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于调整合理的限度。可以说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时候触摸变得让人厌恶?本书作者后退一步,揭示了冲突的核心:自我和社会的日益敏感化。 聚焦敏感,围绕身体、心理、道德、审美四个维度,本书介绍了从中世纪早期到现代的敏感发展史,以辩证的角度,结合不同时代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对敏感的讨论,涉及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史、尼采和列维纳斯的哲学观、卢梭和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弗洛伊德的创伤分析、巴特勒的语言行事观、托克维尔和罗尔斯的平等观等,分析当下的创伤、语言伤害、性别问题、同情的限度以及高敏感性人群,引导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分裂社会的身份政治,走出 “囊泡化”的傲慢。 目录 导 言 社会的裂痕 主动敏感性与被动敏感性 身体、心理、道德、审美:敏感性的四个维度 本书的目的 第一章 敏感化的过程 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史 敏感的自我 行为的精致化 惩戒与敏感性 高潮即转折点? 第二章 伤口的力量 韧性还是敏感性? 尼采派对战列维纳斯派的一场辩论 成问题的绝对化 敏感的韧性 有韧性的敏感性? 第三章 共情的世纪 #MeToo运动之前的反性侵潮流 大卫·休谟与情感的传染 卢梭把道德女性化 萨德理解的敏感性 文明的更高阶段? 第四章 我们心中的暴力 弗洛伊德与不灭的原始性 恩斯特·容格尔的内心体验 痛苦守恒原则 惩罚的暴力 冷面具与自我甲壳 什么是受害者? 第五章 创伤与触发 有机体像一个小囊泡 受害者:从计数到讲述 从冲动到触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痛症? 第六章 语言敏感性 语言的现实效果 德里达与巴特勒:作为抵抗的游戏 冒犯性言论 语境敏感性 语言的二义性 狂妄的要求? 第七章 共情的局限性 在不同的肤色下 关闭的自我:托马斯·内格尔与让·埃默里 受影响者的视角与立场理论 共情与失去自我 我感受到了你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感觉更强烈? 第八章 敏感性社会 高度敏感与独异者范式 共鸣敏感性 保罗·瓦莱里与安全空间 “雪花”对抗“好吧潮生人” 别碰我? 第九章 保持距离的规则 现代社会对距离的渴望与人类学对触摸的恐惧 社交的规则化 最细微的振动:普莱斯纳主张的得体感 什么是合理的? 第十章 结论 托克维尔悖论 结构与个人 看待社会敏感化进程的双重视角 新联盟 致谢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知识背景 导语 聚焦敏感,了解不同时代思想家如何回应社会问题。从中世纪到现代,我们跟随关注文明进程的诺贝特·埃利亚斯去看自我日益敏感化带来的社会进步,跟随卢梭和18世纪的文学家去看共情之于人的意义,跟随尼采和列维纳斯去体会从伤口中产生的力量与因伤口产生的情感的力量,跟随弗洛伊德和容格尔去分析战争的创伤,于巴特勒与欢迎社会敏感化的莱克维茨的思想碰撞中去看现代社会因语言、独异化造成的伤痛。 不只面向高敏感性人群,更是所有人的共鸣指南。进入当代社会,作者从敏感性与独异性的关系入手,分析在独异性社会,人们如何保持道德、心理、生理的敏感性,阐述高度敏感的缘由,给所有人包括高敏感性人群提供一片共鸣绿洲。 在过度刺激和强调距离的过去与当下,找回得体感。在我们牢牢紧盯电子屏幕无暇感知他人与环境时,在一场肆虐全球的疫情把我们彼此撕裂又让我们向往相互靠近时,本书带我们了解敏感性与韧性的辩证关系,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得体感,敏锐地去感知世界。 书评(媒体评论) 又一本关于身份政治的书?要读吗?这本必须 读。 ——德国《明镜》周刊 一部精彩的敏感性思想史。 ——瑞士《新苏黎世报周末版》 这本书描述了当前密闭空间下的争论状态。 ——奥地利《标准报》 “敏感”为克服政治分歧做出了重要贡献。作 者表明,敏感性和韧性对立会导致死胡同,但二者 可以相互补充,并举例说明了二者如何互补。 ——德国《每日邮报》 在弗拉斯珀勒的哲学之旅中,她提到了卢梭、 朱迪斯·巴特勒以及尼采,引用了弗洛伊德和恩斯 特·容格尔——所有这些都引人入胜,很好地说明 了敏感的历史。 —— 德国《科隆汇报》 在这本书中,弗拉斯珀勒穿越了从中世纪早期 到现在的思想历程,以了解感知及其社会功能在几 个世纪以来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德国《日报》 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书。 ——奥地利《国际图书杂志》 精彩页 社会的裂痕 感觉是纯粹的私人问题吗?从什么时候开始,触摸是一种(性)骚扰?多大程度的亲近是令人愉快的,因而是被允许的?“能说”和“不能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什么样的言论会影响到人的尊严,什么样的言论能维护人的尊严?是否应该废除阳性泛指?即使在引文中使用“Nigger”一词,也是冒犯吗?在有争议的情况下,谁有裁判权?受影响者会因为亲身经历过暴力(无论是口头的还是身体的)而比未受影响者更接近真相吗?脆弱性是新的力量吗? 无论是#MeToo运动还是“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无论是性别平等的语言、触发警告还是言论自由,无论是争取弱势群体被认可的斗争还是担心失去特权的人的敏感,其中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于重新调整“什么是合理的(zumurbar)”界限。然而,相关话语正变得越来越固化:自由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右翼和左翼、老年人和年轻人、受影响者和未受影响者都不可调和地对立起来。有些人说:“你们是过度敏感的‘雪花’。”对立方则反驳道:“你们是在伤害和侮辱,你们的语言沾着血!”这种针锋相对日益侵蚀着民主的话语文化,制造了贯穿社会的几乎无法弥合的裂痕。 更加紧迫的问题是:哪里可以找到出路?我建议双方各退一步,摆脱争论,我们来阐明一个与现代意义上的“主体”的起源密不可分的发展:自我和社会的日益敏感化(Sensibilisierung)。 主动敏感性与被动敏感性 “敏感的”(sensibel)一词的含义是“敏锐的(empfindlich)、可感的(fühlbar)、易于接受的(empf?nglich)”。积极地看,此词通常是指显著的共情能力;消极地看,此词是指一个不适应生活的主体的过度敏感。回顾哲学史就会发现,这种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共存所造成的紧张关系有着悠久的传统。 早在中世纪,人们就区分了主动敏感性和被动敏感性。主动敏感性是指对于世界感觉敏锐,有道德含义;被动敏感性是“接受者”的特性,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主动敏感性的意思类似于 “拥有感觉的天赋”,一般地说,就是指有德行的(tugendhaft)、高尚的(edel)、善良的(gut)、能接受上帝的真理的特质。在18世纪,主动敏感性被系统地阐述为道德情感。简而言之,当时的人认为主动敏感性是人自发地行善的自然秉赋。 另一方面,被动敏感性一般是指“能被人感觉到的情感”。在积极的意义上,人们把敏感性中被动的一面与“感动”(Rührung)等同起来,在感伤主义文学的时代尤其是这样。然而,在消极的意义上,敏感性主要被理解为“爱哭、轻微疯狂、怀有不现实的想法”,有时也被(例如托马斯·阿奎那)理解为性服从。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把被动敏感性称为“生理的敏感性”(sensibilité physique),意思是“神经的易激动性”。 主动敏感性和被动敏感性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审视当下,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被认为是错误的和应受谴责的东西,通常也能刺激人的心灵;反之亦然,能刺激人的心灵的东西,通常也被认为是错误的和应受谴责的。尽管方式不同,但在所有政治阵营中都是如此。在右翼势力对所谓的“性别魔怔”等社会转型反应敏感时,他们不乏有针对性的仇恨言论,甚至还有具体的肢体暴力行为;而当左翼自由主义者的社会进步理念遭到质疑时,他们则表现得“皮肤薄”,他们有时会系统性地抵制某些人,有时甚至会导致受抵制者被解雇。 然而,这种主动敏感性和被动敏感性的相互联系绝不是新产生的,而是有哲学上的先例。例如,感觉敏锐的卢梭从他的灵魂最深处憎恶城市中泛滥的诸多刺激。在宁静安逸的巴黎郊区,卢梭发展了他的“人性善”的道德观。他认为,“性本善”的、富有同情心的人类需要被保护,免受有害的文明的影响(详见第三章)。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说蒙莫朗西的乡村田园就是卢梭的“安全空间”。 敏感性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见解为理解当下指明了道路,对于全书也是关键。敏感性可以分为向外的敏感性和向内的敏感性,连接的敏感性和分离的敏感性,解放的敏感性和压迫的敏感性。简而言之,敏感性带有暴力的一面,这一点在其历史起源中已经显现。而敏感性的发展则以强迫(Zwang)为前提。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其知名著作《文明的进程》(über den Proze? der Zivilisation,1939)中,追溯了人类行为的转变,令人印象深刻。埃利亚斯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种逐步增强的纪律约束(Disziplinierung),最初表现为吃饭和睡觉时的纪律,后来发展成复杂社会情景下的约束。这种纪律约束使人类行为越来越文雅精致,也使得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越界行为明显地越来越敏感。埃利亚斯认为,这种精致化的基本方法是“抑制本能”、“情感调节”、形成有自控力的超我。换句话说,为了变得敏感,我们必须驯服自己,“将外部强迫转化为自我强迫”,并形成有调节能力的羞耻感和尴尬感(详见第一章)。 埃利亚斯所说的,是“冷漠”的纪律约束和“温暖”的敏感化的复杂交错,是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