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演义/少年版中国经典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明)罗贯中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精选细编而成的中国古代经典《三国演义》的故事集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文化学者刘晓光精选《三国演义》的重点篇目,进行了重构阐释。收入的篇目是优中选优,萃中拔萃,基本代表了《三国演义》的精华。作者用通俗典雅的语言赋予《三国演义》以新的生机,读来不仅能了解民族瑰宝,更能享受语言美感的陶冶。文献工夫扎实深入,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充满艺术性和可读性。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主编并作序,南京大学文学院侯承相博士担任导读,设计历史现场、触类旁通、诗词链接、历史多知道、文化小通识、历史与演义等知识延伸栏目,精心编制阅读检测题,巩固阅读成效、发散阅读思维,引导读者做开放性的阅读探索。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记录不多,较为可信的有明代贾仲明编著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较为清新。”《稗史汇编》也有只言片语提及,说他“有志图王”,据传他还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张士诚做过幕僚。 罗贯中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国演义/经典文学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这些作品中以《三国演义/经典文学名著》成就最高,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鼻祖,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 《三国演义》导读 改编者的话 第一章 桃园结义 风云际会 第二章 董卓专权 曹操献刀 第三章 三英战吕布 一计杀董卓 第四章 王允赴死 曹操兴师 第五章 李催落草 曹操移驾 第六章 孙策得江东 曹操败清水 第七章 袁术起兵 吕布殒命 第八章 打围观动静 煮酒论英雄 第九章 袁绍起兵 祢衡骂曹 第十章 一刀斩二将 千里走单骑 第十一章 孙权起江东 袁曹战官渡 第十二章 郭嘉遗书献计 曹操讨平北方 第十三章 跃马檀溪 三顾茅庐 第十四章 博望坡用兵 长坂坡救主 第十五章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第十六章 蒋干中计 孔明借箭 第十七章 横槊赋诗 赤壁鏖战 第十八章 计夺荆襄 三气周瑜 第十九章 马超报仇曹操用间 第二十章 刘备袭取益州 关羽单刀赴会 第二十一章 孔明智取汉中 曹操兵退斜谷 第二十二章 放水淹七军 大意失荆州 第二十三章 曹植赋诗 曹丕篡汉 第二十四章 獍亭兵败 遗诏托孤 第二十五章 曹丕五路兴兵 孔明七擒孟获 第二十六章 上表伐中原 挥泪斩马谡 第二十七章 祁山八阵图 秋风五丈原 第二十八章 司马懿弄权 大将军伏诛 第二十九章 中原摆战场 孙吴起内讧 第三十章 汉将困司马 司马废曹芳 第三十一章 姜维自贬 邓艾加爵 第三十二章 丁奉斩孙琳 曹髦死南阙 第三十三章 姜维避祸沓中 邓艾偷度阴平 第三十四章 一王死孝 二士争功 第三十五章 司马炎称帝 魏蜀吴一统 《三国演义》阅读挑战赛 参考答案 序言 为少年儿童讲中国故事 莫砺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事业中,继承和弘扬优 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 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普 及工作必须从少年儿童开始 ,这已取得教育界乃至全社 会的共识。然而中华传统文 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针 对少年儿童的普及工作究竟 从何处着手呢?大致说来,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器物 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 三大类。器物文化,包括与 其共生的科技文化,总是不 断发展、后来居上的。万里 长城曾经有力地抵御了游牧 民族对华夏的侵扰,今天我 们仍可登临长城来感受先民 坚苦卓绝的精神,却不会再 去修筑类似的国防屏障。祖 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 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而且 保持纪录长达近千年。今天 我们仍会敬仰祖冲之的伟大 成就及科学精神,但现代数 学家借助计算机已将π值推 算到小数点后十万亿位。制 度文化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 演变,与时俱新的,从隋唐 至清代,朝廷机构都是分成 六部,但如今的国务院即使 实行大部制,又怎能只设六 个部?历代的书院曾经培养 了无数英才,明代东林书院 里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至 今为人传诵,但书院制显然 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育体系 。所以当我们继承传统文化 的精华时,最重要的对象应 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整 个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深层 结构,是我们的祖先思考万 事万物所形成的精神产品, 是列祖列宗的意识形态、价 值判断和思想结晶。中华传 统文化中蕴含着无数宝贵的 观念遗产,值得我们继承、 发扬,例如重视自然环境的 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 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既重物质也重精神的价值观 ,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保 持对精神境界的希冀;既重 视群体也重视个体的道德观 ,使儒家的大公无私与道家 的个性自由形成互补;见贤 思齐的学习态度,愿意学习 并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 ;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重 视国家、民族的灾难和隐患 而决不讳疾忌医;等等。这 些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 有价值的历史正能量,能为 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积极 的思想资源,我们必须让广 大少年儿童及早开始接触它 们。 那么,针对少年儿童的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什么 方式呢?毫无疑问,主要方 式便是阅读承载着观念文化 精华的历代经典。但是考虑 到少年儿童的古文水平和理 解能力有限,直接阅读原典 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特 地设计、编写了这套以运用 白话讲述故事为主要方式的 “少年版·中国经典”。众所 周知,“讲故事”是人类文化 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早期人 类为积累经验、传授技能而 发明的重要传播手段。以色 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 帝》中指出:现代人类的祖 先智人如何能战胜包括尼安 德特人在内的其他同一属的 物种?主要是得益于语言文 字的发明与讲述故事的手段 的进步。正是通过讲述故事 ,早期人类才能传播观念, 进而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的 合作。在中国文化的范畴内 ,“六经皆史”的命题说出了 古代经典皆重在记事的客观 事实。阐述思想、传播观念 固然不一定要通过“讲故事” ,但讲故事无疑是非常有效 的重要手段。孔子有言:“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 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他亲 自撰写《春秋》,是为了“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 纪”,让后人通过史实来了 解治国理政的道理和辨别是 非的标准。从司马迁到司马 光,后代的优秀历史学家几 乎都将孔子视为撰史的楷模 ,《史记》与《资治通鉴》 中的一些内容因此入选本丛 书。史部以外的其他经典, 如《诗经》《论语》《孟子 》《吕氏春秋》等书中也包 含着大量生动的故事,从而 一并入选。需要稍作说明的 是,有些小说、神话类作品 也入选本丛书,它们所讲的 故事可能出于虚构,为何也 能介绍给少年儿童呢?我们 认为,虚构虽然常被看作文 学独有的性质,其实也是历 史学家经常采用的叙事手段 。正如海登·怀特在《后现 代历史叙事学·作为文学仿 制品的历史文本》中所说: “历史学家可能不愿将其著 作视为从‘事实’到‘虚构’的转 译,但这的确是他们的著作 的一个作用。通过对特定系 列历史事件进行不同的情节 建构,历史学家赋予历史事 件以各种可能的意义,这也 是其文化的文学艺术能够赋 予它们的东西。”比如《史 记》中关于程婴、公孙杵臼 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赵氏 孤儿”的动人故事,在《左 传》《国语》中并无记录, 可能是出于司马迁的虚构。 这个故事虽因不符史实受到 后代学者的批评,但它在民 间广泛流传,在元人纪君祥 的笔下成为著名杂剧后,更 是妇孺皆知,影响深远。到 了当代,在京剧、潮剧、秦 剧、豫剧中皆有同名剧目, 深受广大百姓之喜闻乐见。 此外,法国文艺复兴作家伏 尔泰改编而成的《中国孤儿 》,早已使赵氏孤儿的故事 走向世界,成为其他民族了 解中华民族道德观的重要窗 口。所以说包含虚构在内的 叙事是文学家与历史学家共 同拥有的表现方法,不过前 导语 拿在我们手里的这部少年版《三国演义》将原本的120回缩编为35章,改编者刘晓光先生是第十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家。此书基本保留了原著故事的主干和主要人物的事迹,删除了一些枝蔓的细节和人物,同时将原书中较为古奥、生僻的字句加以改写,使语言更适合青少年阅读。因此,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吧! 精彩页 第一章 桃园结义 风云际会 【评点撮要】 中国历史由秦汉四百余年的大一统走向三国时期的分裂割据,《三国演义》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八字开篇,可谓雄放高迈,从容大度。然而,统一或分裂的时间长短难以估计,影响因素众多。大致说来,一家一姓统治万世万姓,为天下所不容;而统治集团内部由于政治经济的利益驱使,明争暗斗、互相排斥,对社会底层又极尽压榨剥削,其结果必然是民怨沸腾,内忧外患。因此,无论如何自诩高明的统治者,都无一例外地演绎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定律,这是廿四史反复印证了的历史哲学,也是创作《三国演义》的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桃园结义,风云际会,《三国演义》原著起笔两回乃其叙事总缘起。 那么,《三国演义》为什么以桃园结义起笔呢?这一方面取决于作者拥护蜀汉、反对曹魏的正统观念:刘备为汉室宗亲,曹操系汉家臣子,他们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天下;另一方面,义是《三国演义》所要表现的重要思想:匡扶汉室是忠义,刘关张的交谊是信义,关公不杀马失前蹄的黄忠是仁义,关公华容道放走曹操是忠不掩义,张飞义释严颜则是英雄相惜之义……桃园结义直接起因于黄巾起义,实际上也是当时社会条件下刘关张三人的一种必然选择。拈来桃园结义,开启三国鼎立的鸿篇巨制,直奔主题,寓意显豁。黄巾起义的根源,是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番专权的腐败朝政。尽管黄巾起义没能推翻汉末的腐朽统治,但它为三国鼎立——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奏响了序曲:豪杰并起,天下大乱,刘汉王朝从此分崩离析、日暮途穷了。 清代小说评论家毛宗岗把明人杨慎《临江仙》词置于卷首——人生有限、宇宙无垠的苍凉悲壮展卷袭来,逝水与英雄意象交织,几多悲悯,几多旷达,几多感伤……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周末年七国分争,合并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合并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帝刘秀中兴,传至献帝刘协,遂分为三国。推究导致混乱的缘由,大概始于桓帝、灵帝。那时宦官弄权,朝政昏暗,人心思乱,义军蜂起。 当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张角、张宝、张梁。那张角本是个落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把张角呼唤到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应当替上天广为传布,以道德感化众生,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罢,化为一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日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瘟疫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画符念咒。此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每方都选拔任命了首领,称为将军。他们四处鼓动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即东汉王朝;“黄天”,指黄巾起义军;“岁在甲子”,起义定在甲子年;“天下大吉”,是对起义的美好预期,并借以号召天下。四方百姓云集响应,裹黄巾造反者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望风披靡。大将军何进上奏献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准备抵御,并派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领精兵,分三路讨伐。 张角进犯幽州边境。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传到涿县,引出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来抱有远大志向,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面如美玉,唇若涂脂。此人便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曾经拜师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时年二十八岁。 玄德见了榜文,慨然长叹。身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面目威严,燕颔虎须,有封侯加爵之贵相,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些庄园田产,卖酒屠猪,乐于结交各路豪杰。”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破贼安民,可恨力量单薄,不能胜任,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前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店伙计:“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红如枣,唇润若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问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地权势之家仗势欺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相告,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