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长型父母(陪孩子一起幸福长大)
分类
作者 张阳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认知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为理论基础,立足于“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养育概念,以探索生命意义的心智模型为整体框架,附以经典家庭教育领域案例,从“认知”“动机”“情感”三个维度,提供27段心智发展历程,让读者开启一场从“我为什么要做父母”,到“我知道我要成为怎样的父母”的积极心智成长,成为可以送给孩子超级人生的智慧父母。
很多时候,父母们需要面对的关键人物,恰恰不是孩子,而是内在的自己。升级自我心智,完成智慧觉醒,做成长型父母,才能真正陪孩子一起幸福长大。
作者简介
张阳
文学学士(师范类),应用心理学硕士,“张阳的幸福逻辑课”创办人,清华大学社科院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家长论坛演讲嘉宾。
专注实践中的心理学,拥有20年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研究经验;擅长将复杂的问题逻辑化,透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借助应用科学发展方式帮助更多父母心智觉醒、认知重构;为教师、女性、父母、心理讲师等教育主体人群开办课程、讲座、1对1咨询与团体辅导,广获好评。
2014年至今,创办教育咨询公司,为多所学校提供顶层理念设计、校本课程研发、品牌教育项目落地、生命教育类主题展览的指导、策划等工作。
目录
心智旅程,你正在哪个起点?
<浪漫的觉察·认知>
成为父母:心智觉醒的3段起点
1 荣归自己:非你莫属的起点
一半故事,找到养育的信念
一半责任,确认自己的使命
一半心智,发现成长的系统
认知练习:荣归自己
2 点燃火花:品味共生的旅程
共同成长:不是“计划”,是“状态”
亲子冲突:不是“问题”,是“题目”
解决方案:不是“立场”,是“关系”
认知练习:品味日志
3 练习离开:鼎盛年华的哲学
适度地“展望结局”
理智地“向死而生”
主动地“筹划回忆”
认知练习:闭合记忆
死都不怕,你还怕改变自己吗?
<精确的探寻·动机>
重写故事:自我肯定的3步力量
4 关怀自己:拟一个内在成长的角色
打理一座花园,拥有“家”
找回生命原貌,创造“家”
解锁“清窝”密码,修复“家”
认知练习:自我关怀
5 跳出重围:赴一场颠覆观念的历险
不讲条件,遇见“可爱”的哲学
不求完美,觉察“野蛮”的执念
不被捆绑,奔赴“存在”的证据
认知练习:欣赏探询
6 逆风翻盘:写一页赋有信念的故事
命名故事,启动“拥有”思维
宣告故事,释放“天赋”潜能
追求故事,激发“优势”人生
认知练习:故事大师
命题创作,你绕过了多少委屈?
<综合的创造·情感>
馈赠礼物:创造意义的3种智慧
7 即兴智慧:请求帮助的格局
选择“醒来”:当末日来临
面对“事实”:当意外发生
请求“帮助”:当能力有限
认知练习:请求帮助
8 深度养育:探索平衡的艺术
弗雷德假设·视而不见的全貌
埃舍尔纠结·原地踏步的前进
莫比乌斯环·自以为是的信念
认知练习:平衡之花
9 超级礼物:启动馈赠的使命
定义礼物:唤醒自己会提问的能力
创造礼物:永不放弃的感恩之旅
馈赠礼物:启动不设限的五重人生
认知练习:五重人生
结语 播一粒“令人心驰神往”的种子,乐在其中
致谢
序言
陪着孩子一起幸福长大
倘若有人问你:“到底,
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你
可能回答不上来。我想,绝
大多数人都会在这样的问题
面前愣住。有个孩子却回答
得很干脆,他说:“生命的
意义就是去寻找意义。”这
个孩子就是本书作者张阳的
儿子牛牛。张阳用自己的成
长影响孩子的成长,她在“
成为母亲”的历程里幸福地
实现着“陪孩子长大”的故事

在亲子养育方面,我一
向倡导梳理孩子的里程碑事
件,张阳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
,我鼓励她把陪伴孩子成长
的故事写下来,分享给众人
,尤其是父母和教师。我特
别告诉张阳:“与其告诉大
家一些一目了然的知识,倒
不如给他们一些你的思考。
而待你写完了这本书,我来
给你写序。”
如今张阳做到了,我也
履行我的诺言。
我向大家隆重推荐《成
长型父母:陪孩子一起幸福
长大》这本书,因为在“快
餐式文化”“碎片化阅读”“功
利性学习”充斥的大环境中
,它有着鲜明的特点与可贵
的优势:
(1)这是一部很深刻的
哲思录;
(2)这是一部很精彩的
故事集;
(3)这是一部很实用的
指导书。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
部很深刻的哲思录。
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有
作者自己的故事,有电影作
品里的故事,也有平常生活
里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为
了讲故事才讲的,而是为了
借由这些故事提出问题,引
发读者去思考与联想。比如
,开篇处写到张阳向儿子发
问:“假如,这个地球上只
剩下两个人类生命的名额,
其中一个是你,而另外一个
由你决定,你会选择谁?’’
当这种有挑战的、能引发人
思考的问题跃然纸上的时候
,就已经足够扣人心弦、激
发成长。
通过作者的思考来让读
者有更多的思考,这是具有
哲学意义的引领,正能量、
抗逆力、积极心态、乐观人
格等成长要素,都会让读者
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
我完善,从认知的层面、思
维的层面、逻辑的层面得到
显著的提升。
所以,这本书所写的不
只是一个亲子养育的话题,
也是一个人生成长的话题。
没有明确的答案,却能指引
你找到幸福的方向。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故事
集。
作者不仅自己在思考,
还带着读者思考。书里有一
个连着一个的故事,不是一
口气读完的那种,而是需要
读一段消化一段,再读一段
再消化一段,或者再往前翻
翻、看看、想想,然后再继
续往下读,往下思考。这是
真正的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着
推进的过程,需要用心去品
读。
现在的家庭教育很多都
弄得过于落俗套,动不动就
追求“一招鲜”的奏效方法,
即便是读书学习也搞得这么
功利。如果发现不是直接有
用的“妙招”就立马判断为“
无用”,“刷过去”,另求他
法。这样,大家很容易错过
真正可以引领成长的好书、
好内容。
这本书,不是菜单式的
,是故事体的。我觉得它的
每一章都值得不断地读,不
断地品味,不断地思考。
这是一部很实用的指导
书。
张阳是一个优秀的启发
者、唤醒者、带领人及引导
师。书中有清晰的逻辑,每
个篇章之后还设置了明确的
认知练习,让你通过这个练
习得到自己的认知水平的提
升。只要你开始阅读,就启
动了成长的开关,再按照每
个提问作出真诚的回应,步
步为营,实用智慧就产生了

尤其匠心独具的是,作
者在书中,用9部电影串起“
父母成长”的命题,用真诚
、自省、向内的笔触,引领
广大父母开启了一场心智觉
醒之旅,你从字里行间能看
到一个母亲是怎样成功地养
育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的
孩子,以积极、开放、尊重
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助力孩
子幸福、健康成长的。同时
,你也会在具有实战智慧的
每个认知思考与练习中获得
觉醒的力量,学会重写自己
的故事。
是为序。
岳晓东博士(哈佛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导语
作者张阳专注实践中的心理学,拥有20年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研究经验,全书内容充满哲理和深度,理念和角度新颖,文字富于美感,选取的9部案例电影极具代表性,深刻地揭示了亲子关系的真相,并引导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层情感纽带,做心智升级的智慧父母。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在书中,用9部电影
串起“父母成长”的命题,用
真诚、自省、向内的笔触,
引领广大父母开启了一场心
智觉醒之旅,你从字里行间
能看到一个母亲是怎样成功
地养育自己的孩子,陪伴自
己的孩子,以积极、开放、
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助
力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
——著名心理学家、首都
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岳晓东
与孩子一起成长,这道
理简单却很难做到。在张阳
所写的这本书里,我们可以
看到一个母亲真诚的努力。
——青年作家,蒋方舟
张阳用她比较专业、擅
长的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与父母们分享关于家庭教育
、父母与孩子共同发展的话
题。这本书写得很诚实,跟
她的人格特质符合。
——德瑞姆心理学院校长
,冯耘
张阳在本书中,构建了
一套可实践的系统,试图带
领父母爬出“洞穴”,开展一
场细腻而壮阔的人生之旅。
这其中有教育的专业、心理
学的牵引、哲学的支撑和电
影的魅力。对比起一般的养
育类书籍,本书对读者有更
大的期许,也会带给你更丰
盛的收获。
——“未来春藤”创始人、
公众号“孤独大脑”作者,喻
颖正
精彩页
一半故事,找到养育的信念
从非你莫属的故事里辨识信念
我曾向我的儿子牛牛提出过一个假设,我说:“假如,这个地球上只剩下两个人类生命的名额,其中一个是你,而另外一个由你决定,你会选择谁?”
牛牛非常困惑地回答说:“妈妈……或者爸爸……”看着他为难至极的样子,我笑了,告诉他:“宝贝,你时间选择亲情,我好感动。你不知道选爸爸还是选妈妈,你不想离开我们任何一个人,是不是?妈妈好爱你啊,不管你选择谁,我都会支持你,因为我相信你有你选择的理由,而且我也相信你的理由一定有充分的合理性。”牛牛听我如是说,偷偷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这不是一道情感排序题。”我继续微笑着说,“我的问题是,假如这个地球上只能留存下你和另外一个人,你会做怎样的选择。换个角度思考,你是想自己好好活过这一生就好,还是希望人类的基因得以继承、繁衍?”
“妈妈,那我知道了,我希望人类能繁衍下去,我决定选择一个和我一样大的聪明可爱的小姑娘。”牛牛眯着眼睛腼腆地笑着,但无比坚定。
每一天的清晨,我们都不知道这一天的答案是什么;每一夜的回顾,我们都不曾知晓题目是什么。说不清的题目,也是题目;可是,如果能说得清,那我们会过得更有价值——对生命做出另一种可能的建构,探寻信念 (渴求),发现抉择 (自由),勇敢实现 (责任),生出无限的期待。就像牛牛很清楚,活着,不是选择“自己”已知的“需要”,而是选择“意义”未知的“想要”,去经历那个超越自我的价值、成就、关系以及内在的欣慰与深刻的喜悦,创造足以流传的故事。
我在“给父母的幸福逻辑课”开头常常会问我的学生们:“请问,你期待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为怎样的人?”爸爸妈妈们总是会有很多描述,大有停不下来、说不完的趋势,恨不得把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孩子的一生,好几代的故事,一口气都讲完。有的人会谈及幸福、快乐、健康、衣食无忧这样的状态,有的人会期待独立、乐观、坚毅、勇往直前这样的品格,也有人描述得很具体,期待孩子可以从事牙医、公务员、大学老师等职业,拥有体面、高薪且稳定的工作与生活。
然后,我会问第二个问题:“请问,你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此时,爸爸妈妈们会突然转变画风,急刹车式地暂停畅想式的思维,回归理性思考,面部表情也迅速地从眉飞色舞切换到眉头紧锁,毫无底气地唉声叹气与怨天尤人,觉得根据实际情况而言,自己能做的甚少,或者说自己很忙没时间做些什么,更有甚者认为自己没什么好期待的,只能这样了,希望都在孩子身上,之所以选择来上课,也是希望能够学到引导孩子成长的方法,而不是要让自己做什么改变。
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回答了我的问题,而实际上却并没有谁做出正面的回应。为什么在孩子那里,我们就能使出洪荒之力编故事,轮到自己了,就要闪烁其词地让故事消失呢?明明是个共同事件,却因为角色的不同产生了双重标准,可以说“双标”是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场域里感到无力的症结所在,而这个本末倒置的标准拟定者恰恰正是我们自己。毫不夸张地说,所有困境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结界,想要打开原有的封闭系统、连接到完全不同的世界,需要我们有强烈的意愿与信念。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 认为这则古希腊谚语为解释左右脑“分析细节”与“纵观全局”的差别提供了有效方法,即左脑是“狐狸”,右脑是“刺猬”。借用这个隐喻,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期待孩子的时候是多么像只“刺猬”,充满了感性思考与直觉化的判断,更加关注孩子的发展、变化与未来趋向的可能,不停地向外“出招”;而我们在期待自己的时候是多么像只“狐狸”,充满了偏执的逻辑思考与分析,认定自己的体系、类型与细节都无法改变,其实更多的是不愿意改变,不断地向内“隐藏”。
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那就是众多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左右脑不是独立运作的,它们之间有强大而复杂的交流系统,我们需要练习的不是左右脑切换技能,而是需要强化连接、平衡与适配的意识,让“狐狸”和“刺猬”更多地同时出场,将“实用性”和“意义性”相结合,刻意完善一种全新的养育思维,做成长型的父母,创造属于自己的养育风格。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