的一双翅膀
。坚守是一种品格,求新是
一种精神。然而,要调和二
者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
为此二者一方面要求坚持不
变,另一方面则需要努力寻
求变化。这犹如柏拉图所描
述的两匹马驾驭的灵魂马车
,一边是血统高贵的良马,
另一边是品性桀骜的劣马,
驾驭这两匹性质与性格不同
的马,需要驭手具备驯养与
驾驭的高超技巧,才能顺利
抵达巡天之上观照真理原野
(《斐德罗篇》246b-
247b)。人要养育调和灵
魂的这双翅膀,则需要强大
的理性力量,使理性之眼明
锐而清醒,并能始终朝着本
真存在的方向,绝不会被眼
前周遭之存在且非存在的事
物所左右。那么,这就要求
作为学者要拥有一双慧眼,
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究竟需
要扬弃什么、必须坚守什么
、如何在坚守中求新的道理

关于坚守,现实中往往
被运用在对于某种所谓的传
统之传承与朝拜之上,从而
接续学脉,开掘所谓的源头
活水。然而,一些被树立的
所谓的学脉、传统,本来就
不具备作为传统且值得继承
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所导
引的学脉,其所宣扬的传承
与坚守则意味着抱残守缺,
除了某种别有用心的利用性
嫌疑,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
提倡与坚守的意义。对于学
者而言,真正意义的坚守只
有一种诸学共通的品格,那
就是对于学术的敬畏与向学
的初心,这种敬畏与初心其
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精
神”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从
事学术研究的人,只有始终
心存敬畏、坚守初心,才能
不至于有了小成就就忘乎所
以,从而走向自恋、自大、
自命不凡、唯我独尊的迷途
。同时,也只有对学术心存
敬畏、坚守初心的人,才能
保持良知的清醒,理性地面
对学术,始终秉承客观、冷
静的批判精神,无论对于自
己的学术还是对于他人的学
术,乃至所谓的学术传统,
都能够保持开拓求新的精神

我国学界关于日本哲学
与思想的研究,从近代末期
以来大致经历了接触与介绍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奠
基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
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复
苏与借鉴(20世纪80年代
至20世纪末)、探索与求新
(进入2l世纪以来)四个时
期,每一个时期由于其历史
阶段与时代背景的不同,呈
现着不同的特点。现在正处
于探索与求新阶段,出现了
一些此前三个时期未曾有过
的崭新气象,其最大特征是
确立作为日本学界的“他者”
视角,以客观求新的批判性
研究姿态,探索日本学界不
曾有的、真正具有学术创新
意义的关于日本哲学与思想
的研究路径。
当然,我们作为日本的“
他者”,要发现日本学界所
不能发现的崭新问题,首先
需要奠定属于我们自己的自
主性研究基础,不能总是借
鉴日本人的研究认识形成自
己的研究成果。其实,这种
自主性研究摸索,在上述的
“奠基性研究”时期就已经出
现。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的
意识形态先行的影响与制约
,研究中所秉承的学术态度
,只是一种主观臆断的求新
追求,正因为如此,诸多观
点缺少应有的学术说服力,
其中所表现的批判性也只能
停留在浅尝辄止的表面。经
历了“文革”期间的研究中断
,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研
究复苏之后,直至20世纪末
,我国学界关于日本哲学与
思想的研究,其中的自主性
研究追求与“奠基性研究”时
期相比不是增强反而减弱,
虽然摆脱了意识形态要求的
制约,却受到了日本学界的
相关研究及其观点的影响,
除了少数的成果之外,多数
研究论述具有明显的对于日
本学界认识的综述性、借鉴
性特点,真正中国学界的自
主l生研究之创见性认识并
不突出。
正如所知,凡事都具有
两面性,对于研究者而言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
开相关研究,相较于自己的
开拓性研究自然会来得容易
,但这种研究要发现新问题
,取得具有创见性价值的学
术成果则比较困难。为此,
如果我们的研究总是紧跟着
日本学界的研究视角、观点
亦步亦趋,那就只能拾人牙
慧,终其一生也难以确立自
己的学术自信。高须芳郎曾
在他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
与日本思想相关的论著中指
出,关于日本思想,与其说
日本人,不如说被欧美人研
究得更多且更为深入(《日
本思想十六讲》)。虽然这
种观点已过了百年,但这种
指摘却提醒了我们,作为日
本的“他者”,无论是欧美人
还是我们中国人,一定有日
本人自己发现不了的崭新问
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
理。中国学界研究日本哲学
思想也有一百多年了,然而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自己比
日本人的研究“更为深入”的
成果有哪些?这是值得深思
的问题。当然,其中极少的
一些成果确实具有中国学界
的独特性视角。比如,我国
日本哲学思想研究的奠基者
朱谦之先生在20世纪30年
代发表的《日本思想的三时
期》一文,可以代表民国时
期中国人关于日本思想研究
的重要成果,虽然其中存在
着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影响的
痕迹,但他把历史哲学研究
方法运用于日本思想研究是
值得肯定的,也是当时日本
学界不多见的。遗憾的是,
这样的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