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世禄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语言学泰斗张世禄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套汇总文集。张世禄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对音韵学史、古代汉语、音韵学、语言学理论、汉语史作了大量研究,在语言学学科的各个分支领域均有精辟见解。本文集既有关于张先生生平、学术的记述,同时也融汇了语言学界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出语言学界的前沿水平。该集的整理出版,是对中国现代语言学思想和学术传统的一次重要的传承工作,对中国语言学研究和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1981年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张世禄 董树人
张世禄先生给我们上古代汉语课 宋遂良
1986年
长寿颂 王 力
金缕曲并序 刘 锐
《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读后 许威汉
论张世禄语言哲学的民族性 申小龙、陈丹红
张世禄对汉语语言学的新探索 申小龙
1987年
评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重印本) 申小龙
1988年
训诂:中国文化阐释的前沿——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中的训诂学思想 申小龙
张世禄与音韵学研究 申小龙
1989年
张世禄教授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庆祝会在上海举行 G.L.
世禄先生在普及语言学知识方面的贡献 胡竹安
面向汉语实际的语言研究 许威汉
张世禄先生的音韵学说 赵克刚
张世禄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鲍明炜
张世禄先生治学的特点 严修
张世禄先生对汉字改革的贡献 许宝华、汤珍珠
1990年
海派语言学的文化选择 申小龙
1991年
在张世禄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 庄锡昌
挽诗 施南池
1992年
禄师忆赞 刘如瑛
张世禄与中国现代语言学——怀念我敬爱的导师 申小龙
张世禄与中国现代语言学 申小龙
1994年
《语苑新论——纪念张世禄先生学术论文集序 》 罗竹风
谈古代汉语虚词类别的两分法 王 宁
张世禄先生在文字学上的贡献 许威汉
怀念张世禄先生 濮之珍
新松恨不高千尺——张世禄先生治学回忆 李行杰
我师张世禄 余志鸿
1997年
师情难忘——忆张世禄先生 严修
怀师 陈四益
学术贵在独立与自由——纪念张世禄教授95华诞暨逝世五周年 申小龙
1998年
张世禄先生在汉语音韵学研究中的贡献 李行杰
张世禄——学贯中西的语言学家 李行杰
莲花落里探真情——记张世禄先生 吴中杰
2000年
记忆中的张世禄先生 许道明
2001年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怀念恩师张世禄教授 李行杰
2002年
真正的学者,执着的追求——世禄老丈谈经典著作的校勘 张进贤
一代语言学大师张世禄 何保华
张世禄先生百年学述 申小龙
2003年
《历代语言学文献读本》序 张振德
2004年
敬爱的恩师张世禄先生 鲍明炜
2005年
学贯中西——张世禄教授传论 赵文君
2007年
张世禄《中国文艺变迁论》 苏永延
恩师张世禄先生莅扬讲学记略 刘如瑛
2011年
怀念父亲——张世禄 张暨生
2012年
此虫何虫 张小隽
2013年
我国现代语言学大师——忆张世禄先生 乐秀拔
2017年
由“音韵学入门”教案看父亲的治学精神 张小平
2019年
张世禄先生诗传 陈允吉
《张世禄全集》编辑出版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新闻中心
2020年
张世禄先生《汉语史讲义》前言 申小龙
汉语三千年发展中的历史和逻辑——张世禄《汉语史讲义》整理绪言 申小龙
中国本土语义研究的理论自觉 申小龙
中国语文与语文学相互塑造之文化奇观 申小龙
2021 年
汉时期词汇的时代特征再认识——读张世禄先生《汉语史讲义》 吴小强
张世禄:奠定中国现代语言学科学基础 陈瑜
读张世禄《汉语史讲义》札记 陈满华
铭感师恩 砥砺前行 笪远毅
黉门遗泽,辞苑流芳——记苏步青教授与张世禄教授二三事 王增藩
跟随爸爸的搬迁 张小平
和外公相处的日子 张耀辉
“是因循不改,继续受许多洋框框的紧紧束缚呢,还是起来革命,打破样框框?”——张世禄先生期待汉语学界的抉择 申小龙
2022年
张世禄先生学术生涯的代表性著作及其影响 徐鲁燕
《百年浙江语言学家学术思想研究·张世禄卷》启动 王月婷
《张世禄全集》前言 申小龙
附:《张世禄全集》目录
后记 申小龙
序言
严修
今年(2022年)是张世
禄先生诞辰120周年,不久
前《张世禄全集》也由东方
出版中心出版了,复旦大学
中文系准备出一本纪念文集
,以弘扬我系宝贵的学术传
统。筹办此事的张小隽、申
小龙两位师弟约请我为纪念
文集写一篇序,我有些惶恐
,但又不敢推辞,便鼓起勇
气应允了。
张世禄先生是我的恩师
,我是在张先生的长期培养
下成长起来的。
1952年大学进行院系调
整,张先生来复旦大学任教
。就在这年,我考入复旦中
文系,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阶段,张先生都是我的业师
。留校任教后,也一直得到
先生的指导,跟随先生学习
长达40年。粗算一下,在张
先生的学生中,与先生相处
时间最长的,也许就是我了

在我的心目中,张世禄
先生是一位博大精深的语言
学家,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
教育家。
在语言学方面,张先生
研究领域广泛,包含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
等。在音韵学、训诂学、文
字学、语法学、词汇学、修
辞学及语言学原理等学科,
都有论著问世,还有大量的
译著。在语言学领域,张先
生是个全能型的多面手,其
学问之渊博,在语言学界是
罕见的,因而在语言学界享
有崇高声望。
张先生早年受段玉裁“音
韵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
经传无不可通”一语的启发
,故而在音韵学方面用力最
早、最勤。然而音韵学素有
“绝学”之称,“向来讲韵学
的书过于玄虚幽渺,乌烟瘴
气了,所以闹得初学的人不
是望而生畏,不敢问津,就
是误入歧途,枉费精力”(
罗常培语)。的确,旧的音
韵学对一些问题常常说得模
糊不清,让人费解。例如音
韵学里的唇齿舌牙喉“五音”
问题,用语音学上的辅音发
音部位来解释,是很容易明
白的,可是古代的一些音韵
学者却用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声(宫商角徵羽)、
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脏
(心肝脾肺肾)等,来曲为
比附,让人越听越糊涂。明
代有个名叫真空的和尚,是
个音韵学家,他是这样解释
“五音”的:“见等牙肝角木
东,舌心徵火喻南风。北方
肾水羽唇下,西面商金肺齿
中。喉案土宫脾戊己,西南
兼管日来同。后进未明先哲
意,轩辕格式为君明。”(
释真空《篇韵·贯珠集·总括
五行分配例》)他如此阐释
“先哲意”,“后进”岂能“明”
?音韵学岂能不成为“绝学”
?《四库提要》曾批评释真
空《篇韵·贯珠集》说:“俗
僧不知文义,而强作韵语,
读之十九不可晓。”
张先生有鉴于此,立志
革除旧音韵学的弊端,决心
引进西学,吸收现代语言学
的理论和方法,使中国语言
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张先
生曾说:“最近西洋发音学
理,输入吾国,而分析音韵
之事,遂大以进步,旧音韵
学上多种纷纭未决之问题,
至是乃霍然以解。”(《中
国声韵学概要·序论》)张
先生又说:“我们必须认定
现今要研究中国音韵学,总
当以西洋的科学学理和方法
为基础;近代音韵学的科学
化正和汉魏唐宋间的佛化有
同等的需要,或且过之。”
(《中国音韵学史·导言》
)他还在《音韵学·例言》
中说:“本书根据西洋语音
学、语言学学理,将中国过
去音韵学上的材料,加以剖
析说明。”
年轻的张世禄,聪慧好
学,刻苦钻研,勤奋著述,
所以成名很早。20世纪30
年代,当时张先生才30岁左
右,就发表了大量论著,几
乎每年都有专著出版,如:
《中国声韵学概要》(
商务印书馆1929年);
《中国古音学》(商务
印书馆1930年);
《语言学原理》(商务
印书馆1930年);
《音韵学》(商务印书
馆1932年);
《广韵研究》(商务印
书馆1933年);
《语言学概论》(中华
书局1934年);
《语音学纲要》(开明
书店1935年);
《中国音韵学史》(商
务印书馆1938年)。
这些著作,为中国现代
语言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
影响。王力先生曾谦虚地说
,他是读了张先生的一些著
作以后,受到启发,才走上
语言学道路的。
《中国音韵学史》是先
生的代表作。该书是中国第
一部系统论述汉语音韵学源
流的通史,也是第一部用现
代语言学理论来阐释传统音
韵学研究历史的专著,在音
韵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
独领风骚”数十年,至今仍
然无人超越。李新魁在《40
年来的汉语音韵研究》一文
中说:“从音韵学史的总体
研究来说,则稍感欠缺。50
年代以前,有张世禄的《中
国音韵学史》行世,而这40
年来,却没有类似的或更为
详赡的‘史’书出现,这是有
待于音韵学界共同努力的。

张先生最先将瑞典著名
汉学家高本汉的学术,系统
地介绍到中国来,使中国的
传统小学,走上了现代化的
道路。张先生在《高本汉与
中国语文》(1937年)一
文中说:“他们对于中国语
文的研究,在态度方面比较
的客观,所采用的材料和工
具也比较的准确;因之他们
的成绩竟能超过了中国过去
的学者,他们的学说有很多
可以供我们借镜。高本汉先
生是集西洋人的中国语言音
韵学的大成的;他的著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