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语文教学与教育发展研究/学者文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袁牧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学者文丛的一种图书,收录了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前身)中文系教授袁牧先生公开发表的多篇论文,以及其专著《教育改革散论》中的部分文字。该书内容体现了袁牧在“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方面以及教育思想方面的重要贡献,例如,他将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改为“中学语文教学法”,提高了这门课程的学理性和适用性;本书还体现了袁牧对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深刻思考,昭示了老一辈语文教育专家在语文课程改革方面的筚路蓝缕之功。 目录 第一辑 求实存真 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一面镜子——评高考作文试卷有感 “画蛋”的启示——从1980 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看今后语文教学 景山学校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信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在景德镇市一小听课后的感受 方向对头措施落实——略论张富老师的“一篇多次教学” 潘凤湘“语文教读法”述评 勤学多思力行——试谈语文教学中知识、智力、能力的关系 新闻例话——从初中语文第四册《新闻两篇》说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潘凤湘的“语文教读法”介绍 语文教学改革断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努力开创江西省语文教改的新局面——在江西省首轮语文教改总结大会上的发言 潘凤湘“语文教读法”的新发展 教会学生自能读书——“语文教读法”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贡献 小荷才露尖尖角——“井冈杯”大奖赛语文组评课后记 熊信之的“三六九”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法——在江西省调研组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教学改革散论——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随感 为迁移而教——在葛德根语文教改鉴定验收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潘凤湘《我的教读法》首发式上的发言 胜利在望——在王运遂教改实验第六轮总结汇报会上的发言 “三个代表”指方向——在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成立20 周年大会上的祝辞 王运遂的“读写改”整体教学模式——2003 年春节与部分中学校长的谈话 第二辑 贵在得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序言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指要》跋 《论文选编(第一辑)》序言 《中学语文教学新论》前言 《中学生应用文》序言 为实现教育的“转轨”服务——《可爱的宁都》代序 不拘一格降人才——《优秀毕业论文选(一)》代序 中学生要学一点商品经济实用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用文》代序 《作文指路》序 《函授撷英》序 《中学生作文导练》序言 贵在得法——《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入门》序 《奇妙的语文世界》序 《初中语文常见错误例析与测试》序 《我的教读法》序 《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观·江西卷》后记 《语文教学艺术》序… 《论文选编(第三辑)》序 “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微笑”——《教苑论稿》序言 “良有以也”,“与有力焉”——《教海拾贝》序 《语文教育学》前言 《论文选编(第四辑)》序 《快速短文写作》序 《论文选编(第五辑)》序 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聪聪学作文》序 第三辑 建言献策 为振兴老区教育作贡献——在江西省政协五届五次大会上的发言 以十三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使职业技术教育有新发展——在江西省政协六届一次大会上的发言 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在江西省政协六届二次大会上的发言 教育重心下移后提高民办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在江西省政协六届三次大会上的发言 幼儿教育观摩讲习会开幕词 “少年英语乐园”开园典礼上的开幕词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在江西省政协六届四次大会上的发言 贯彻落实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步伐——在江西省政协六届五次大会上的发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要落到实处——对江西省部分地区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大力宣传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江西省政协七届二次大会上的发言 举全省之力办义务教育——在江西省政协七届三次大会上的发言 依法治教应实施素质教育——在江西省政协七届四次大会上的发言 素质教育呼唤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服务素质教育——在江西省政协七届五次大会上的发言 大力发展和办好职业教育——在江西省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职业教育研讨大会上的发言 序言 积累学术文化,创新大学文化 南昌师范学院七十周年校庆“学者文丛”总 序 张艳国[1] 今年金秋时节,我们就要迎来南昌师范学院 七十周年校庆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攻坚克难 ,写就光辉校史;七十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教育培训、师范教育的累累硕果汇入江西高 等教育历史长河,为江西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了样 本和经验;七十年勠力同心,奋发有为,提振精 气神,不懈怠、不折腾、不停步,紧跟时代,赶 上时代,形成了体现南昌师范学院师德师魂、师 风师貌、校风校纪、学规学风、学者学术、学生 学习、学科专业、社会服务内涵个性和本质特征 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 七十年接续发展,学校严守自己的学统文脉 ,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一路走来,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不断彰显高校办学特色,办社会满意 的师范本科院校,赢得了社会好评。在发展历程 中,学校数易其址,几易其名,发展创新成果来 之不易,历史记忆是办学治校宝贵的文化教育资 源。考论江西高等教育之源,学校是江西省最早 的四所高等院校之一,是“老八所”本科院校之 一。虽说“英雄不论出身”,但历史总归是历史 ,回望历史、牢记历史、尊重历史,在总结历史 经验、掌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主 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可以看清我们前行的路 ,更好地开创未来。 七十年前,为谋发展之大计,满足江西省人 民对优秀中学教师的渴望,江西省人民政府于 1952年4月1日在南昌市豫章中学小礼堂举行江 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成立仪式,这也是南昌师 范学院的奠基礼。1952年5月,学校开设为期三 个月的第一期培训班,集中培训全省中学和师范 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以及骨干教师,共计208 名。办学四年,学校就培训骨干学员873名,极 大缓解了新中国之初江西省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 压力。1956年3月,在进修培训取得良好办学成 绩的基础上,江西省政府决定扩大江西省中等师 资进修学校规模,批准筹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 新挂牌的南昌师范专科学校首设语文、数学、俄 文、地理四个专修科,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同 时开设教师进修部和教育行政干部轮训部,进行 师干培训。其时,南昌师范专科学校是江西省仅 有的四所普通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所 为满足基础教育需要而建立的高校。办学两年间 ,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专科毕业生400余人, 培训体育教师900余人,集训校长、教导主任 2200余人,当时堪称全省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进修 培训的重镇。195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创建 八所本科高等院校,其中就有在南昌师范专科学 校基础上设立的江西教育学院。当时,因南昌师 范专科学校校址被调拨给新建的江西大学使用, 致使学校师生搬至庐山办学。1958年10月,学 校在庐山人民艺术剧院召开了江西教育学院成立 大会暨新生开学典礼。从1958年到1962年,江 西教育学院主要发挥师范教育功能,为高中应届 毕业生提供学历教育通道。1969年,江西教育学 院与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先后成 为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9年,为适应江西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江西教 育学院重新恢复办学建制,复苏进修培训、高师 函授办学功能。1980年,学校的中文系、数学系 、外文系开始招收走读本科生,由此恢复了普通 本科教育。1999年,江西教育学院恢复普高招生 ,重启专科办学,但普高教育确定为21世纪江西 教育学院的主攻方向。2005年,学校探索新的办 学模式,在赣州市成立江西教育学院赣南分院, 专职培养小学教师。2008年,为适应新的高等教 育发展形势,学校购置南昌市经济开发区瑞香路 地段近500亩土地,建设学校新校区。2009年10 月,学校的教育系、旅游系、中文系、外文系共 计2000余名师生先行搬到瑞香路新校区。2010 年10月,江西教育学院的办学主体整体搬到昌北 校区。自此,学校办学重心由青山湖校区迁至瑞 香路校区。2012年,江西教育学院普通高等教育 在校生规模首次达到6000余人,远程培训和集中 面授中小学教师超过400万人,学校成为江西省 成人教育的“领头羊”,也成为江西省基础教育 领域名副其实的“工作母机”。自2008年开始, 学校“改制办本”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全校 围绕“改制办本”目标,在省政府暨教育厅指导 下,上下一心齐努力,夯实达标各项工作。2013 年1月,学校以高票通过教育部组织专家组进行 的“改制更名”评议。由江西教育学院更名为“ 南昌师范学院”,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方向也变更 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改制更名”后,南昌师 范学院确定立足江西、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坚 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宗旨,发挥自身办 学优势,打通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努力在 江西建设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 院校。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七十年的发展历程, 大体上就是我在“校庆铭文”开篇中所概括的: “学脉相传七十载,桃李芬芳满天下。建校之初 ,其辛也艰;改革发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