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与火药、造纸,指南针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及世界的文明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本书从中国古文明着手,简要分析了印刷术诞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详尽叙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应用,以及中国印刷术的外传和重要影响。
中华民族以她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多年的文字史而闻名于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已流传一千多年。它曾传至朝鲜,南临越南,东渡日本,沿丝绸之路,经西亚抵达欧洲。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为人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马克思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把它喻做推动人类文步的杠杆。
印刷术不仅与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它本身也是科学技术的一部分。研究印刷史,可以与书史或出版史联系起来,也可以与科技史或文字史联系起来。可见,印刷技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侧面,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相沟通的。因此,研究印刷史,只有在我们的视野环顾整个历史舞台的时候,才能理解马克思的印刷术是“对精神文明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的论断的真正含义。
我国的科学文化,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举世的。唐朝以来的雕版印刷,宋朝以来的活字版印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是举世的。
历史是无法割断的。任何科学技术的产展,在历史的长河中要保持它的连贯性,印刷技术的发展史也不例外。由殷商的文字,春秋战国的印信,秦汉的碑拓,到隋唐才萌发出刷印的念头。由整块的文字雕版,才启迪人们发明活字版。连西方的学者也承认,欧洲15世纪的铅印术,也是在中国印刷术西传以后的影响下才产生的。
物换星移,山河沧桑,王朝虽有更迭,然而印刷术却随着历史的在发展。威唐的诗歌,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和版画,都曾威极一时。在这“威”字,蕴含着多少代印刷工作者的聪慧和辛劳啊!通过印刷,这些文化瑰宝才广为传播,再传诸后世。历几次大规模的刻书活动,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刻工,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印刷典籍,这些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本书,可以领略我国古代印刷发展历程,感受我国古人的趋人智慧,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