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三菱FX系列第2版案例驱动与项目实践高职高专计算机实用规划教材)》以三菱FX3U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为主线,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常用工厂电器,基本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构成与原理,PLC的组成、工作原理、内部组件、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和组态技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PLC的输入、输出单元的内部电路特点,接口电路的设计,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方法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三菱FX系列(第2版)》共分11章,内容包括电器控制基本知识、可编程控制器基础、三菱FX指令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GXWorks2编程软件的使用、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及组网、PLC控制系统应用设计、组态技术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应用实践、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应用实践、PLC在MPS中的应用。书中给出了大量典型的应用实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PLC实际工程的应用能力。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三菱FX系列(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应用电子、电子信息类及相关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篇 第1章 电气控制基本知识 1.1 常用工厂电器 1.1.1 按钮 1.1.2 接触器 1.1.3 继电器 1.2 继电气控制线路基础 1.2.1 电路的逻辑表示及逻辑运算 1.2.2 典型继电气控制线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由来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 2.3 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与分类 2.3.1 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2.3.2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2.4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和基本应用 2.4.1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2.4.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应用 2.5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5.1 PLC的工作方式 2.5.2 PLC的扫描周期 2.5.3 PLC的I/O响应时间 2.6 三菱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介绍 2.6.1 FX系列型号名称的含义 2.6.2 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 基本构成 2.6.3 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 编程语言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三菱FX指令系统 3.1 概述 3.2 FX3U系列PLC内部组件 3.3 三菱FX系列基本指令 3.3.1 LD、LDI、OUT指令 3.3.2 AND、ANI指令 3.3.3 OR、ORI指令 3.3.4 LDP、LDF、ANDP、ANDF、 ORP、ORF指令 3.3.5 串联电路块并联指令ORB和 并联电路块串联指令ANB 3.3.6 MPS、MRD、MPP指令 3.3.7 置位指令SET和复位 指令RST 3.3.8 取反指令INV 3.3.9 空操作指令NOP和结束 指令END 3.3.10 基本指令应用举例 3.4 步进指令与状态编程 3.4.1 步进指令STL、RET 3.4.2 状态编程 3.4.3 控制程序(单序列SFC)的 编程举例 3.5 三菱FX系列功能指令 3.5.1 功能指令的基本规则 3.5.2 传送指令MOV 3.5.3 移位传送指令SMOV 3.5.4 取反传送指令CML 3.5.5 块传送指令BMOV 3.5.6 多点传送指令FMOV 3.5.7 数据交换指令XCH 3.5.8 比较指令CMP 3.5.9 区间比较指令ZCP 3.5.10 二进制码转换指令BIN 3.5.11 BCD码转换指令BCD 3.5.12 BIN加1指令INC 3.5.13 BIN减1指令DEC 3.5.14 区间复位指令ZRST 3.5.15 七段解码指令SEGD 3.5.16 位右移指令SFTR 3.5.17 位左移指令SFTL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 4.1 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 4.1.1 梯形图设计基本规则 4.1.2 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 4.1.3 梯形图程序设计步骤 4.1.4 梯形图程序设计注意事项 4.2 状态转移程序设计方法 4.2.1 状态转移程序设计步骤 4.2.2 状态转移图编制方法 4.3 顺序控制类程序设计方法 4.3.1 使用启保停电路的编程 方法 4.3.2 状态转换的编程方法 4.3.3 步进指令的编程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GX Works2编程软件的使用 5.1 概述 5.2 GX Works2编程软件的界面介绍 5.3 菜单中常用命令说明 5.4 PLC程序设计的基本操作及调试 5.4.1 设置编辑文件的路径 5.4.2 文件程序编辑 5.4.3 程序的模拟仿真 5.4.4 设置通信口参数 5.4.5 GX Works2与PLC之间的 程序传送 5.4.6 程序的运行与调试 5.4.7 退出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及组网 6.1 PLC的通信知识和网络 6.1.1 通信协议 6.1.2 PLC常用通信接口 6.1.3 PLC的网络构成 6.2 FX系列PLC的通信模式 6.2.1 N∶N网络通信 6.2.2 并联链接通信 6.2.3 计算机链接通信 6.2.4 无协议通信 6.2.5 工业控制网络简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PLC控制系统应用设计 7.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7.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和 步骤 7.1.2 PLC系统硬件组成 7.1.3 PLC的程序设计 7.1.4 系统调试与改进 7.1.5 系统的安装 7.2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设计 7.2.1 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7.2.2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7.2.3 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 系统 7.3 三菱FX3U系列PLC在电梯自动 控制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组态技术介绍 8.1 概述 8.1.1 组态王软件的结构 8.1.2 组态王与下位机通信 8.1.3 产生动画效果 8.2 组态王软件应用举例 8.2.1 建立一个新项目 8.2.2 设计画面 8.2.3 定义外部设备和数据库 8.2.4 让画面运动起来 8.2.5 实时趋势曲线与实时报警 窗口 8.2.6 查阅历史数据 8.2.7 控件 8.2.8 用户管理与权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二部分 实践应用篇 第9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应用实践 9.1 FX3U系列PLC的结构及接线 9.2 GX Works2编程软件的使用 9.3 点动、连续运行控制 9.4 电动机 序言 本书依据高职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办 学特点,由多年从事PLC应用工程项目开发和PLC课程教学 的教师编写,力求做到对PLC应用系统的全面介绍,以使学 生掌握关键技术,达到工程综合应用的目的。在内容安排 上,将继电器电路控制和PLC梯形图程序设计相对照,理论 教学、实验操作和综合性设计训练有机结合,硬件设计与 软件设计相结合,使用方法介绍和计算机编程操作相结合 ,并列举了大量典型的应用实例,使学生在由容易到复杂 的项目任务引领下,通过学习、思考,可以逐步掌握PLC课 程的知识要点。本书打破了以往教材的编写思路,立足应 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内容新颖实用,紧跟时代,新型PLC,新版编 程软件 本书以国内应用广泛、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三菱FX 系列PLC为例,介绍了PLC的组成、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和 组态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多个真实的自动化 控制产品的设计开发。采用GXWorks2编程软件,编程、监 控、模拟仿真功能强。 2。教学案例典型丰富,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书在项目的设置上力求难易程度循序渐进,使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老师的引导完成任务;能较全 面地运用PLC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兼顾一些相关课程内容 ;可以适应工作中知识内容运用的多样性。本书不追求知 识面面俱到,而是力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思路,同 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可 持续发展打好工程应用能力方面的基础。 3。教材内容广泛全面,启发引导,主动思考 选取有实用价值或有应用前景的实际控制电路, 避免抽象、空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鼓 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同一个加工工艺控制过程用不同的编 程方式、不同的设计方法来实现,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 4。实训课题知识结构合理,学习资源丰富多样 实验实训课题实行“三级指导”(即任务目标、 知识要点、实施过程),使教、学、练紧密结合。综合应 用实践课题后均安排了思考与提升内容,可以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项目数字化资源 丰富,包括视频、PPT演示文稿、动画、仿真软件等,即使 没有实训设备,也能在仿真条件下调试、验证程序设计。 5。引入真实企业项目全局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 能力 本书在体系架构方面,分为基本原理篇和实践应 用篇。基本原理篇的每章开头均有本章知识的教学提示、 教学目标,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 学,有助于学生尽快领悟书中的知识结构系统。实践应用 篇引入真实企业项目,由浅入深地详细介绍了工业控制现 场中常见的应用案例,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本书由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殷庆纵、李洪群、孙岚 任主编,臧华东、徐月兰、凌璟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 殷庆纵编写第6章、第7章;李洪群编写第9章、第10章;臧 华东编写第8章、第11章;孙岚编写第3章;凌璟编写第1章 、第2章;徐月兰编写第4章、第5章。全书由李洪群负责统 稿。特在此对本书出版给予支持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 挚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的错误 和不足在所难免,真诚希望得到广大专家和读者的批评和 指正。 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