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校个合作立化是一个嵌套的、动态的结构,能连通学校、企业、政府和行业的职能,融通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的形杰,促进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间的沟通,实现逐层整合,造就一个独特的层次模型。本书综合应用文化层次理论、解释现象学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建构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分析框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界定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政府与行业的支持下,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有机综合体。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有关校企合作文化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样本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理论认识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构成要素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物质文化解读 3.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物质文化的学理认识 3.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物质文化的实际呈现 3.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物质文化的建设瓶颈 3.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物质文化的突破路径 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行为文化剖析 4.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行为文化的理性分析 4.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行为文化的现实调查 4.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行为文化的矛盾盘点 4.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行为文化的矛盾化解 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制度文化建设 5.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文化的应有特征 5.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文化的现状反思 5.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文化的问题审视 5.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文化的解决对策 6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精神文化聚焦 6.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精神文化的历史寻绎 6.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精神文化的现实表达 6.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精神文化的病征分析 6.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精神文化的诊疗方略 7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整合与发展 7.1 明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价值走向 7.2 正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内部差异 7.3 拓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层次模型 7.4 强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文化的跃升举措 8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