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杨泓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考古发现的古代遗物为标本,复原中国古人社会生活的日常起居习惯、日用家具及与之相关的日常礼仪。作为一名辛勤耕耘五十余年的考古人,作者结合历史文献,抽丝剥茧,细致解读,以生动严谨的笔触,帮助我们走进博物馆,聆听考古标本的吟唱,感悟古物内在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魅力。 作者简介 杨泓,男,满族。1935年生于北京市。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毕业。自195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现担任《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并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自1958年在《文物参考资料》(现《文物》)发表论文《高句丽壁画石墓》以来,迄今已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等。并与李力合著《华夏之美——中围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和《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 目录 开头的话 史前席地起居用陶器的装饰艺术 ——漫谈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花纹带装饰部位 席地起居 ——先秦至汉魏的家具 说坐、跽和跂坐 从卫贤《高士图》谈“举案齐眉” 说床 帐和帐构 ——先秦至汉魏的家具 高座跂踞 ——南北朝至唐宋家具 椅子的出现 胡床 隐几 屏壁生辉 ——古代居室装饰 “屏风周昉画纤腰” ——漫话唐代六曲画屏 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 灯和熏炉 镜奁·镜盒·镜台 七子镜 针 附录1 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 附录2 明清硬木家具 附录3 忆王世襄 后记 序言 考古发掘获得的古代 遗物,按规矩会送到由国 家管理的各级博物馆中, 它们中的精品,会被陈列 在展柜内,供广大民众观 赏。人们在观赏这些凝聚 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科学信 息的考古标本时,在寂静 的展厅中,是否能够聆听 到它们在向你吟唱关于它 本身的故事?是的,考古 标本是会吟唱的,特别是 随情抒发它们自身的故事 。只要你能够掌握正确的 方法,寂静的展厅立时就 会热闹起来。那些考古标 本会争先恐后地吟唱它们 的故事,每件标本都有自 己的个性,它们的吟唱曲 调各异,有的音调高昂, 长篇叙事;有的词语清晰 ,简洁明快;有的浅吟低 唱,委婉动人;有的雄浑 长啸,撼人心脾;组合成 一曲称颂中国古代文明的 华彩乐章。考古标本尽情 吟唱,你闭目聆听,直到 曲终,重归寂静,正如白 乐天在《琵琶行》所咏“ 此时无声胜有声”,你会 继续长久地神游于历史的 长河之中。 但是如何才能尽情聆 听考古标本的吟唱呢?这 就要由考古人来为你帮忙 了。当你从事考古工作的 时间越长,接触考古标本 越多,你对它们的了解越 深,就会感悟到标本内在 的积淀着历史文化的魅力 ,让冷冰冰的标本活起来 ,聆听到它们吟唱自身的 故事,得到它们所承载的 历史信息。回溯到1953 年,那一年我开始成为考 古学的学徒,日积月累, 到现今已有64年,由于考 古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 科,所以至今我还没能结 束学徒生涯,但是已初步 掌握聆听考古标本吟唱的 本领,可以将它们吟唱的 内容,转释给无法听到的 读者,大家共享。 考古学还可以说是一 门“遗憾”的学科,也就是 说古人并不是把什么都遗 留在地下,而且对于遗留 在地下的古代遗迹和遗物 ,今天也并非都已被发掘 出土,这里存在着极大的 局限性。何况古人又没有 把什么都写在书中,而古 书并不是都能留存至今, 所以许多考古遗存或遗物 出土后,缺乏文献的对应 证实。还要注意到遗留在 地下的古代遗存,大致可 概括为古人生活的城址和 居住址,以及古人死后被 埋入的墓葬两大类。城址 本应保留有关古时人们社 会生活最重要的科学信息 ,但是,非常遗憾,古代 城址都是在经历战乱遭到 彻底破坏后被废弃的遗存 ,基本上除了一些惨遭损 毁的建筑基址以外,很少 能有古代遗物保留下来。 考察建筑基址和道路遗迹 ,对了解当时城市平面布 局等方面的探研十分重要 ,但是有关古人日常生活 的遗物和信息很少。所以 目前在田野考古工作中能 够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古 代遗物的考古收获,主要 是在发掘古代墓葬中取得 的。只要下葬后没有遭到 当时或后代的破坏和盗掘 ,一般在发掘古代墓葬时 都能有随葬的遗物出土, 目前在博物馆中展出的考 古遗物,绝大部分是古墓 发掘中所获得的。不过, 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又 受到当时礼俗和丧仪制度 等各方面的局限,从其中 所获得的考古标本,有的 是与当时社会实际生活有 关的遗物,有的是大量专 为丧葬而制作的物品(包 括碑、志、明器及与迷信 有关的物品),因此必须 加以分析辨识,理出与古 人实际生活有关的遗物, 如礼乐器、兵器、家具、 灯具、服饰等(包括明器 中的仿真模型),再通过 它们蕴含的信息,结合有 关文献,尽可能地复原古 人的生活场景以及礼俗文 化。特别是家具、灯具等 遗物,因与人们的生活起 居紧密关联,更是了解古 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考古标 本。这也是这本小书关注 的主题。 让我们走进博物馆的 展厅,去倾听那些与古代 家具等考古标本相关的故 事,转译成篇篇短文,一 起去了解古人生活的真实 情景吧! 导语 本书作者是一位在考古领域辛勤耕耘超过半个世纪的考古学家,他以中国考古发现的重要出土文物为标本,帮助读者走进博物馆的展厅,了解古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和礼仪文化。 内容生动,契合公众了解古物与古代日常文化的知识需求。书中讲到的家具、灯具、壁画、居室装饰等,与古人生活日常密切相关,蕴含着古代社会的大量信息,散发出历史文化的深厚魅力。 本书属于“大家小书”性质,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中国美术考古的成就,还体现出一个考古学家对于帮助读者走进博物馆的展厅,聆听与古物相关的故事,理解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的殷切之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