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宝生语言学文集(精)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书稿收入了黄宝生教授有关古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文章二十余篇,包括上古时古汉语中“再”字的意义,古汉语定语分置、两动一宾、所字结构、工具名,作状语和动谓语句、“使”字解析、“学、习”解析,《楚辞》章句分析、《史记》三家注语法分析、《郙阁颂》笺释、《聊斋志异》中的数量词、复音词、趋向动词等,既有一般性的语法研究,也有对具体文章的分析。这些文章虽成文较早,但其推论严谨,材料翔实,见解独到,对于古代汉语学习与研究,仍然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除了古汉语语法的文章,文集还收入了作者有关训诂、诗律研究的文章两篇,陆宗达、肖璋两位大家的来信以及对其师陆宗达的缅怀之文,作者的教学之论。文集的最后,附录了作者的诗词多首。 
目录
试论上古时期的“再”字义
古汉语定语分置中心词前后例析
古汉语中两动一宾的语法分析——读《史记》札记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图示语法分析
工具名词用作状语、动词谓语句探源
“可使足民”之“使”
说“学”“习”
《楚辞·九歌·湘夫人》王逸章句分析(上)
《楚辞·九歌·湘夫人》王逸章句分析(下)
《史记》“三家注”的语法注释浅析
《史记》“三家注”的考证注释浅析
《史记》“三家注”的词义注释浅析
《史记》“三家注”校勘注释浅析
《史记·萧相国世家》“三家注”分析
《史记·陈丞相世家》“三家注”分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三家注”分析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三家注”分析
释“佴之蚕室”之“佴”义
《郙阁颂》笺释
《金瓶梅》词语札记——兼与《小说词语汇释》《金瓶梅词典》训释商榷
《聊斋志异》中的数量词
《聊斋志异》中的复音词
《聊斋志异》中的趋向动词
《论语》选注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与手段
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于一体的独特视角——论《三国演义》的英雄史观
训诂学
诗律
《中学古文注解考释》说明
深切怀念陆宗达先生
我写《史记》“三家注”的语法、词义、考证、校勘注释分析文章的经过
文言文教材注解考释
编著《中学古文注解考释》一书的几点感受
扎根秦巴艰苦奋斗书怀录
春华秋实诗集
附录
陆宗达、萧璋先生的来信
《中学古文注解考释》序
后记
序言
读了黄宝生教授的文集
,见书如见其人,六十年前
共同学习的生活仿佛就在眼
前。
1961年,文化部和教育
部为了培养学有专长的高校
文科教师,在全国启动了文
科研究生培养计划。北京师
范大学好几个专业列入招生
简章。那年10月,我和王玉
堂师兄都在工作三年后考入
陆宗达教授主持的古汉语研
究班,与我们同时入学的还
有北师大1961届本科的6位
毕业生,黄宝生是其中的一
位。几十年没有过文科研究
生制度,尤其不曾招收古代
汉语专业研究生,居然都让
我们赶上了,我们成了同门
师兄弟,不能不说是天大的
缘分。
古代汉语研究班的课程
设计非常特别,本科四年我
们从来没有这样学习过。我
们点读段玉裁的《说文解字
注》,一遍不过关,再点第
二遍甚至第三遍。我们作《
说文》大徐本系联,就是在
大致读懂《说文解字》时,
把《说文》甲条中与乙、丙
、丁诸条有关的各种形、音
、义材料,全部抄到乙、丙
、丁诸条下,九千多条一一
如此处理,毫无例外。我们
填上古韵韵表,在不允许查
任何工具书的情况下,先把
《说文》的非形声字(包括
象形、指事、会意)全部填
入表格作字头,再把所从的
形声字按照声符一个个系联
到字头上,九千来个字一个
也不能遗漏。我们读元典,
老师一开始指定的书是刘宝
楠的《论语正义》和焦循的
《孟子正义》,要连注疏一
起读。这两部书的注疏引证
丰富,很多引书从未见过,
很多人名、地名也闻所未闻
,陌生的词义要翻《说文》
,典故要查出处,考据和论
辩必须理出头绪完全弄懂。
之后,陆先生亲自带着我们
读杜预注、孔颖达疏的《春
秋》《左传》,萧璋先生带
着读《毛诗笺》,刘盼遂先
生带着读《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俞敏先生带着读《马
氏文通》。再以后,郑玄注
《礼记》、李善注《昭明文
选》……一部部压了下来。
每部书老师们最多选几篇示
范一下方法,文字学、音韵
学、训诂学和文献学的理论
通论也只讲一点概要,要我
们在实际语言材料里去思考
。我们这些在批判“厚古薄
今”和炮轰“封资修”的大背
景下读完本科的学生,从来
没有下过这样的功夫,文言
文语感没有形成,古代文化
知识的积累单薄,语言文字
理论都是碎片式的。这种章
黄门内的传统训练大家几乎
是从零开始。一年以后,我
们深深体会到这种训练的独
到之处。章黄门内的基本功
训练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先扎根——熟练掌握第一手
材料,初步形成语感;再建
构——经过系联,从大量字
词关系里把握整体系统;“
得其法”——踩着前人的脚
印把那些有效的方法重复一
遍、体验一回;最后才是“
明其理”——从已知的当然
,通过思考知其所以然。经
受了这种训练,大家有了不
同程度脱胎换骨的感觉,越
到后来越自觉、自如,重视
第一手材料不事空谈的务实
学风,从中国语言文字实际
出发对“全盘西化”的抵御能
力,不知不觉注入我们的心
里,形成我们一众师兄弟共
同的治学特点。
看到宝生的论文集,我
觉得非常亲切,那种文风和
学风我太熟悉了。每篇文章
都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问题
,平易而不雕饰;非常重视
第一手材料,没有空论;熟
练运用《说文》,讨论问题
形音义并重;辞达而已,大
方简朴,论据得当。那些论
文并非鸿文巨作,却从中看
到他在坚守师承。宝生在汉
中一待就是几十年,我们毕
业分别后见面次数寥寥,他
的来信也很简练,但因为专
业一致,我们的交集是很多
的。我们都知道他的教学非
常出色,学科建设工作十分
认真,是个优秀的老师,殷
勤传学可称典范。
宝生有这样的工作成绩
,我们这些和他同窗三载的
师兄弟是毫不奇怪的。60年
代初在研究班里,宝生是以
稳重、踏实、忠厚著称的。
他完成各种作业不紧不慢,
保持中速;读书的进度不前
不后,以达到要求为原则。
颖明师要求高了、急了,他
暗中抓紧却不动声色,从未
听他叫苦;颖明师也有放松
的时候,他照旧加班加点并
不就此懈怠。他非常坐得住
,常常在书堆里一坐就是一
整天。他不爱交际,时间都
用来读书。年轻人总会有点
娱乐,不是集体组织的活动
他从不参加。他的认真是我
们都赞赏的。最难忘的是他
写得一笔好字,笔记和书上
的手批一丝不苟,干净利落
。有一件事我印象非常深:
二年级的时候,颖明师请王
力先生来作学术报告,恰好
宝生母亲身体有恙,他请假
没有到场。事后,他借了我
的笔记去转抄,不小心在我
的一页笔记上洒了一小片水
。其实没有伤到多少字,可
是他还回来的时候连连道歉
,打开笔记我吃了一惊,他
居然用同样的纸和写得跟我
一样大小的字把那页重新抄
了一遍换了上去。这件事让
我非常过意不去,知道他为
此花了很多时间;可他却很
不在意地说:“你笔记记得
那么详细清楚,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嘛!”
他性格中的忠厚也给我
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研究
生已经不少,因为与本科生
待遇不同,有单独的食堂,
吃饭时我们古汉语班总坐在
一起,经常的话题是互相打
听作业和读书的进度。几位
性格活泼的师弟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