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周虹、郑晓妹等著的《家排现场:中国家庭的系统排列故事》由25个中国家庭系统排列个案组成,以伯特·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及有关的中国思想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家排”现场实景呈现为开篇,细致描写每位家族代表的表情、神态、心理感受、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对照,让人们更迅速、直观地了解“家排”;以“家排”后作者在生活中的调整、收获为展开,使读者受到启发和帮助,比如学会与自己的幼年伤痛事件挥手告别,回到自己的“妻子位”“妈妈位”,让家庭变得更加有序、有爱。 本书展现了人类的族群习性和系统动力对其生命、生活的深远影响,带领读者越过人生“卡点”,迈向喜乐、富有、成功的生命状态——这不是奇迹,只是我们的一种能力! 作者简介 周虹,女性身心灵成长社区化组织——虹汇创始人,“虹汇电台”创始人、主讲专家,家庭系统排列文化推广者,中国家庭幸福文化建设研究者,亲子教育、两性关系专家。 她将助人作为其毕生使命,十几年来跟踪、服务上千家庭,为社会奉献诸多公益课程、电台节目,并著有《为人父母必修十堂课》《女人精·女人经》《养孩经·女人经》《家庭财富》《周正亲子二十法》《玩住孩子》(男孩篇、女孩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裁艺术管理语言》等书。 目录 序 “不幸”源于父亲的早逝 看见生命中的“不幸” 我在哪里? 自以为是的“不幸” 成长从沟通开始 不向养父母要亲生父母的爱 我成了抢夺者 抢夺者何去何从 开启前所未有的美满生活 见证“家排”的神奇 错把金钱当情敌 错把金钱当情敌 恐惧金钱的背后 发现财富的真相 归富人位 与前夫和解 纠缠在原生家庭的小女孩 我与父母和解 再一次对男性力量臣服 我的位置被弟弟排挤 与我生命中的贵人和解 和解之后,开启幸福生活 告别内在的“忧伤小孩” 我被选为“家排”代表 抗拒成长 继续探索生命中的“卡点” 破除错误的信念系统 转念即天堂 女博士的新程序 震撼心灵的“看见” 奶奶的疼爱 家里的“问题” 盲目的“孝顺” 谦卑的孝顺 要婚姻还是要男人 平生第一次“家排” 开启艰难的成长修行之路 喜迎第二次“家排” 真正的孝顺 假惺惺的“孝顺” 不一样的幸福生活 活好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再次呈现我与父母的关系 4个月狂减25斤 矫情是一种病 孕期也不该矫情 将减肥进行到底 告别矫情的小女孩 “大鱼大肉”中学会当一个亲妈 随摘感恩打卡小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射向伴侣的毒箭先穿过孩子 是谁把毒箭射向了儿子 离异家庭走向喜乐生活 我为何成为“剩女” 父母各有各的苦 邂逅爱情 原来我一直被祝福 “家排”疗愈失眠 失眠是一种承接 我看见了自己最大的习性——评判 生命需要清理 与祖先和解 活好自己 彻底与失眠告别 胖是因为比母亲“大” 揭秘肥胖的真实原因 开启我的成长之路 绽放后的自己 戴着“面具”的女人 隐蔽的“真相” 遇见真实的自己 圆满的生活 孩子为何如此恨我 原来我是个“十恶不赦”的母亲 八大罪状 我的“恶”来自哪里 全然接纳,真诚地面对自己 爱在延续 从“女巫”到“女神” “女巫”一直在我的生命里 陷入深思的“女巫” “女巫”变“女神” 卡在父母离异那年 我想看清与奶奶的关系 谁能给我爱 在成长的路上痛并快乐着 从此我“圆满”了 疾病的根源 我为什么生病 输入“新程序” 问题的反复 疾病可能伴我一辈子 疾病的真相 面对真实的自己 开始承担 爱和祝福 疗愈被送养的伤痛 小女孩的婚姻生活 告别小女孩,开启助人之路 后半生的梦想 冒犯父母的代价 “家排”现场开场 与爸爸妈妈和解 与老公的关系 女儿的人际关系 向幸福前进 其实嫁人很容易 我找到了恐婚的“卡点” 走向婚姻 与女性族群链接 疾病的真相 一想起母亲,我的笑容便戛然而止 我是井底之蛙? 疾病的背后 与疾病和解 成长看得见 头脑、身体、心灵的“家排” 冒犯是财富的克星 我冒犯了财富 归属富人的行列 我把先生“要”跑了 “要”,似无底沟壑 我看到了先生的苦 无缘由的“满足” 玩儿着归“贵位” 他的归来 想做爸妈“儿子”的女人 四分五裂的家 喜忧参半的家庭
序言 对父母失望的人,会踏上一个旅程~重新寻找理 想父母。 他们一旦进入婚姻,婚姻就可能变成灾难。因为 他们把那些期待投射在伴侣身上,没有一个伴侣可以 承受这样的分量。 举个例子,无论是男是女,如果伴倡间要求对方 必须扮演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这会对伴侣关系造成 极度威胁,因为这种“失序”会让对方无法再以平衡 的伴侣关系互动,最后只能选择离开。或者他(她) 同意在家里当父亲或者母亲,却在外面找另外一个人 成为他(她)真正的伴侣。出轨、不忠、婚外情由此 产生。 于是,伴侣关系被破坏了,婚姻被破坏了。 他们一旦进入团队,团队成员会感到很累。因为 他们把那些期待投射在领导、老板、同事身上。没有 哪一个人可以承受这样的期待,事业、金钱关系也被 破坏了。 他们有了孩子,也会把那些期待投射在孩子身上 ,伸手向孩子“要这要那”。 没有哪一个孩子能承受这样的期待,孩子会问题 百出或者过早成熟。有些孩子会想尽办法折腾出各种 问题吸引父母关注、呼唤父母回归。有些孩子选择背 负父母生命的问题,从而成为“问题孩子”。 孩子的异常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不写作业、厌 学、辍学、离家出走、瘾症、愤怒、暴力、破坏力, 等等,皆是假象。 孩子没有问题,孩子只是背负了父母的问题! 甚至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亲子关系都被破坏了—— 这是我们十几年来从工作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作为父母,只要我们没有与原生家庭和解,没有 从与父母的过往中圆满和解,我们进入人群时就会把 对父母的失望以及伤痛事件的心理阴影投射在周围每 个人身上,关系就会被破坏,生活就会被困住。 我们会在生命里的各个领域里重演、重复、重现 这个部分,一次次创造同样的经验,每每带着希望进 入关系,然后带着失望离开,并且,冠冕堂皇地把责 任推卸给他人。 如果你问这是为什么,这本书会给你清晰的答案 。 这是一本真正记录家庭系统排列(简称“家排” )现场的书籍,每个故事以多维空间阐述潜意识、集 体潜意识的威力,展现族群习性、系统动力对我们生 命、生活的深远影响。它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活成 这样?我们的两性、亲子、金钱、身体等关系为什么 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论你是谁,都受着家 族系统动力的影响。 虹汇(女性身心灵成长社区化组织)近几年一直 推广家庭系统排列文化,每个家庭都要探寻自己族群 的习性和动力。由此每个虹汇家庭都可以清晰地回答 人类的终级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本书的作者都是女性,这是为什么呢? 虹汇倡导家庭合理分工合作,在生活中修行。 男人负责赚钱,女人负责修文化。 “财富”和“文化”两个拳头齐头并进保障家庭 持续发展,助力每个家庭成员成功健康幸福! 女人引领家庭文化的走向,女人是男人的向导, 成熟女性让男人不再迷失。 现今社会,家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女性,家 庭经济发展的主体应该是父亲。这是家庭成员优势偏 重互动方式。女性的内在素养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文化 氛围。 男人简单纯粹,女人复杂繁乱。大多男人很难说 服妻子,成熟女性则很容易与丈夫互动。所以,家庭 成长最关键的人是女Il!生。 确定一方承担家庭文化建设,避免了夫妻双方互 相推诿职责,一旦家庭问题浮现,双方自动承担,家 庭良『生运转。 夫妻真正沟通链接在潜意识,文化被妻子带回家 庭,丈夫甚至孩子在潜意识接纳、认可、交流,全家 一起成长,这是虹汇大家庭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这 不是奇迹,是人类共有的能力。 女性通过面对自己,延伸到强健现任家庭两性、 亲子、财富、健康关系。也拥有了看见伴侣原生家庭 族群动力的能力。新家庭,得以艮性运转! 阅读本书以后,你会得出一个结论——生活其实 很容易,只要你有了爱与接纳的能力。 伯特·海灵格说—— 同意是唯一到达自由的路径。 我同意父亲的本来样子,正如他本来所是。 我同意母亲的本来样子,正如她本来所是。 我同意我祖先的本来样子,正如他们本来所是。 我同意我自己的本来样子,我是我自己最好的成 品。 我同意自己的罪过。 我同意所有以前拒绝过的东西,看着他们我对每 样事物说:是的,我同意。 我同意自己的成功,我同意自己的失败,以平等 心。 我因着自己的成功而成长,我因着自己的失败而 成长。 借着同意我得以放下。 我同意我所在的学校。 也同意自己所在的国家、城市、单位。 我以他们本来的面目去同意。 如果有冲突,我同意一方,也同意另一方, 我亦同意冲突的本身。 如果我病了或者出现其他的状况,我也同意。 然后所有我同意的事情,过一阵子之后也可以离 开我。 一旦我同意,它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同意是什么?同意就是爱与接纳。这些发生在虹 汇课堂上的“家排”故事,无不阐述着爱和接纳的力 量,每一个故事都是族群系统的更新升级,每个家庭 成员都朝向成功、健康、喜乐,每个族群都朝向繁荣 富强。 感恩“家排”文化, 感恩每个奉献个案的虹汇女人。 虹汇总是说,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虹汇之路, 没有奇迹课程, 没有神力老师, 没有特效方案, 唯有一群持一辈子成长信念的人, 慢悠悠地走在爱与接纳的路上。 周虹 2017年8月18
导语 周虹、郑晓妹等著的《家排现场:中国家庭的系统排列故事》向人们呈现了25个中国家庭系统排列案例的现场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的族群习性和系统动力对其生命、生活的深远影响,带领读者越过人生“卡点”,迈向喜乐、富有、成功的生命状态。 本书融汇了中西思想,案例全部为中国家庭,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适合中国的家庭;内容设置上偏重案例,阅读难度和门槛较低,而且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更真实、亲和,更具说服力。 精彩页 新家庭没有妻子和妈妈 出嫁后,一直纠缠在原生家庭或收养家庭的人,往往无法活在当下,无法看到眼前人,由此直接导致新家庭里妻子位、妈妈位空缺。 在我结婚的头几年,我的心一直在养父母那里。养父母生病,哥哥们盖房子、结婚、生子、生病,我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回老家,出钱出力,钱不够,借钱也要给。有时实在借不来钱,养母一哭二闹,我贷款也要借钱给他们。我的没有底限的经济帮助,让自己也很痛苦,却欲罢不能。由于一直纠缠在养父母家庭里,我不管不顾自己的小家,新家庭妻子位、妈妈位空缺,这种失序必然导致家庭的混乱和不安定。因为这些事儿,我和老公经常吵架,我们过得并不幸福。 “我爸(养父)又生病了,我哥哥们都不管,我不想办法寄钱,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你每次都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已经尽力了,老是找别人借钱。我们还过不过?” “哥哥要盖房子,妈(养母)还在那里又哭又闹,你说我咋办?不给他们,他们还是缠磨咱们。如果为这事‘闹掰’了,我以后娘家也回不了怎么办?” “你们家怎么那么多事儿?你的每个哥哥都是这样,天天只会问咱们要钱、要钱!咱家也没有钱,你还想贷款给他们钱?想都不要想了啊。” 我表面上不敢再说什么,但背地里还是向熟的或者不熟的朋友借钱给哥哥们。 前些年,大家都不愿意跟我们多接触,因为我张口就是借钱,想想都觉得可怕啊! 开启前所未有的美满生活 自从我勇敢地去和亲生父母相认后,我的心能够静下来了,我有根了。在“家排”现场看到真相后,我了解到家庭的内环、外环排序。我的内环(老公)是很重要的,我必须先把养父母家的事情放一放。我开始跟着周虹老师学习自爱、爱老公、爱孩子、爱我的四个爸爸妈妈。当我怀着爱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轻松的、快乐的,我的工作和生活顺风顺水,惊喜不断。 现在老公心情不好时,我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我会默默地拉着他的手或者拥抱他;或者给他倒杯水,让他感受家庭港湾的温馨与安宁,感受老婆的温柔与理解,让他更有力量找回从前意气风发的状态。 最近在虹汇的沟通大课上,我做了周虹老师布置的作业——向老公表白:“老公,对不起,以前都是我的软磨硬泡的‘软掌控’,剥夺了你的好多权利,越位、越界地抢你的位置,我向你道歉,向你忏悔。” 老公很大度地回应:“自从你进了虹汇,变化很大,我们现在家庭幸福,咱俩还能同频共振,不要想太多了。” “真的吗?我真有你说得那么好吗?老公你那么有学问,那么有内涵,我可是和你还有差距的。” 老公说:“我有我的优点,你的优点也很多呀!你热睛、善良、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爱学习、会沟通、自省能力提高很多……是孩子的好妈妈、我的好老婆……” 我好激动啊!以前我是怎么说他都不会夸我的,这真是和他谈恋爱及结婚以来,夸我最多的一次。我要永远记住这美好幸福的时刻。 老公现在更幽默了,我戴的眼镜压坏了,他说:“刚好你过生日,我可有的礼物送了。”车爆胎了,他还很轻松地安慰我说:“幸好不是在高速上,刚好长长见识体验下。” 我特别满意现在的生活,儿子就像天使一样每天给我惊喜和惊讶,老公和我还是不忘初心那样的相爱,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这两年也都很稳定,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我又想起了周虹老师说的:“你认祖归宗、归位了,养父母家也就没有人争抢位置了,位置摆正了,序位理顺了,这个家也就安生了,你和你的家都会更好的。” 是呀!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福泽连连…… 见证“家排”的神奇 “家排”对于我的再次震撼,要从最近的一次小“家排”说起。 当老师排出我的生母、姥姥、姥姥的母亲……我的祖祖辈辈的女性祖先代表时,我的代表看到生母代表时是陌生的感觉(是呀,生母一直没有和我住在一起,确实有些陌生)。 再映入眼帘的是我的姥姥,一上场,姥姥的代表就瘫倒在地,泪流满面,一直不停地说“对不起”。 我的代表当时也懵了,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姥姥代表边哭边说:“孩子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愧对你呀!当初不该把你送人,都怨我,都怨我呀,我是个罪人!” 妈妈(生母)代表和姥姥的妈妈代表都去拉她站起来,她始终不站起来。 这个时候周虹老师让我给姥姥代表跪下。 “姥姥,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时候真的是太穷、太难了,我理解你的难处,不再埋怨你了,你也是因为爱我的妈妈(生母)呀。姥姥你放心。我现在过得很好,以后我也会活好我自己的。”我的代表和我说完,姥姥代表已不再抽泣,我俩顺便也把她拉了起来。 “家排”太神奇了,我姥姥送养我的这件事,别人是不知道的,但是“家排”现场呈现的却与事实完全一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家排”,我感受到了我的祖祖辈辈的女性祖先们对我的祝福,我的后背开始发热、出汗,深深地感到有强大 |