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公认为是我国史书的典范,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间共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司马迁以深厚的文学修养、高妙的艺术手法、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见地、生动洗练的文笔、充沛的感情,使笔下形象生动,且文气纵横,人们读来,“未尝不惊呼击节”。无论是多样的文学体裁,还是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塑造,抑或克制含蓄的叙事方法,以及人物传记式谋篇布局,《史记》都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汉刘向、扬雄认为,“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明代钱谦益说,司马迁“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其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目录 大禹治水 (《夏本纪》) 武王伐纣 (《周本纪》) 伯夷采薇 (《伯夷列传》) 管仲佐桓公称霸 (《管晏列传》) 吴起变法亡身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破楚入郢 (《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直谏被杀 (《伍子胥列传》) 赵氏孤儿 (《赵世家》)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世家》)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孙膑破杀庞涓 (《孙子吴起列传》) 商鞅变法被害 (《商君列传》) 屈原沉江 (《屈原贾生列传》) 苏秦佩六国相印 (《苏秦列传》) 鸡呜狗盗 (《孟尝君列传》) 冯骓客孟尝君 (《孟尝君列传》) 毛遂自荐 (《平原君虞卿列传》) 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公子列传》) 廉蔺将相和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火牛阵 (《田单列传》)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仲连邹阳列传》) 荆轲刺秦王 (《刺客列传》) 张良圮上受兵书 (《留侯世家》) 秦始皇千古一帝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本纪》) 陈涉起义 (《陈涉世家》) 项羽巨鹿破秦兵 (《项羽本纪》) 刘邦人武关灭秦 (《高祖本纪》) 鸿门宴 (《项羽本纪》) 韩信拜将 (《淮阴侯列传》) 韩信三年灭五国 (《淮阴侯列传》) 韩信垓下破项羽 (《高祖本纪》) 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本纪》) 吕后杀韩信 (《淮阴侯列传》) 张良四皓护太子 (《留侯世家》) 飞将军李广 (《李将军列传》) 卫将军漠北大战 (《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筑冢象祁连 (《卫将军骠骑列传》) 张骞通西域 (《大宛列传》) 司马迁小传 (《太史公自序》) 检测与评估 资源与拓展 我的兴趣与收获 序言 出版说明 阅读不仅关乎个人的素 养和语文教育的水平,也关 乎整个社会的风尚和文明的 品质。从2016年9月起,全 国中小学陆续启用了教育部 统编语文教材。统编教材特 别重视阅读,加强了阅读设 计,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 来提升语文素养,提高阅读 能力和阅读水平。语文学习 要建立在广泛的课外阅读的 基础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 的人的共识。 我社以文学立社,出名 著,出精品,几十年来在古 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 文学、儿童文学等领域积累 了大量的资源和优秀的版本 。从2()03年起就陆续推 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为中小学生的名著阅读助力 ,深受欢迎。随着统编语文 教材的使用,我社面向师生 做了大量的教材使用调研, 多次邀请并集聚读书界、语 文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 等领域的专家把脉会诊,群 策群力,为中小学生和老师 们精心策划、精心编辑,推 出了这套“名著阅读力养成 丛书”。 这套丛书收录中小学语 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 推荐阅读书目,不仅收录小 学“快乐读书吧”和初中“名 著导读”中推荐阅读书目, 而且配合“1+X”群文阅读设 计,收录课文后要求阅读的 作家作品,共计百余种,基 本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 。 该丛书由曹文轩先生担 纲主编,延请一线教学名师 ,对入选的每一部作品编写 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方案, 介绍作家作品和创作特色, 提出合理的阅读建议,引导 学生进行专题探究,有意识 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有 选择性地提供阅读检测与评 估办法。这样,有步骤地引 领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了 解文学、科普等不同类别作 品的阅读方法,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文 体的特征,切实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同时也给老师的教学实践 提供一种参照与借鉴。可以 说,这套书不仅强调要读什 么,更强调应该怎么读。 该丛书在版本选用上精 益求精,精挑细选经典权威 版本,囊括一批资深翻译家 的经典译本,如傅雷译《名 人传》《欧也妮·葛朗台》 、力冈译《猎人笔记》、卞 之琳译《哈姆雷特》等。对 于名家选本,追求代表性, 或由该领域权威研究者编选 ,或由作家自己编选。由于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轫与 推进,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 语体上有着鲜明的用语特色 ,我们在编校中参阅相关文 献对少量字词和标点做了适 当的修改,尽可能地保留作 品的原貌。 该丛书在设计上充分考 虑阅读的舒适感和青少年的 用眼卫生,尽可能地采用大 号字体、米黄纸张,做到版 面疏密有致、图书轻重得宜 等。所有这些,旨在推出一 套真正面向学生、服务学生 的青少年版丛书。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经典名著的影响力是不可估 量的,一本好书能够让一个 人终身受益。让我们种下阅 读的种子,学会阅读,爱上 阅读,在阅读中唤起灵性和 兴味;让我们在多姿多彩的 阅读的花园里,去领略丰美 而自由的天地! 浙江文艺出版社 导语 《史记》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传说的五帝时代到西汉中叶三千年间丰富的历史资料,为中国历史学奠定了最初的坚实而宏伟的基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若要从原典上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不读《史记》。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司马迁运用高瞻远瞩的卓越思想、准确而又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记述、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历史人物,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伟大传统。 书评(媒体评论) 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 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 是,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 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 是训练。 ——朱永新,丛书顾问/ 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 起人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不仅强调要读什么,更强 调应该怎么读。 ——曹文轩,丛书主编/ 著名作家/小学和初中语文 教材主编 精彩页 大禹治水 夏禹,名日文命。禹之父日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日昌意,昌意之父日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日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棒。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氏。 (《夏本纪》) 【译文】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颛项,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项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不在帝位,而为人臣子。 帝尧时,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地包围着大山,吞裹着丘陵,百姓们陷入困境。帝尧下令寻找能治水的人,群臣与四方部落的首领都说鲧可以。帝尧说:“鲧是个违背上命、毁坏家族的人,不能任用。”部落首领们说:“在同列的人员中没有比鲧更能干的了,还望您让他试一试。”于是尧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任用鲧来治水。但鲧治了九年,洪水也未能平息,治水没有功效。于是尧又寻找人才,得到虞舜。舜被提拔重用,后又代行天子的职权,巡视天下。舜在视察中看到鲧治理洪水不像样,就在羽山将鲧正法了。天下人都认为舜应该杀鲧。于是舜又提拔了鲧的儿子禹,叫他继续完成鲧没能完成的事业。 帝尧去世后,舜询问四方部落首领:“谁能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各种官职呢?”部落首领们都说:“让大禹当司空,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舜说:“嗯,可以这样。”舜命令禹:“你去平定水土,要努力干好!”禹下拜叩头,想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你就赶紧上任干这件事吧。” 禹为人敏捷,做事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仁慈可亲,说话可信;发出的声音可以校定音律,躯干四肢的长短可以作为丈量的长度,各种度量衡的标准都从他身上得出;他恭敬勤勉,一举一动都可以作为人们仿效的准则。 禹于是和伯益、后稷一起奉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人夫,平治水土,顺着山势竖立标志,根据高山大川的原有走向疏导洪水。禹痛心父亲鲧的无功被杀,因而苦心劳思,在外一直干了十三年,几次路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工夫进去。他自己吃穿简朴,祭祀祖先神明却丰厚虔诚。他自己居住的条件很简陋,在修渠挖沟方面却舍得花钱。他旱路坐车,水路乘船,在沼泽地上坐橇,走山路则穿一种底下有齿的鞋子。他左边挂着水准仪和墨斗,右边背着圆规和方矩,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到处奔走,划定九州的疆域,开辟九州的道路,修筑各地的湖堤,测量各地的大山。他命令伯益向民众发放稻种,让他们栽种在低洼有水的地方。又命令后稷在民众食物缺乏时发放食物。哪里缺粮食,便从粮食有余的地方向哪里调集,务必使各诸侯地区的生活平均。禹根据他所巡视的各地的生产,确定各地向天子的贡赋,并确定了对各地山川开发利用的问题。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